高层建筑外部空间形态系统设计分析

发表时间:2021/7/1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10期   作者:童洁
[导读] 摘要:基于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高层建筑施工建设规模持续扩大,人们对建筑物内部空间功能需求更高,注重居住的舒适度。
        深圳华森建筑与工程设计顾问有限公司海南分公司  570100
        摘要:基于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高层建筑施工建设规模持续扩大,人们对建筑物内部空间功能需求更高,注重居住的舒适度。建筑企业逐渐追求高层建筑外部空间形态的系统设计,基于此,本文就高层建筑外部空间形态系统设计方法进行分析,包括设计思路,设计路径等,旨在提升高层建筑整体使用性能,提高设计的合理性。
        关键词:高层建筑;外部空间形态;系统设计
        引言
        高层建筑外部空间形态系统复杂程度高,增加了实际设计难度,因此,建筑企业在设计优化过程中,要遵循系统化设计原则,结合高层建筑建设要求,确保通过空间形态系统设计,实现人与建筑与自然之间的协调性,打造有秩序性的人造环境,提升城市正面形象。因此,建筑企业在高层建筑外部空间形态系统设计上,要掌握具体的设计方法,梳理设计思路,切实提升高层建筑整体性能。
        1分析高层建筑外部空间形态系统设计
        高层建筑外部空间形态较为庞杂,具体的组合方式较为多样化,在设计过程中,需要结合不同层级模块的因素优化设计,提升建筑设计的视觉传达效果。建筑企业在设计过程中,引入了模块化设计理念,旨在构建高层建筑外部空间形态系统结构。高层建筑外部空间形态系统,具有固定性功能,模块之间的组合具有相关性,以及模块中包含着多个二级模块,其中涉及到诸多的基本因素,关联性,主要表现为以立体连接方式为主,因此,建筑外部空间形态结构的分解上,也同样以立体分解为主。将模块化设计理念,引入空间形态系统设计中,主要反映在内部特性上,在具体分解过程中,以外部空间结构作为模块划分的主要依据,将空间形态系统中的各个层次核心功能作为核心的模块,并进行具体的分解。整体结构形态中,包含了设施模块、绿化种植模块、道路景观模块等,可具体精细化划分为一级模块、二级模块等[1]。另外,在高层建筑外部空间形态结构设计上,要具体结合建筑外部空间形态特征,对核心要素进行提取,高层建筑外部空间形态复杂程度高,在模块设计过程中可更好与外部空间形态相结合。
        2探讨高层建筑外部空间形态模块的组合设计
        2.1硬件系统设计
        基于计算机技术支持下,以模块组合的方式对建筑外部空间形态深化设计(如图1),实现层次分解,为进一步提升高层建筑外部空间模块的组合设计效果,需要重点优化计算机系统的硬件配置,优选控制器,确保更好实现信息的接收和转换,进而清晰化地展现高层外部空间形态设计效果。在一级模块设计中,包含了出入口景观、休闲广场、体育专用场所、儿童游乐园、邻里休闲区、运动区、大型水景区、户外停车区等;在二级模块设计中,涉及到景观建筑、装饰小品、指示标志、亲水栈道等,在三级模块中,设计了雕塑、儿童乐园、路灯、草坪、绿植景观等。为增强外部空间形态组合设计效果,以软件设计为基础,加强对建模语言设计,不断优化数据结构,并在软件支持下,对不同模块的核心要素进行提取,更好满足建筑外部空间形态设计要求。通过模块和层次的划分,实现对各个模块的精细化划分,增设了便民设置,设计生态、节能型照明系统,进一步优化了组合设计效果,展现不同的空间形态系统设计效果。
        2.2整体设计思路
        设计人员在高层建筑外部空间形态设计过程中,引入了低碳、生态、绿色、健康设计理念,结合“生态城市”设计理念,注重对地方特色地域元素的融合,注重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注重外部空间、内部空间形态设计的衔接性,本文主要研究的是外部空间形态设计,着重考虑的是建筑朝向、建筑间距、绿化景观设计等,旨在促进自然环境与建筑空间之间的协调性。在建筑界面设计上,遵循绿色设计理念,旨在降低建筑能耗,提升建筑设计效果。在建筑外部空间形态设计上,结合自然环境,整合自然资源元素进行优化设计,确保建筑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和谐统一,科学绿化空间设计,运用架空式设计方式,提升建筑美感和舒适度,满足城市居民审美需求。高层建筑外部空间形态设计过程中,建筑朝向以及间距,也要考虑到设计要素中,优化配置自然资源,提升自然资源的利用率,确保建筑物冬季保温效果,通过建筑朝向设计,更好满足季节变化需求,提升建筑物居住舒适度,降低能耗同时,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践行低碳环保设计理念,有效利用自然光源,发挥自然资源的作用,并保持建筑物良好的通风性,确保建筑内部空间始终保持良好的通风效果[2]。
       
        图1外部空间形态系统设计
        2.3外部空间形态构成要素
        外部空间形态种类繁多,包括广场、街道等,功能上又可以具体划分为文化类和商业类等,设计人员在具体设计过程中,参照了《建筑外部空间》指导的设计理念,在场所、出入口、通道、标志等设计环节,确保各个元素之间的独立性,并做好元素之间的衔接性,进而构成具有立体感的外部空间形态。以场所设计为例,需要满足物质层面要求和精神层面要求,遵循可持续发展设计原则,不断提升空间利用率,激发空间形态活力,提升资源利用率。
        另外,在高层建筑外部空间形态系统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遵循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设计原则,加强对空间结合形态的考量、注重尺度的划分,强调空间组织秩序的规范性,着重考虑建筑外部空间形态设计,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基于建设设计根本出发,深化系统设计,结合地区气候特征,按照因地制宜原则,适当地引入先进的技术手段,并在低碳理念指导下,结合地区自然优势,利用阳光,设计玻璃阳光房,以岭南建筑设计风格看,庭院设计,展现了良好的放热性能,并通过规划设计,形成了独特的空气微循环系统,进一步提升了建筑空间价值感。
        低碳设计理念和模块化设计理念的融合,有效提升了高层建筑外部空间设计的可行性,实现建筑空间形式管理向能量管理方向转变,基于人与自然和系诶统一视角出发,注重人们的居住感受,进而对形态设计进行创新和优化,不断提升建筑在环境中的适应性,避免二者之间出现干扰;通过统合信息技术,进一步辅助建筑空间体系的划分,实现优化设计目的。
        结论
        综上所述,新时代发展下,高层建筑物建设整体质量直接关系到人们的居住需求,为提升高层建筑设计的合理性,建筑企业注重建筑内部空间设计的基础上,必须提升对外部空间形态设计的重视程度,基于人性化设计理念视角出发,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确保建筑设计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和谐统一,彰显高层建设设计理念,增强视觉传达设计效果,提升居住舒适度,这对建筑领域的发展同样具有重要价值。
        参考文献
        [1]康锦润,陈萍.基于模块化的高层建筑外部空间形态系统设计[J].现代电子技术,2021,44(10):153-157.
        [2]王雨佳.新徽派建筑外部空间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