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乙型肝炎合并酒精性肝病患者临床特点及发生肝衰竭的危险因素分析

发表时间:2021/7/1   来源:《医师在线》2021年13期   作者:金鸿
[导读] 目的研究乙型肝炎病毒(HBV)合并酒精性肝病(ALD)患者临床特点及发生肝衰竭的危险因素分析。
        金鸿
        成都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  四川成都  610000
        【摘要】目的研究乙型肝炎病毒(HBV)合并酒精性肝病(ALD)患者临床特点及发生肝衰竭的危险因素分析。方法纳入以2018年2月-2020年2月本院收治的患有慢性乙型肝炎合并酒精性肝病的患者108例为研究对象,,开展回顾性分析。统计患者一般资料,分析其临床特征及肝衰竭发生情况,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患者并发肝衰竭的独立影响因素。结果108例患者中64例(54.12%)并发肝衰竭。腹水(OR=1.234,P=0.02)、上消化道出血(OR=2.145,P=0.02)、总胆红素(OR=2.567,P=0.02)、CTP评分(OR=1.834,P=0.02)是HBV合并ALD患者并发肝衰竭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HBV合并ALD患者临床症状无特异性,表现多样,伴肝损害,易并发肝衰竭,与腹水、上消化道出血、总胆红素、CTP评分密切相关。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酒精性肝病;肝衰竭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risk factors of liver failure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hepatitis B complicated with alcoholic liver disease
        Kim Hung
        Chengdu Public Health Clinic 610000
        Objective To study the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patients with hepatitis B virus (HBV) complicated with alcoholic liver disease (ALD) and the risk factors of liver failure. Methods 108 patients with chronic hepatitis B complicated with alcoholic liver disease from February 2018 to February 2020, To carry out retrospective analysis. General patient statistics, To analyze its clinical features and the occurrence of liver failure, A multivariate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was used to analyze the independent influencing factors of complicated liver failure. Results Of 108 patients ,64(54.12%) had liver failure. Ascites (OR=1.234, P=0.02, upper gastrointestinal bleeding (ORP=2.145, P=0.02, total bilirubin (ORP=2.567, P=0.02, CTP score (ORP=1.834, P=0.02) is an independent factor affecting liver failure in patients with HBV complicated with ALD (P<0.05). Conclusions HBV patients with ALD have no specific clinical symptoms, A variety, With liver damage, High risk of liver failure, and ascites, upper gastrointestinal bleeding, total biliary colic, CTP scores were closely related.
        Hepatitis B virus; alcoholic liver disease; liver failure
        乙型肝炎具有很强的流行性和传染性,一直以来就是世界性的传染病,据WHO报道,全球约有2.5亿慢性HBV感染者,多数亚洲为中高流行区,据估计,目前我国一般人群HBsAg感染者约7000万例,其中慢性乙型肝炎约2000万-3000万例。需要说明的是,在我国慢性乙型肝炎常常与酒精性肝病(alcoholicliverdisease,ALD)合并发病,乙型肝炎与酒精性肝病对肝脏损伤起协同作用,可加速肝脏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最终引起肝功能衰竭、肝硬化、肝癌等。而肝衰竭是临床常见严重肝病症候群,一旦发生,病死率极高,目前肝衰竭的内科治疗尚缺乏特效药物和手段,原则上采取病因治疗,综合性药物治疗,人工肝及肝移植等治疗。但是目前对于慢性乙型肝炎合并酒精性肝病患者临床特点及发生肝衰竭的危险因素的研究资料仍然有限,因此,笔者决定展开相关的资料收集和调查,填补临床该类疾病的空白,具体        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慢性乙型肝炎合并酒精性肝病的致死率非常高,我国山东、广西、天津、云南地区慢性乙型肝炎合并酒精性肝病的发病率分别为221/10万,231/10万,521/10万,132/10万”:世界各地报道慢性乙型肝炎合并酒精性肝病的致死率为21.3%~59.2%/+4;慢性乙型肝炎合并酒精性肝病的死亡率在我国城市、农村分别约为142/10万人、67.2/10万人,大大加重了国家的经济负担,社会压力也更加严重,人民幸福感也有因为疾病的困扰有很大程度的降低。
        回顾性的收集2018年2月-2020年2月本院收治的患有慢性乙型肝炎合并酒精性肝病的患者108例为研究对象,年龄25到39岁,平均年龄(31.2±3.61)岁。其中,男性患者63例,女性患者45例,纳入标准:①符合《肝衰竭指南和酒精肝指南》[3]中的诊断标准;②参与研究的患者在研究开始前的一个月到一个半月之前,并没有服用任何影响实验数据的药物和食物。③患者确诊为第一次发病。④患者意识清醒,无意识障碍。排除标准:①患有心脏疾病,肾脏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脾脏疾病等疾病的患者;②对于本次研究过程中,患者对于在本次研究中所用到的任何药品没有出现超敏反应;③全所有患者必须排除自身患有任何血液系统疾病即白血病,贫血等疾病。④神经系统功能完善,没有出现神经系统的损伤。
        1.2方法
        调查统计所有患者的基本资料,主要包括:岁数,性别,病史,肝功能Child-Pugh分级、是否存在腹部积水和肝性脑病,CTP评分及实验室检测结果. 使用logistic回归探索肝衰竭发生的危险因素。
        1.3观察指标
        观察分析慢性乙型肝炎合并酒精性肝病患者临床特点及发生肝衰竭的发病情况,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进行分析引起肝衰竭的独立因素,肝衰竭的判断标准:①发病迅速;②胆红素在较短时间内急剧增高,凝血酶原的活性显著降低,肝脏也发生缩小,按照发病情况,将患者分为肝衰竭组和非肝衰竭组。
        2.结果
        2.1单因素分析
        通过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患者并发肝衰竭与腹水、肝性脑病、上消化道出血、肝肾综合征有明显相关性P=0.02(P<0.05),见表1。

        2.2运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进行分析引起肝衰竭的独立因素P=0.02(P<0.05)

        3.结论
        通过以前的资料文献证明慢性乙型肝炎合并酒精性肝病患者没有特异性的临床症状,而且表现形式多样化,常常会出现肝、肾功能损害和凝血功能发生障碍等病理学表现出现,根据统计数据分析肝衰竭的发病率高达58.12%,与本结论(54.12%)十分接近[5]。通过研究数据分析,腹水,肝性脑病,上消化道出血,感染,胆石症,CTP评分都是临床慢性乙型肝炎合并酒精性肝病患者并发肝衰竭的独立影响因素,与李海明的学术[6]报告相一致。但是本文并没有深入分析其临床治疗的方法和治疗效果,也没有分析其预后评估,具体事项,随着技术的发展,可以进一步探究[7]。
参考文献
[1]黄丽芳,周勇,郑金凤,等.福建省乙型肝炎高流行区急性乙型肝炎发病影响因素研究.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16,50:1102-1104.
[2]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10年版).中华内科杂志,2011,3:66-82.
[3]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脂肪肝和酒精性肝病学组.酒精性肝病诊疗指南.中国肝脏病杂志(电子版),2010,15:164-166.
[4]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肝功能衰竭与人工肝学组.肝功能衰竭诊治指南(2012年版).中华传染病杂志,2013,31:129-137.
[5]赵玉芝,张国顺,孟冬梅,等.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合并酒精性肝病并发肝衰竭危险因素分析.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18,32:391-392.
[6]韦美华,祖亚洁.乙肝合并酒精性肝病患者失代偿期肝硬化并发肝衰竭的相关危险因素.贵州医科大学学报,2018,43:102-10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