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安宁疗护与存在问题探索

发表时间:2021/7/1   来源:《医师在线》2021年13期   作者:1李彪 2李园园通讯作者
[导读] 安宁疗护是对目前医学发展的补充,是对终末期患者生命尊重,更能促进家庭及社会和谐,尤其为患者及家属创造优质的生存质量。
        1李彪  2李园园通讯作者
        1铜川市职业病防治院老年科,陕西铜川,727000
        2西安长安康复医院老年科 ,陕西西安,710100
        摘要:安宁疗护是对目前医学发展的补充,是对终末期患者生命尊重,更能促进家庭及社会和谐,尤其为患者及家属创造优质的生存质量。
        关键词:安宁疗护 存在问题 解决对策
        前言:近年来随着我国老龄化加剧,尽管医学不断发展及进步,但是对于大多数终末期患者仅靠简单医疗问题是无法解决的,更无法优化生命存在。随着众多矛盾凸显,国家不断提倡舒缓医疗,即安宁疗护。作为新兴事业,存在众多问题需要不断探索和解决,寻求新路子,为安宁疗护发展献计献策。
        1.安宁疗护定义:所谓安宁疗护是指对于临终病患及其家属提供生理、心理、情感精神以及财务上合法帮助。WHO定义:是对没有治愈希望病患进行积极而非消极照顾,对疼痛及其他症状控制,是为了尽可能提升病人和家属生活品质到最好程度。以让病人舒适、关心真心对待、倾听及沟通、让病人尽量能日常生活为原则。包括全人、全家、全程及全队照顾。打造家一样病房,充分尊重生命和尊重病人自主权。
        2.安宁疗护存在意义:
   2.1构建完整生命过程: 人是地球上最高级生命体,自出生那一刻起每一个过程就有不同仪式,这些仪式丰富生命过程内涵。

我们熟知优生、优育,生命这个过程最终会有终结,如何做到优逝,囊括医疗、心理、灵性及道德法制等。
   2.2构建社会和谐,提供优质生存质量:传统观点“医生就是救死扶伤,百分之一希望尽百分之百努力”,“生命不止,治疗不休”,但是终末期患者所谓治疗都是姑息,根本无法本质性治愈。从一定程度上传统行医精神,延长生命长度,但是未减轻病患带来痛苦,更未尊重患者本身意愿。通过“四全照护”让家属及患者充心理上接受与面对死亡,让安抚关心化解悲痛。不加速死亡也不延缓死亡,真正做到“死如秋叶般静美”。
  2.3跟随国家政策,实施其内涵。2018年11月及2019年6月先后2批次展开安宁疗护试点工作,不断跟随国家政策,践行内涵,利国利民。
        3.安宁疗护发展存在问题探索:
3.1安宁疗护专业人员匮乏:安宁疗护涵盖医疗、人文、心理、道德、法律及灵性照护,真正内涵建设及发展需要专业的高素质人才,目前国内刚起步,如何培养专业性人才及建设团队,需要政府给予导向帮助及帮助,将人才培养纳入发展计划。
3.2安宁疗护经济效益不足:安宁疗护是一项惠民举措,更多具有社会效益,与其他临床科室比工作压力大,无论是体力及心理上。但是缺少经济效益,如何提高大家工作积极性,一方面需要内心信仰驱动;另一方面期望政府予以补足,社会慈善及福利机构给予扶持。
3.3宣传不足问题:加大社会普及宣传,让更多人了解安宁疗护,从过去的“孝而不言”走出来,不再抵触和不知安宁疗护,真正理解完整生命过程。
3.4相关法律制度不健全:安宁疗护章程及法律法规不健全,社会及医院相关机制及条例有待明确,真正“优逝”践行及贯彻需要法律制度条例保驾护航。
  总结:安宁疗护是老年健康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实现“优逝”一项策略,不断探索及践行其内涵,整体提高社会认同感,促使安宁疗护长期持续健康发展。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