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劳动保障技师学院
摘要:中职教育中,除了基本的职业技能课程以外,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也是重要部分,是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的关键,不仅是要引导中职学生掌握与之息息相关的职业道德及法律知识,更要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态度观念以及运用所学道德与法律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在这样的目标下,中职的政治教育应该融入人文关怀,让学生受到更深刻和良好的教育。本文将对人文关怀下的中职政治教育进行探究,寻求更好的教育方法。
关键词:中职思政教育;人文关怀;结合应用
1引言
近些年来,我国的社会经济取得了巨大的发展,经济得到了长足的进步,同时社会观念也趋向于多元化发展。受到这种多元化社会观念的影响,部分群众片面地强调人文关怀对心灵慰藉的作用,一时间各种“心灵鸡汤”充斥网络。学校作为先进思想的法源和兴起之所,一些别有用心的人以人文关怀作为外衣,将西方的不良思想渗透到我国的校园当中,对学生世界观的形成产生了不利的影响。随着中国的快速发展,党和政府对于人文关怀的重视程度也不断提升,强调将人文关怀与思想政治教育进行有机融合,以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质量。
2人文关怀的核心内涵和政治教育的关联
2.1人文关怀的内涵
在我国的社会语境当中,人文关怀主要包含三个方面。第一,人文关怀的概念最初是出现在西方的文艺复兴阶段,其中包含着对人性与人生价值的探索,影响着当时社会的普世价值。但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这一概念也在发展当中不断改变。第二,在我国传统文化当中也包含很多与人文关怀相似的内容,例如孟子“民贵君轻”的思想观念中就流露出了人文关怀的思想,这与儒家思想的发展相符。第三,当前社会观念下社会群体对于人文关怀的重视程度增加,随着社会生活压力的增大,人文关怀行动能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一定的慰藉。
2.2人文关怀与政治教育天然的关联点
作为国民教育的重要课程,政治教育不应该是冰冷的思想教条式教育,其本来应该是将人文关怀思想内化在教育之中的,具体体现在培养人才、塑造人才这一过程中。从哲学的观点来看,政治教育实际上是建构人的生存以及探索人生内涵与意义的历程,对创建美好积极的精神家园,从各方面促进人的身心发展有很大的裨益。这正是人文关怀所要达到的目标。此外,从政治教育的主客双方来说,教育传授者和被教育者都是人。换言之,在教育人的过程中,双方是处在互相沟通、互相影响的状态。从这一角度来看,政治教育也是一种人文关怀的常态形式。
3人文关怀融入中职政治教育的方法探究
3.1转变传统的思想观念和教育方式
中职院校的学生往往是因为中考成绩不理想而被迫选择中职院校学习一门技能,因此很多学生本身就存在一定的叛逆心理且缺乏自信,而且学习的动力不强,所以中职院校思想政治教师在进行教学当中,如果还是采用传统教学方式,则很难取得较好的效果。在新时期,中职院校思想政治教师在进行教学当中,应该对学生的个性进行分析,积极改革和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方式,结合中职院校学生的发展特点,在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方面,加入一些新鲜的热点话题,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将应该照本宣科讲授的理论知识与热点问题的分析有机融合,增强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借助多媒体设备创设各种情境,让学生在模拟的环境当中对相应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进行学习,提高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兴趣。再者,信息化的发展使得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变得更加便捷,教师可以通过各种社交平台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和交流,及时了解和帮助学生解决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帮助学生形成积极乐观的生活形态,从根本上提高他们的思想水平和道德素养。
3.2关注中职教育阶段学生的心理健康状态
不同于旧时代的思想封闭,现代中国社会正处于关键的社会转型期,社会风气有好的同时也有坏的。他们的心理和思维方式也不可避免地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影响,外化到行为中。因此,中职政治教育应该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内涵丰富的思想和时代精神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疏通学生心理。例如,中职学生在即将面临社会与职业工作时,未免会内心浮躁,更可能会产生懒惰心理,不愿意面对复杂的职场环境。在教授“职业道德是职业成功的必要保证”这一课时,教师可以组织一次“服务,奉献,快乐”的主题活动,让学生提前实践,将自己所学的专业技能及知识没有顾忌地运用到服务广大群众、奉献社会的实践当中去,让学生收获快乐。在此过程中,教师要灌输学生爱岗敬业的思想。为此,教师要帮助学生剔除身上不良的思想行为,让学生心里踏实,工作踏实,沉静地面对纷繁的世界,不功利,不享乐,不拜金,专注于自身的工作与自我价值的追寻。
3.3运用工匠精神
从某个角度讲,工匠精神属于职业教育的精神,是工作者在职业生涯中形成的优良品质。在中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工匠精神就是在职教中融入工匠精神的具体内容。首先,将工匠精神与全能技术人才培养相融合,相关教学老师要根据中职院校学生不同的特点以及不一样的职业技能,对学生展开有针对性的教育。在思政教育过程中要深入贯彻工匠精神的专业、敬业的精神,把工匠精神培养作为中职院校学生品德教育的重点,进而有效提升院校学生的道德品质和职业竞争力。其次,借助校企合作的方式,提升院校学生的实践能力,保证学生工匠精神教育目的的实现。实践是认知的来源,也是学习过程中最好的老师,将工匠精神与中职院校实践教学相融合,在潜移默化中感受工匠精神品质。
3.4坚持时政性与思辨性并重
思想政治学科具有时政性特点,是以“小课堂”见“大社会”的课程,子议题的选择要关注时政热点谈当下问题。思想政治学科强调培养学生的职业精神和公共参与意识,这要求议题的选择还需具有思辨性。如: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中“认识自我,健康成长”这一单元的议题是“为什么人人都可以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围绕议题笔者将设立子课题为“社会需要各行各业的劳动者,人人皆可成才”“放飞梦想,人人渴望成才”“了解自我,人人尽展其才”“争做新时代的劳动者,人人努力成才”。结合新时代劳动楷模,在各行各业各司其职,树立劳动精神的诸多案例,深入探讨子义题中体现的职业精神。
4结束语
要将人文关怀真正地融入到中职思想政治教育当中去,教师先要将教育回归生活,实现“三贴近”,贴近受教育者,贴近现实,贴近日常生活,将冰冷的知识搬回到有血有肉的现实生活当中来,切实解决学生思想上的疑惑,引导学生走思想的正路;要积极进行教育方法的改革,避免一刀切式的方便教学,而应实施因材施教,关注每个学生的特性与成长情况,在摸清情况后再进行针对化教学,对学生进行感情教育,用感情筑起心灵的桥梁。
参考文献:
[1]于爽.人文关怀下中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剖析[J].科技风,2019(32):180.
[2]梁文.注重人文关怀,加强改进中职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J].现代职业教育,2019(32):38-39.
[3]洪淑娟.试析人文关怀对提升中职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J].现代营销(信息版),2019(09):157.
[4]杨继云,吴卫东.“人文关怀”在中职思政教育中的融入[J].西部素质教育,2018,4(09):24+26.
[5]王真芙.论中职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人文关怀[J].中华少年,2016(2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