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雁峰
北京华科创智健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市 100195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我国人民的物质生活质量显著提高,这就对现代的医疗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医疗设备生命周期全程管理的医院设备智慧管理平台,最终达到设备在其生命周期内费用最少,综合效益最高的目标。基于此,本文就医疗设备维修与质量控制的结合与应用进行了分析,仅供参考。
关键词:医疗设备;维修;质量控制
一、医疗设备维修与质量控制基本概述
医疗设备维修主要是对医院中使用的医疗设备进行定期检查与维护,通过检查维护工作,可以在第一时间发现医疗设备中存在的问题。这样可及时联系相应工作人员,有效解决医疗设备的故障问题,避免医疗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出现问题,影响诊断质量。在这一过程中,还可以延长医疗设备使用寿命。医疗设备质量控制主要目标是对于临床工作和使用的质量控制,促使医疗设备的采购质量、维护质量达到相应标准。想要实现这一目的,就要在最大程度上保证医疗设备的完好度和安全性,减少医疗设备维修成本,避免医疗设备所带来的医疗责任事故,从而防止设备问题造成患者医疗成本的增加。医疗设备维修和质量控制工作,对于医院发展而言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在医院运行过程中,要将医疗设备维修和质量控制工作作为重点,提升医疗设备质量,确保医疗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才能实现各项诊断工作的有序进行,为患者带来高质量医疗服务,增强医院的竞争力。
二、医疗设备维修与质量控制的结合意义
在医疗改革的新阶段,医疗设备在医疗领域的功能性越来越受到重视,与传统医疗设备管理不同,新时期的医疗设备管理将临床医学诊断与设备维修、质量控制及医疗服务进行了有机统一与结合。这种结合,旨在对临床使用做好质量控制,并通过质量控制管理体系,促进医疗设备采购质量、医学工程维护、医疗服务质量。另一方面,医疗设备作为医疗质量与医疗水平的衡量指标之一,也与医院医疗水平密切关联,所以,在新时期有必要在医疗体制改革获得显著成效的时机,将医疗设备维修与质量控制进行科学结合,进一步提升医疗过程的安全性、诊断的精准性、服务的高效性。
三、医疗设备维修工作的现状
1.维修成本较大
在现如今的临床诊疗工作中,医疗设备在其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医疗设备刚刚开始投入使用时,医护人员往往还能够对其加强关注,并合理的对其进行使用。而随着医疗设备使用年限的增加,医护人员对其爱护观念却会逐渐下降,大部分热能虽然能够严格的按照说明书对医疗设备进行操作,却很难一直对其开展良好的养护以及维修工作,再加上医疗设备使用的年限较长,这就导致医疗设备很容易会出现故障问题。
2.维修水平降低
医疗在使用过程中,还需要对其进行良好的维修保养工作,才能够避免其出现故障问题。这既医护人员在使用医疗设备的过程中,能够对其多加爱护,,还需要有专业的维修人员负责对其维护工作合理的对其进行使用。所以,医院就有必要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建立专门负责维修医疗设备的维修部门,才能够使医疗设备更好的发挥作用。
四、医疗设备维修与质量控制的结合与应用
1.完善数字设备关联管理,控制质控环节质量
目前,医疗领域整体上完成了“互联网+”改革,办公信息化与诊断信息化及医疗服务信息化基本上都获得了有效应用。
但是,在医疗设备管理方面,除了管理记录方面的信息化处理之外,对于数字设备关联性的信息化管理依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所以,在医疗设备维修与质量控制的结合与应用中,应该注重数字设备关联管理,通过对质控环节的信息化建设,提升其控制效率。
2.医疗设备维护管理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医疗设备的维护方式也在不断的发展。传统的医疗设备维护方式是医院设立医疗设备维护科室,设备使用人员通过电话等方式联系维修人员,维修人员完成维修后通过签字等方式进行维修记录。传统现场维修的方法存在维修记录不详且不易管理,申请维修程序复杂且耗时,随意派发维修人员等问题。当前,传统的科室电话报修已经逐渐向使用智能终端报修的信息化维护管理系统过渡。从横向角度考虑可能增加了报修人员的复杂度,表面上看是提高了报修成本,但从纵向的角度去思考,使用智能终端报修(如手机、平板、电脑等)可以提前把一切可能的故障因素提供出来:如使用文字、语音、图片、视频等方式进行精准上报,快速为设备检修工程师提供了高质量的故障判定依据,甚至工程师在远端就可提供解决方案,从根本上解决或节省了上门检修的时间,有效提升了工作效率。
3.加强对先进维修技术与质量控制技术的应用
1)安排专人跟随厂家学习。在医疗设备采买期间,厂家会提供专业的安装技术人员,为设备安装、设备维护和设备保养提供有效引导。院方要安排专业技术人员,对具体的医疗设备使用方式、维修保养方式等进行学习,掌握更多维修技术和质量控制技术,促使各项维修工作的更好落实。(2)为更多技术人员提供学习机会与培训机会。促使技术人员学习国际先进的设备维修技术,掌握更多经验,为未来设备维修工作的展开打下良好基础。掌握更多医疗设备质量控制方式,将质量控制工作贯穿在医疗设备的不同使用环节,确保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使维修工作与质量控制工作之间能够实现更好结合。确保医疗设备在使用过程中,能够保证自身安全性与稳定性,不断提升医疗设备管理质量与管理效率。
4.重视对医疗设备的科学管理
现代医院的管理者需要重视对医疗设备的维修管理工作,转变传统的落后理念,不再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是要做好事前的预防工作,做到“防患于未然”,也就是对医疗设备实施预防性维修,对医疗设备可能会出现的故障加强预防,并在日常的管理中,对医疗设备采用科学合理的管理办法。
结束语
医疗设备维修与质量控制的结合与应用,对于保证医疗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具有重要意义。结合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以设备维修为基础,通过对接质量控制管理,有利于医疗设备管理资源的优化配置,同时,还需要加强质量控制,建立全面的医疗设备安全管理体系,这样就可以提高医疗设备的安全管理质量,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促进医院的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高扬.?探究医疗设备维修与质量控制的结合与应用[J].?健康周刊,2018,?(8):237-238.
[2]王伟丽.?医疗设备维修与质量控制的结合与应用分析[J].?读与写(教师),2018(9):274-274.
[3]芝芝,吴枕戈.基于B/S架构的医疗设备维修系统应用及其信息化管理的价值分析[J].中国医学装备,2019,16(8):98-101.
[4]田亮,强蛟龙.溯源性信息数据分析对差异性医疗设备维修后管理效果的对比研究[J].中国医学装备,2019,16(8):112-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