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超前地质预报响应时长相关影响因素研究

发表时间:2021/7/1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9期   作者:赵欢
[导读] 摘要:本文主要分析了隧道超前地质预报响应时长的相关影响因素,并论证了各个影响因素对响应时长的影响程度,并提出了提高超前地质预报效率的相关方法,对缩短隧道工期,提高工作效率提供了很好的参考。
        云南云岭高速公路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云南昆明  650051
        摘要:本文主要分析了隧道超前地质预报响应时长的相关影响因素,并论证了各个影响因素对响应时长的影响程度,并提出了提高超前地质预报效率的相关方法,对缩短隧道工期,提高工作效率提供了很好的参考。
        关键词:超前地质预报;响应时长;影响因素
        众所周知,突泥、涌水等地质灾害是隧道施工中常见的工程难点。为有效降低和避免施工过程中类似地质灾害,降低事故率,做好超前地质预报[1]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同时,对于工期紧、任务重的隧道项目,隧道超前地质预报响应时长就显得尤为重要,有必要对影响超前地质预报响应时长的相关因素进行研究。
        1、依托工程概况
        依托工程为某高速公路的控制重难点工程,分离式隧道,右幅隧道长10520.00m,埋深最大为1155.01m;左幅隧道长10430.00m,埋深最大为1159.03m。中山陡坡地形地貌,该区地下水有承压水和构造带承压水分布,地层岩性以砂岩、页岩、灰岩为主,探测段围岩等级为Ⅳ级。
        2、工作流程
        隧道超前地质预报[2]的主要工作流程:设备连接→超前探测→设备回收→数据导出→数据处理,5个流程。对施工现场调查发现整个流程响应时长有122分钟,响应时长耗时频数调查表(见表1)及现状调查排列图(见图1),通过频数调查表和排列图分析可以看出,超前探测耗时这个环节是影响响应时长的主要因素。
        表1-响应时长耗时现状频数调查表
        3、影响因素
        针对找到的超前探测耗时这个关键环节,运用系统图,从人、机、料、法、环、测几个方面逐一展开,最终找到了6个影响因素(见表2)。
        表2-影响因素
        (4)测点过多
        针对这个因素,设置了2种方案进行比较(见表6),经现场测试,第2种方案响应时长减少42分钟,最终确定该影响因素是主要影响因素。
        表6-影响程度分析表
        (5)探测方法
        针对这个因素,设置了2种方案进行比较(见表8),经现场测试,两种方案响应时长偏差小于1分钟,最终确定该影响因素不是主要影响因素。
        表8-影响程度分析表
        5、改进措施
        针对影响程度较大“更新升级不及时”这个影响因素,采取的主要改进措施如下:
        a.外聘专家,召开专家论证会;
        b.简化仪器操作界面;
        c.减少探测参数输入;
        d.缩短单次测点数据叠加次数;
        e.优化仪器大小,使仪器更加便捷。
        针对影响程度较大“测点过多”这个影响因素,采取的主要改进措施
        如下:
        a.掌握相关文件对超前地质预报的相关要求;
        b.结合设备特性提出初步方案;
        c.施工现场验证初步方案的可行性;
        d.优化并最终确定可实施并满足相关文件的具体方案。
        严格按照措施改进后再次应用并对响应时长进行统计(见表9和图2),说明我们的改进措施效果明显。
        表9-响应时长耗时改进效果频数调查表
        6、结语
        通过对影响程度较大的影响因素改进后,检查发现隧道超前地质预报响应时长由调查发现的122分钟缩短为58分钟,为缩短施工工期创造了有利条件,对加快隧道贯通提供了有力保障,同时给沿线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了“曙光”。
 
        图2-改进效果排列图
        参考文献:
        [1]王保;李桂林;张立国;靳天堂;杨志刚.超前地质预测预报在隧道中的应用[J].铁道标准设计.2007(5).
        [2]白建文.隧道工程地质超前预测及预报[J].电网技术.2008(6).
        [3]宋海斌,马在田,张关泉.层状横向各向同性介质反问题初探[J].地球物理学报,1997,50(1):105-11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