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数控技术应用实训教学方法改革策略

发表时间:2021/7/1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9期   作者:曹学坤
[导读] 摘要:传统数控技术应用教学以理论为主,忽视了学生技能的培养,造成中职教育与社会需求相脱节,学生就业竞争力无法获得提升。
        天津市劳动保障技师学院
        摘要:传统数控技术应用教学以理论为主,忽视了学生技能的培养,造成中职教育与社会需求相脱节,学生就业竞争力无法获得提升。基于此,教师要重视数控技术应用实训教学,不断优化教学方法,保证学生在实践中学习与巩固知识,并提升自己的素质与能力。
        关键词:中职;数控技术;实训;教学方法;改革策略
        1中职数控技术应用实训教学的现状
        在中职数控技术应用实训教学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三个问题:第一,学生缺乏明确的学习目标。数控技术应用实训具有较强的实践性特点,主要培养实用型数控人才。由于学习目标不够清晰,导致很多学生无法有效提升专业能力,进入企业后对先进设备不熟悉,实际操作也不够熟练。第二,学校缺乏实训设备。由于中职学校经费有限,缺乏实训教学中所需的一些先进教学设备,无法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实训机会,这严重影响了数控技术应用实训教学质量[1]。第三,教师教学方法过于单一。中职学校教师普遍对理论知识比较重视,往往忽视学生实训,理论与实践结合不够紧密,影响了中职数控技术应用实训教学效果。
        2中职数控技术应用实训教学方法改革策略
        2.1革新教学结构,凸显实训教学主题
        要想保证数控技术实训的教学质量,应该从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着手,围绕数控实训进行主题课程的讲解,强化实训的主题感。例如:教师可以围绕实训模块“典型零件加工”这一门课程进行主题教学。首先,教师应该做好实训准备。需要学生对数控车削加工工艺进行复习和预热,并了解数控车床编成G71、G92相关的知识,同时应该准备好刀具、夹具、量具以及毛坯;其次,明确实训的目的和要求。该实训要求为:
        第一,掌握零部件的加工工艺制定;第二,熟知工艺装备的安装与测试;第三,编写和效验零部件的加工程序;第四,检测零部件的精度;第五,对车床进行日常维护,并做好日常的检修和故障排除工作。再次,为了强化学生的思维逻辑,教师也应该明确本堂课的教学难点和重点,即:零部件的制定、设备的安装和调试、程序的编写和校验以及数控车床的加工步骤等等。最后,教师结合加工工艺的制定,采用讲解、示范以及指导等多种环节结合的方式来进行实训。这样有助于帮助学生形成系统性的学习思维,充分了解实训的重要关键点[2]。
        与此同时,学校也可以定期举办一些数控技术的发展前景的座谈会,例如:当前,人工费显著升高,而数控技术能够节省人工费。再例如:对于一个发展中国家来说,数控技术非常重要,因为生活中绝大多数的物品都需要模具配合加以完成,而模具的制造离不开数控技术的支持等等。这样能够让教师认识到该门课程的重要性,也意识到自身责任重大,加强对教育目标的深刻研究,采取更为合适的教学手段强化数控技术的实训价值。
        2.2创新教学方法,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
        学生兴趣和发展目标各异,教师若想提升教学质量,就要结合学生实际需求采取有针对性的教学。例如:教师可以针对当前数控领域中的数控操作技工(蓝领层)、数控编程员、数控机床维护(灰领层)以及数控通才(金领层)等三个职业层次所对应的工作内容进行归类,全面深究各工作内容所涉及到的实训知识,如作为数控操作技工,其需要对机械加工、数控加工工艺知识有精通的掌握,了解自动编程和数控机床的维修和维护,并结合各工作内容的技术拓展进行介绍,凸显该专业与社会间联系的广泛性,引导学生对于课程的体认,进而从全方面从业的角度看进行更有目标性的学习,当然也有助于教师了解学生需要,对其给予及时的教学辅助[3]。


        2.3整合科技资源,巧用现代化信息技术
        为弥补教学资源缺陷,教师可以应用多媒体设备拓展教学路径,例如:在学习零部件的加工和制作中,在数控技术展开时,首先需要对零件图进行精准分析,典型的零件形状为:外圆柱面、圆锥面、球面、槽和螺纹构成,而零件的径向和轴向尺寸都需要非常精准,需要采用粗、半精加工和精加工等技术来进行研究。主要的加工工序为:需要对零件进行固定,此处应用三爪自定义卡盘来装夹。并且要对工件的坐标原点进行标记,对其进行加工的工序为:建立坐标系,输入补刀值,然后运用94指令来对平端面进行处理。利用刀宽为4mm的切断刀完成切槽加工工作。当然对于不同的加工面,需要选择不同的刀具型号,不同的型号也有各自的规格,其主轴转速和进给速度也都有所差异。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将其中涉及到的细节工程运用多媒体设备进行播放,有助于提升教学效果。
        除此之外,可以发现近年来,仿真技术在发展和应用中得到了普遍认可,教师可以将其应用到教学之中。例如:教师可以利用仿真技术来帮助学生了解车床、铣床的斯沃操作。学生通过在PC端可以操作该软件,对于系统数控车、数控铣以及加工中心的操作流程有一个充分了解,并且在操作过程中,通过手动编成或者对CAM数控程序加工等来将网络教学与线下操作进行更为恰当的融合,仿真效果非常逼真,学生可以随时获得软件操作的真实感,而且软件自身的手动编程和程序导入功能都能显著提升教学质量。
        2.4加强校企合作,完善人才的培养路径
        数控技术实训教学本身就是为企业和为社会提供具有专业技术性的人才,为此技术的应用性以及人才的适应能力和专业素质都是非常重要的。为了保证教学和应用的一致性,节约教学资源,提升教学质量,则应该加强校企合作。例如:可以开设钳工、机械绘图、机床操作等实训项目课程,聘请企业工程师在学校内进行课程讲解和培训,对数控技术的实训以及其当前工作中的应用价值和主要的应用流程进行讲解[4]。
        与此同时,校内教师在授课时也要注意对教学内容、理论知识以及技术进行补充,强化课程讲解的深入程度。例如:在引导学生掌握刀具的教学实践中,教师需要对刀的种类和功能进行专业讲解,对外圆车刀、螺纹刀、割刀、内螺纹刀的操作过程进行全面讲述,结合自身的操作实践凸显流程的具体和细节,从对刀、位置记录、换刀等环节给予淋漓尽致的体现,而且对工作装夹、平面工作台以及工作流程等进行配合输出,帮助学生了解具体操作步骤。
        除此之外,企业应该为学生在其实习的过程当中提供更多实践操作的机会。由于学校实训室的资源有限,工具种类具有较大的局限性,较为单一。在时间和资金的限制下,学校教学中使用的零部件和加工材料都是密度较低且容易加工的铝合金材料,然而对于企业的具体技术应用而言,其所用的金属材料多种多样,这就使得教学比较滞后,导致学生上岗后很难理解工作中所应用的工具和设备。为此在实训的过程当中,企业应该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训机会,让其接触多种多样的设备材料,这样也是变相的对学生进行提前在校培训,有助于提升培训进度。
        综上所述,数控技术实训教学对学生的专业能力和实践操作手段要求较高。学校应该与企业进行充分合作,优化教学资源,革新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法,有效强化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和专业核心素质,为其后期的学习和成长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刘乾,全震.基于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数控加工中心实训[J].中国冶金教育,2019(05):59-61.
        [2]苏虹,张国福,孟令威,毛志阳.开放式虚实结合的数控车实训教学研究[J].时代农机,2019,46(10):103-104.
        [3]徐成辉.中职数控实训教学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应用研究[J].天工,2019(10):12.
        [4]李雪辉.信息技术在数控技术实训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现代化,2019,6(83):158-15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