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茂田 刘腊平
横店文荣医院心内科 浙江省 金华市 邮编322118
【摘要】目的探讨心脏康复对冠心病患者运动耐力影响。方法:选择冠心病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50人,对照组50人。对照组接受常规冠心病药物治疗。观察组采用心脏康复五大处方。干预前后查心肺运动试验。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心肺运动各种参数较对照组明显提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脏康复有助于冠心病患者运动能力提高。
【关键词】冠心病 心脏康复 心肺运动试验
基金项目:浙江省医学会项目
心脏康复是通过整体的康复医疗,包括采用药物、运动、心理、营养,戒烟五大处方综合管理冠心病患者,从而减轻冠心病患者症状,改善心脏及全身功能,降低冠心病复发率、再住院率及死亡率,提高活动能力及生活质量,降低总体医疗费用[1]。
1.资料与方法;
1.1我们选择2017年5月-2019年5月我院门诊及住院的冠心病患者,患者共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50人,对照组50人,两组年龄、性别、疾病基本匹配。观察组:年龄44-76岁(58.3±7.2),男性28人,女性22人,其中稳定型心绞痛14人,心肌梗塞恢复期(心梗后1月)6人,心功能不全(心功能达2级)12人,冠心病支架植入(支架植入后1-2周)10人,冠脉搭桥术后(手术后2-4周)3人,心律失常5人;,对照组:年龄46-78岁(60.2±9.4);男26例,女24例;其中稳定型心绞痛12人,心肌梗塞恢复期(心梗后1月)7人,心功能不全(心功能达2级)12人,冠心病支架植入(支架植入后1-2周)8人,冠脉搭桥术后(手术后2-4周)5人,心律失常6人;两组性别、年龄、(NYHA)心功能分级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
1.2选择标准:
1.2.1 纳入标准:1)符合《冠心病心脏康复中国专家共识》中相关诊断标准1)经影像学检查确诊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包括冠脉CT、冠脉造影、心脏彩超、心电图、动态心电图,心脏ECT等);2)慢性心力衰竭病情稳定时间>2周;(NYHA)心功能分级2-3级。3)心肌梗塞2周以上。
1.2.2 排除标准:1)不稳定心绞痛;2)心肌梗塞急性期;3)恶性心律失常 4)未控制的高血压(大于血压180/110mmHg)。
1.2.3 干预方法:1)两组患者均接受冠心病药物治疗。并对患者进行营养及心理状况评估,烟草接触史询问,并进行运动心肺试验2)对照组接受基本冠心病药物治疗;观察组采用五大处方,药物、运动、心理、营养,戒烟五大处方综合管理(1)戒烟处方,给予戒烟心理支持及行为指导,必要时使用戒烟药物干预。(2)营养处方:调整饮食结构、低盐低脂低糖饮食,控制盐、油、摄入,烹调方法指导等,(3) 心理干预:采取问卷调查形式做好心理评估,必要时使用焦虑抑郁量表,对焦虑抑郁者心理疏导,必要时药物干预 (4)运动康复治疗是核心,运动程序:(1)活动强度由患者身体基础状态、6分钟步行试验,心肺运动试验患者出现无氧阈时对应的运动量(METs)及既往运动习惯、运动量、目标心率决定。有氧运动开始前可通过踏步、慢走、拉伸体操等方式进行5分钟热身运动,可采取快走、慢跑、床旁踏车、有氧踏车,运动20分/次,5次/周,根据患者情况增减运动期间运动强度。经过每周5次,共 3月的训练,再次评估运动心肺功能。
1.2.4观察指标:干预前后,两组患者均分别采用德国耶格公司生产的运动心肺测试仪进行CPET采集以下参数:峰值公斤摄氧量、无氧阈、峰值氧脉搏、峰值功率、最大代谢当量
统计学分析:
所有数据采用SPSS18.0数据分析软件进行分析。两组间分类资料的比较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的比较,先进行正态性检验,符合正态性的计量资料用X+s表示,组内前后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组间比较采用两组独立样本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1,两组患者心肺运动比较:对照组干预前后峰值公斤摄氧量、无氧阈、峰值氧脉搏、峰值功率、最大代谢当量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干预前后峰值公斤摄氧量、无氧阈、峰值氧脉搏、峰值功率、最大代谢当量较干预前明显升高(P<0.01),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峰值公斤摄氧量、无氧阈、峰值氧脉搏、峰值功率、最大代谢当量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冠心病未经有效的治疗与控制,往往会导致患者的运动耐量受限,致死率、致残率增高。许多冠心病患者因心绞痛、心肌梗塞后、冠脉支架植入、冠脉搭桥后及心力衰竭,不敢运动或运动不当,导致心肺功能下降,运动是心脏康复重要组成部分,可充分锻炼心肺功能,使得患者心肺储备功能和运动耐力明显提高。有关研究指出,规律的运动康复可有效增加患者运动耐量、生活质量,改善预后,[2]本研究中,观察组康复后,峰值公斤摄氧量、无氧阈、峰值氧脉搏、峰值功率、最大代谢当量均高于对照组,表明运动康复,可锻炼心肺功能,控制病情发展。每提高1MET可提高12%生存率[3],运动能力越强,患者发生心肌缺血的风险越低.。近年来很多研究表明运动可增加(1-2METs),对不良心血管事件的下降影响仍然可观。[4]
大量循证医学证据表明心脏康复可以使冠心病患者明显获益[[5],近年国内对心脏康复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科学运动训练强度是必要的,有研究显示[6]:心脏康复综合治疗若能针对患者生理、心理、总体健康等做出合理规划,改善对冠心病预后,冠心病的运动康复是一种非常有效治疗手段,另外我们配合心脏康复其他处方科学管理冠心病患者,通过3个月的饮食管理,使得患者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通过心理干预使得患者正确对待所患疾病,与冠心病和平相处,去掉焦虑紧张及不安,修心养性;通过戒烟处方,使得患者戒掉香烟,从中及早获益,基层医院通过冠心病五大处方科学有效管理冠心病患者,改善患者心肺及全身功能,控制及延缓心室重构及心力衰竭发生,降低冠心病复发率、再住院率及死亡率,提高活动能力及生活质量,降低总体医疗费用,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和探讨。
参考文献:。
[1] 张进,丁立群,范洁,等. 运动康复治疗对慢性稳定性心力衰竭患者运动耐力、心肺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 中国循环杂志,
[2]郭兰、王磊、刘遂心,,心脏运动康复【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4:13-16
[3] 冯雪。中西医结合1期心脏康复专家共识【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
[4] Su aya JA.Stason WB,Ades PA .et al.Cardiac rehabilitation and survival in older coronary patients[J].J AM Coll Cadiol.2009.54(1):25-33.
[5]陈启华,叶国鸿,罗发强,等. 冠心病心肌梗死患者康复医疗十年指导[J]. 中国康复,2003,18(2):75 -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