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迪注射液联合PRD方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发表时间:2021/7/1   来源:《医师在线》2021年13期   作者:王欣如 化静 任翠翠 马丛丛 梁敏 田长
[导读] 目的:研究分析艾迪注射液联合PRD方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王欣如   化静   任翠翠   马丛丛   梁敏   田长玉
        聊城市人民医院  山东聊城 252000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艾迪注射液联合PRD方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本研究时间起止(2019年2月-2020年8月),聊城市人民医院血液科收治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76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随机法分成两组;参照组采用PRD治疗方法,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联合艾迪注射液;比较两组近期疗效,治疗前后T淋巴细胞群指标比较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68.42%,参照组总有效率55.2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经治疗后,研究组CD4+、CD4+/CD8+指标高于参照组,CD8+指标低于参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发生疲劳感,感染,白细胞计数降低,血小板减少、肝功能损害、周围神经炎及心血管事件的不良反应率低于参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发性骨髓瘤应用艾迪注射液联合PRD方案治疗可降低不良反应率并改善免疫功能低下,降低患者治疗费用,提高治疗依从性。
        关键词:艾迪注射液;PRD方案;多发性骨髓瘤;疗效;安全性
        多发性骨髓瘤属于一种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疾病,肿瘤细胞由浆细胞处起源,而异常增殖的单克隆浆细胞导致了单克隆免疫球蛋白的分泌最终导致了组织器官损伤。中老年人群是多发性骨髓瘤的多发人群,既往临床主要采用化疗的手段而延长患者的生存期。随着硼替佐米、来那度胺、达雷妥优单抗等新型免疫治疗药物的问世,多发性骨髓瘤的预后得到了明显的改善。硼替佐米为主的PRD治疗方案(硼替佐米+来那度胺+地塞米松)是目前治疗的一线药物,临床治疗效果较好,但存在不良反应有疲劳感,感染,白细胞计数降低,血小板减少、肝功能损害、周围神经炎及心血管事件等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阻碍了周期性化疗的有序进行,从而影响疾病的预后。因此在化疗过程中,如何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成为关注的重点。本文主要研究分析艾迪注射液联合PRD方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本研究时间起止(2019年2月-2020年8月),收治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76例为研究对象,现整理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基本信息
        本研究时间起止(2019年2月-2020年8月),收治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76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随机法分成两组,每组38例;参照组年龄48-79岁,平均(65.49±3.28)岁;男性22例,女性16例;RISS分期:Ⅰ期11例,Ⅱ期14例,Ⅲ期13例。研究组年龄43-78岁,平均(65.13±3.83)岁;男性21例,女性17例;RISS分期:Ⅰ期10例,Ⅱ期14例,Ⅲ期14例。上述两组信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均知情且同意,无相关治疗禁忌症。
1.2方法
        参照组采用PRD治疗方法,第1、4、8、11d皮下注射硼替佐米1.0~1.3mg/m 2 ;来那度胺剂量25mg/d,第1~21天每晚口服;第1~2 d、4~5 d、8~9 d、11~12 d口服地塞米松20mg/d。
        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联合艾迪注射液,采用50 mL艾迪注射液,与浓度5%的葡萄糖溶液250ml充分混合后,静脉滴注,每天1次。
1.3观察指标
        两组近期疗效比较,判定标准参照《中国多发性骨髓瘤诊治指南(2020年修订版)》的疗效评价标准,分为完全缓解(CR),非常好的部分缓解(VGPR),部分缓解(PR),稳定(SD),总有效率为CR率+VGPR率+PR率。
        两组治疗前后T 淋巴细胞群比较,分别在治疗前后收集外周血5ml,检测CD4+、CD8 +,进行比较。
        两组不良反应情况比较,疲劳感,感染,白细胞计数降低,血小板减少、肝功能损害、周围神经炎及心血管事件。
1.4统计学处理
        使用版本为SPSS20.0的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其中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检验用χ2;计量资料以 (±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 t 检验;结果呈现P<0.05即予具统计学意义判断。
2结果
2.1两组近期疗效比较
研究组总有效率68.42%,参照组总有效率55.26%,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治疗前后T 淋巴细胞群比较
两组治疗前T 淋巴细胞群指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研究组CD4+、CD4+/CD8+指标高于参照组,CD8+指标低于参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研究组患者发生疲劳感,白细胞计数降低,血小板减少、肝功能损害、感染,周围神经炎及心血管事件等不良反应率低于参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多发性骨髓瘤的原因尚未明确,随着人口老龄化的不断。以往的VAD化疗方案具有价格低、起效快等优势,但是治疗效果不理想。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硼替佐米成为一种新型的靶向抗肿瘤药物,通过对机体蛋白酶体功能产生抑制,发挥诱导细胞凋亡和抑制血管生成杀伤多发性骨髓瘤细胞。同时骨髓微环境中发挥干扰多发性骨髓瘤细胞黏附和调节多种细胞因子生成的作用,进而逆转多发性骨髓瘤细胞对常规化疗药物产生的耐药性。其主要副作用为疲劳感,肝功能损害,血小板减少及周围神经毒性。
        PRD方案中来那度胺作为一种免疫调节药物,来那度胺能够选择性抑制抑制骨髓浆细胞异常克隆增生,并促进 IL-2 等细胞因子的生成,同时对 T 淋巴细胞和其他免疫细胞起到协同激化作用,从而抑制多发性骨髓瘤的恶性克隆,提高患者的免疫能力。但是PRD 化疗方案在治疗过程中诱导未致敏 T 细胞生理活性紊乱,导致无法正常处理抗原递呈过程,抑制T 细胞的增殖,导致免疫系统功能受损,增加感染机会。同时还可以导致骨髓抑制,引发中性粒细胞及中性粒细胞的减少。另外可能导致患者疲乏无力,还有深静脉血栓甚至肺栓塞、心动过缓、心肌梗死等心血管事件发生。
        艾迪注射液属于一种中成药,主要成份包括人参、黄芪、刺五加、斑蝥制备而成的新型双相抗肿瘤药物。现代药物研究,人参的主要成分人参皂苷 Rg1 和 Rh1,对初始T细胞具有较强的活化作用;黄芪的主要成分黄芪多糖,可以提高T细胞、NK细胞的抗肿瘤活性;刺五加的主要成分刺五加多糖和皂苷能够提高机体免疫力,可改善循环并提高机体对中毒、疲劳、应激等非特异性损伤的适应能力并减轻化疗药物骨髓抑制的毒副作用;斑蝥的主要成分去甲斑蝥素能够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以上诸药共同作用可以提高机体的免疫力,抑制肿瘤的增殖,以上作用在临床应用中已经逐渐显现。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患者的近期治疗有效率相对提高,但与对照组之间的有效率无统计学差异。T辅助细胞比值增加,疲劳感,白细胞计数降低,血小板减少、肝功能损害、感染,周围神经炎及心血管事件等不良反应率降低可以降低治疗成本,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保证治疗周期的有序进行。本次研究样本数量较少,结果有一定的偏倚性,且跟踪随访时间较短,缺乏对远期疗效的数据收集整理,在今后的研究中,仍需要进一步扩大样本数量,做好远期的跟踪随访。
参考文献
[1]王莉霞,杨艳萍.多发性骨髓瘤中来那度胺促进NK细胞作用的研究进展[J].免疫学杂志,2018,34(9):818-822.
[2]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多发性骨髓瘤骨病诊治指南[J].中华血液学杂志,2011,32(10):721-723.
[3]张之南,沈悌.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6:232.
[4]胡婷,陈小萍,彭丽萍,等.艾迪注射液联合TAD方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30例[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5,13(20):59-60.
[5]汤然,钟玉萍,张佳佳,等.来那度胺联合小剂量地塞米松治疗老年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安全性观察[J].中华老年骨科与康复电子杂志,2018,4(1):20-22.
[6]孙宁,于文晓,袁芳.VAD方案联合艾迪注射液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疗效及对骨髓浆细胞数量、T淋巴细胞群的影响[J].河北中医,2018,40(5):717-73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