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创技术在创伤骨科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发表时间:2021/7/1   来源:《医师在线》2021年13期   作者:汪强 邢继华
[导读] 目的 分析微创技术在创伤骨科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汪强   邢继华
        徐水区中医医院   河北保定  072550
        【摘要】 目的 分析微创技术在创伤骨科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于2019年8月~2021年2月收治的146例骨科患者,使用电脑随机分成研究组(n=73)和对照组(n=73)。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治疗方式,研究组行微创治疗。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治疗有效率和生活质量及疼痛评分。结果 研究组手术相关指标、治疗有效率和生活质量评分皆优于对照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以上差异显著(P<0.05),两组治疗前生活质量及疼痛评分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 结论 微创技术在创伤骨科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 微创技术;创伤骨科;临床治疗;应用效果分析
        由于各种原因,创伤骨科临床患者数量越发增加,且随着物产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治疗要求不再简单地满足于疾病治愈,更要求在治病过程中提高舒适度、预后时恢复快,尽可能使切口美观度提高[1]。创伤骨科是医院中最常见科室之一,与骨科有所区别,其主要是由于病人受到外力、外伤的打击产生的病症,例如四肢骨折、关节脱位、半月板以及韧带损伤等[2]。手术是创伤骨科最常用的治疗手段,通常出血量大、疼痛感强且预后效果较差。微创手术在创伤骨科的运用可有效减少手术对患者的机械损伤,且术后美观度极高,恢复快,受了患者的欢迎。为分析微创技术在创伤骨科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于2019年8月~2021年2月收治的146例骨科患者,使用电脑随机分成研究组(n=73)和对照组(n=73)。研究组男:女=36:37,年龄范围28~75岁,平均年龄(44.49±2.72)岁。对照组男:女=38:35,年龄范围27~76岁,平均年龄(45.07±3.12)岁。纳入标准:①需进行骨科手术患者;②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①哺乳期、产褥期女性患者;②伴有精神疾病患者;③患者文盲或者无监护人;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
1.2方法
        对照组行常规治疗方法,首先对患者患病部位进行CT检查,通过影像学诊断是否有骨折或者骨裂,患者术前检查合格后,根据病情紧急程度安排手术时间。手术方法采取开刀手术治疗法,患者麻醉后,手术医师切开创口约10cm左右,露出受伤部位骨头,然后就进行复位治疗,复位后缝合伤口,结合患者情况和意愿选择石膏或者外置固定器方式固定,进行后续临床治疗工作和护理工作,医生定时查房,观察患者恢复情况。
        研究组采用微创技术治疗。首先,问诊患者后,了解患者疼痛程度和位置等基本信息,完成初步诊断。然后进行CT、X线片等影像学检查,明确患病部位情况,完成最终诊断,明确手术位置,患者术前检查合格后,根据病情紧急程度安排手术时间。患者麻醉后,切割1cm左右创口,置入内窥镜,在荧光屏上显示伤口映像,观察骨头损害程度,确定治疗方法,配合使用精密医疗器械,对照影像学检查及映像进行直观的可视化治疗,治疗结束后缝合伤口,进行后续疾病转归预后治疗和护理工作,医生定时查房,观察患者恢复情况。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治疗有效率和生活质量及疼痛评分。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4.0统计软件对本次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结果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x±s )表示,结果采用t检验,P<0.05代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
        研究组手术进行时间(4.57±1.24)h、术中出血量(53.17±3.33)mL、创口愈合时间(7.42±1.25)d、换药次数(9.62±3.21)次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数据见表1:

2.2  比较两组治疗有效率
        研究组有效率为97.26%(71/73)优于对照组患者67.12%(49/73),差异显著(P<0.05)。数据见表2:

2.3 比较两组生活质量及疼痛评分
        研究组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92.21±11.36)分高于对照组(71.14±6.61)分,研究组疼痛评分(4.15±3.47)分低于对照组(9.92±4.11)分,差异皆显著(P<0.05),两组治疗前生活质量及疼痛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数据见表3:

3 讨论
        微创技术,即微小创伤手术,是指应用现代先进医疗器械(腹腔镜、胸腔镜等)及相关设备等进行的手术[3]。其特点是对患者的创伤小、疼痛感轻、后期恢复快、出血少,住院时间短。微创手术是法国医生Mouret在偶然间完成的,不经意间促进了医学领域中里程碑式的发展,至今为止不过十几年,目前已广泛应用于内外科手术中,优越性极高。像准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手术)已成为目前临床上公认的胆囊良性疾病治疗金标准,极适合于无法耐受开腹手术的患者[4]。在以往的治疗观中,以整体为单位,更加宏观,微创手术则是微观的、部分的,注重于患者心理、生理、精神面貌以及生活质量,最大程度体贴患者,减轻患者痛苦。有研究指出,微创手术在创伤骨科运用成效显著高于常规手术治疗[5]。本次研究中,研究组手术相关指标、治疗有效率和生活质量评分皆优于对照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以上差异显著(P<0.05),两组治疗前生活质量及疼痛评分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与上述研究结果一致。综上所述,微创技术在创伤骨科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唐华. 微创技术在创伤骨科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 世界复合医学, 2019, 005(012):P.76-78.
[2] 李太行. 微创技术在创伤骨科临床治疗中应用效果分析[J]. 养生保健指南, 2019, 000(028):69.
[3] 李军, 祝春燕. 微创技术在创伤骨科临床治疗中应用效果分析[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 2019, 19(01):81-81.
[4] 黄伟. 微创技术在创伤骨科临床治疗中应用效果分析[J]. 健康必读, 2019, 000(026):3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