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腺癌与糖尿病相关性预后的危险因素、早期诊断和总生存率:变化与进展

发表时间:2021/7/1   来源:《医师在线》2021年13期   作者:王海蛟
[导读] 从普通外科的角度对胰腺癌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危险因素、早期诊断和总生存率的文献进行综述,确定外科治疗的最新指南、临床发病机制、病理分类、筛选方法和进展。

        王海蛟
        内蒙古医科大学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 010000   
        摘要:从普通外科的角度对胰腺癌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危险因素、早期诊断和总生存率的文献进行综述,确定外科治疗的最新指南、临床发病机制、病理分类、筛选方法和进展。它确定了这些临床和手术变量,以预测生活方式改变、治疗和手术治疗的持续进展以及术后随访方面的良好预后。
        大约85%的胰腺癌有葡萄糖耐量受损,可能与糖尿病有关。胰腺切除术后糖尿病改善,这表明糖尿病是由胰腺癌引起的。新发葡萄糖不耐受或糖尿病是胰腺癌的最早表现,认识到新发糖尿病是胰腺癌的早期表现导致诊断无症状的早期胰腺癌。因此,有助于更好的诊断和延长存活率。糖尿病持续时间的延长与胰腺癌风险的降低显著相关。与普通人群相比,新发糖尿病老年患者患胰腺癌的风险较高。新发高血糖和糖尿病是诊断无症状胰腺癌患者和提高胰腺癌相关生存率的重要筛查工具。糖尿病合并胰腺癌降低了总生存率,增加了死亡率。
        尽管胰腺癌预后不佳,但许多研究得出了5年生存率的结论。胰腺癌和糖尿病之间存在双向联系,糖尿病是胰腺癌及其并发症的原因之一。胰腺癌和糖尿病的研究提供了一个基于研究和外科实践的有趣领域。
关键词:胰腺癌;死亡率;胰腺切除术;葡萄糖不耐受;糖尿病
1.导言
1.1.胰腺癌
        根据基于人群的癌症登记数据估计,胰腺癌是最具破坏性的恶性疾病,在所有癌症中排名第4位。[1-4]胰腺癌在中国呈上升趋势,其中城市的癌症登记患病率高于农村,男性高于女性。[5]GLOBOCON 2012进行了一项基于登记的研究,在总共234个癌症登记中,中位生存期估计为35个月,中位生存期不到5%。同样,粗发病率为7.28/1000000(男性:8.24/100000,女性:6.29/100000),城市胰腺癌患病率为4.96/1000000,农村为3.8/1000000。
        我们对胰腺癌可改变和不可改变风险的文献进行了综述。[4]使用内镜超声检查和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筛查与胰腺癌高发率相关的罕见遗传综合征。慢性胰腺炎、饮酒和吸烟被认为是胰腺癌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1.2.糖尿病
        糖尿病是一种代谢疾病,其特征在于由于胰岛素分泌或作用或两者的缺陷而导致高血糖症;其特征在于显著的高血糖症状,包括多尿、多饮、体重减轻、多食和视力模糊。
        长期存在的糖尿病是胰腺癌的病因之一,且有一定的局限性临床意义有待进一步研究。 晚发DM和高血糖是早期的胰腺癌早期诊断的临床表现。因此,努力识别糖尿病的风险胰腺癌可能有助于胰腺癌的早期诊断,并导致胰腺癌的改善癌症相关的生存。
1.3.外科挑战
        1.3.1糖尿病和胰腺癌胰腺癌的当代治疗策略是化疗、放疗、化学放疗、外科手术、针对生长因子的新靶向治疗、新的分子治疗如基因治疗、抗血管生成剂、免疫疗法和潜在的细胞信号抑制剂。不幸的是,大量患者最初出现在晚期或转移性阶段。然而,治疗的主要方式仍然是手术切除: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惠普手术)、远端胰腺切除术(尾部或尾部和身体部分)、中央胰腺切除术和全胰腺切除术。胰腺切除术中应考虑保留外分泌和内分泌功能。与糖尿病患者相比,正常血糖患者的存活率更高,预后更好。
2. 糖尿病是胰腺癌的危险因素和并发症。
        新发糖尿病是胰腺癌的早期标志。胰岛素治疗下的短期糖尿病增加了胰腺癌的风险。

胰腺癌还会增加胰岛素抵抗。总生存率的显著降低与肥胖、体重指数> 30、糖尿病和HTN病的非高脂血症、晚期疾病、大肿瘤和胰腺体尾部肿瘤、CA19-9水平升高和体重减轻有关。[4]糖尿病与总生存率降低和死亡率增加显著相关。金辉等人的综述描述了胰腺癌中糖尿病的潜在机制为:1 .胰管机械性阻塞导致胰管扩大,诱发因素导致胰管复制增加;2.前胶原蛋白与损害糖原合成和储存的后胰岛素受体缺陷、血浆胰高血糖素水平和胰岛淀粉样多肽、导致高胰岛素血症和胰岛素抵抗的-23肽多态性有关;3 . HK2 R844K GA/AA基因型和Kras密码子12突变的胰腺癌增加了糖尿病的风险;4 .肿瘤大小被描述为前列腺癌的重要预后因素。
        胰腺癌(根治性胰腺切除术)术前新发糖尿病见于老年患者,伴有神经侵袭,分化差,术后生存期短,而已消退的新发糖尿病具有较大的分化良好的肿瘤。类似地,术后痊愈(根治性胰腺切除术)的新发糖尿病与高死亡率、更长的术后住院时间、更长的无病生存期和总生存期相关,而新发糖尿病的术后无病生存期和总生存期较短。切除后存活率降低见于新发糖尿病患者肿瘤大小增加的前列腺癌。在这种情况下,二甲双胍联合化疗和手术治疗胰腺癌似乎可以提高生存率。使用抗糖尿病药物如二甲双胍、胰岛素、噻唑烷二酮,通过对胰岛素受体、胰岛素样生长因子途径、腺苷一磷酸活化激酶和过氧化物酶体增殖活化受体γ (PPAR γ)的作用,降低糖尿病患者患胰腺癌的风险。
3.结论
        胰腺癌是所有癌症中的第四大死因。胰腺癌的侵袭性很强,5年总生存率不到1%。葡萄糖耐受不良的个体患胰腺癌的风险更高,老年、肥胖、吸烟和遗传易感性的风险也更高。胰腺癌和糖尿病之间存在双向关系,由于胰腺切除术后糖尿病得到改善,这表明糖尿病既是胰腺癌的后果,也是胰腺癌的原因。胰腺癌的潜在治疗方法是手术切除,但对总生存率的影响仍然很小。其他治疗方式是化疗和新的分子疗法,如基因疗法、抗血管生成剂、免疫疗法和潜在的细胞信号抑制剂。化疗效果较差,新的分子疗法可能有用,正在研究中。
        参考文献
1.  Lerch MM, Mayerle J, Mahajan U, Sendler M, Weiss FU, Aghdassi A, Moskwa P, Simon P: Development of Pancreatic Cancer: Targets for Early Detection and Treatment. Dig Dis 2016, 34(5):525-531.
2.  Coveler AL, Rossi GR, Vahanian NN, Link C, Chiorean EG: Algenpantucel-L immunotherapy in pancreatic adenocarcinoma. Immunotherapy 2016, 8(2):117-125.
3.  Bruenderman E, Martin RC, 2nd: A cost analysis of a pancreatic cancer screening protocol in high-risk populations. Am J Surg 2015, 210(3):409-416.
4.  Becker AE, Hernandez YG, Frucht H, Lucas AL: Pancreatic ductal adenocarcinoma: risk factors, screening, and early detection. World J Gastroenterol 2014, 20(32):11182-11198.
5.  He Y, Zheng R, Li D, Zeng H, Zhang S, Chen W: Pancreatic cancer incidence and mortality patterns in China, 2011. Chinese journal of cancer research = Chung-kuo yen cheng yen chiu 2015, 27(1):29-3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