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镇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综合防控方法研究评估

发表时间:2021/7/1   来源:《医师在线》2021年13期   作者:张琰1,张阿莉2,孔庆民3
[导读] 目的 评估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综合防控管理的成效。
        张琰1,张阿莉2,孔庆民3
        1.济宁市技师学院 济宁 272000;2.济宁脉管炎医院 济宁 272000;3.济宁市兖州区中医院 兖州 272100
        摘要:目的  评估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综合防控管理的成效。方法  应用奥马哈系统分析数据,进行村镇医养中心卫生健康服务管理效果评价。结果  对慢病患者连续性卫生健康服务管理实施干预前后评分差异显著,利于提高中心内慢病患者的认知、行为、状态评分水平,有培养患者回归社会及家庭的良好成效。结论  奥马哈系统能概括村镇医养中心慢病综合防控管理问题,系统全面地施行成效评估。
        关键词:奥马哈系统;村镇医养中心;慢病管理;成效评估
        慢病(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下同)主要指糖尿病、冠心病、高血压、脑卒中、慢阻肺等慢性疾病;慢病防控影响国家医疗卫生体系运行安全,对社会经济发展会造成制动效应。本研究基于远程医疗与分级诊疗融合的村镇慢病综合防控方法,应用奥马哈系统(Omaha System)对村镇医养中心慢病患者卫生健康服务管理的成效进行评估,以促进慢病患者的健康服务,提高慢病综合防控的成效。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采用随机抽样法,选择2018年7月至2020年6月间入住村镇医养中心的慢病患者。纳入标准:①年龄≥60岁;②至少有一种慢病史;③病程≥6个月;④无严重临床症状和体征,病情平稳;⑤知情同意。排除标准:①有意识障碍者;②处于急危重状态者。共纳入观察对象71例,其中:因病情加重而转入医院治疗者3例,中途自愿回家者1例,实际完成67例;老年病科31例,神经内科25例,医护养区11例;男28例(40.91﹪);女39例(59.09﹪);年龄61~89(73.91±8.13)岁;有配偶44例(65.15﹪),已离异4例(6.06﹪),已丧偶19例(28.79﹪);小学及以下21例(34.85﹪);中学32例(46.97﹪);中专及以上14例(18.18﹪);病种1~9种(4.62±1.29),病程1~37年(中位数为9)。
        1.2 方法
        1.2.1 研究工具  奥马哈系统是一个以解决问题为程序框架的综合系统,由问题分类、干预方案和成效评价子系统组成,采用Likert5级评分法评价成效,对干预对象分认知、行为和状态(K-B-S)3个方面评分,对存在问题及干预效果分别赋分。
        1.2.2 人员培训  共纳入13名参训人员,年龄22~45(31.06±6.63)岁,高级职称1人(7.69%),中级职称2人(15.38%),初级职称8人(61.54%),护工2人(15.38%);研究生学历1人(7.69%),本科学历3人(23.08%),大专学历6人(46.15%),中专学历2人(15.38%),中学1人(7.69%);培训内容为奥马哈系统的概念和架构、应用方法与应用实践举例,老年慢病的病种和症状、护理评价。


        1.2.3 系统应用  对纳入的村镇医养中心慢病患者,实施连续性卫生健康护理服务,以收集资料-查找问题-问题评分-干预计划-过程评价-成效评分为路径实施成效评价。①收集问题数据:通过体检观察、交谈询问、查阅病历等,收集生理、心理、社会、环境及健康行为的数据,用相应的量表评分;采用奥马哈系统4个领域的36个问题和相应的修饰语,对患者的护理问题进行采集录入。②计划干预方案:通过循证拟定并实施干预计划;对干预过程行动态监测,以适时调整计划方案和进行过程评价。③结局成效评分:考察周期为6个月,分别于考察期0个月、6个月进行成效评分。
        1.3 数据处理  将采集数据录入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检验。
        2  结果
        2.1 护理问题  共研究观察护理问题28个,占问题总数的69.05%(42个);频次为1324,其中生理领域问题14个(869,65.63%),行为领域问题6个(302,22.81%),心理社会领域问题7个(146,11.03%),环境领域问题为1个(7,0.53%);问题频次中占前六位的是运动功能(157,11.86%)、视觉(85,6.42%)、认知(73,5.51%)、循环(71,5.36%)、个人照顾(96,7.25%)、睡眠休息(83,6.27%);半数以上患者的共有症状体征:①看小字/刻度困难(56人次),②听正常音量困难(47人次),③步态/行走障碍(41人次),④咀嚼/吞咽/消化困难(35人次),⑤活动范围受限(34人次),⑥休息失眠(39人次),⑦睡中频醒(36人次)。
        2.2 护理干预  纳入的67例患者共采用816个干预方案,平均每例12.18个,属于4个干预类别,其中教导和咨询491次(60.17%)、治疗及程序127次(15.56%)、个案管理109次(13.36%)、监测89次(10.91%);排名前6位的方案数:①护理照顾(41,5.02%),②运动(30,3.68%),③保健(29,3.55%),④安全(27,3.31%),⑤物理治疗护理(26,3.19%),⑥呼吸治疗护理(24,2.94%),⑥心脏护理(23,2.82%);干预导向71个,占系统导向数(76个)的93.42%。
        2.3 评分比较  干预后慢病患者的认知、行为及状态评分,与干预前比较有显著改善(P<0.05)。
        3  讨论
        奥马哈(OMAHA)系统能够覆盖村镇医养中心慢病患者护理实践的大部分内容。①问题分类数据表明医养中心慢病患者卫生健康护理问题主要集中在生理领域。②干预方案在医养中心慢病患者卫生健康护理实践中能够更易得到实现,做好临床医院-村镇医养中心之间的服务资源沟通协调,利于保证慢病患者得到连续护理服务。③系统和全面的成效评价,能培养慢病患者的自护意识和实践能力,以便有效回归社会及家庭生活。奥马哈系统在村镇医养中心慢病综合防控管理中的应用前景良好。
        参考文献
        [1]侯春慧.基于奥马哈系统的延续护理在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中的应用[J].国际医药卫生导        报,2020,26(1):142-14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