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采用奥曲肽、垂体后叶素进行治疗的可行性分析

发表时间:2021/7/1   来源:《医师在线》2021年13期   作者:熊学虎
[导读] 目的:探讨肝硬化并消化道出血患者采用奥曲肽、垂体后叶素进行治疗的可行性分析。

        熊学虎
        湖北省鄂州市葛店卫生院   436032
        【摘要】目的:探讨肝硬化并消化道出血患者采用奥曲肽、垂体后叶素进行治疗的可行性分析。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20年2月我院收治的98例肝硬化并消化道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n=49例)和观察组(n=49例)。对照组予以垂体后叶素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奥曲肽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指标。结果:观察组治疗后AST(谷草转氨酶)、ALT(丙氨酸转氨酶)、TBil(总胆红素)均低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ALB(白蛋白)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肝硬化并消化道出血患者临床治疗中,奥曲肽,垂体后叶素进行治疗可充分利用治疗资源,提升患者临床治疗有效性,改善肝功能水平,稳固生命安全,值得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肝硬化并消化道出血患者;奥曲肽;垂体后叶素;临床治疗效果
        肝硬化并消化道出血具有发病急、进展快、死亡率偏高的特点。导致肝硬化的不良因素为肝炎病毒、酒精、作息不规律以及有毒化学物质等,常常引起肝区神经损伤以及肝小叶结构受到破坏,从而继发肝硬化。消化道出血是肝硬化严重并发症之一,是由于肝硬化长期发展而导致的门静脉压力突增,导致血管破裂而造成胃部出现情况[1-2]。本研究以我院收治的98例肝硬化并消化道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肝硬化并消化道出血患者采用奥曲肽、垂体后叶素进行治疗的可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2018年2月至2020年2月我院收治的98例肝硬化并消化道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49例,男29例,女20例,年龄(36-51)岁,平均(43.13±7.23)岁;病程 6个月~5 年。观察组49例,男25例,女24例,年龄(35-43)岁,平均(39.27±4.17)岁;病程 6个月~5 年,平均(2.71±0.93)年。
1.2方法
        对照组予以垂体后叶素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奥曲肽治疗。具体操作:
1.2.1垂体后叶素治疗。垂体后叶注射液[国药准字H32026638,南京新百药业有限公司,规格:1ml:6U]。用法用量:静脉滴注。将本品溶于500ml的葡萄糖溶液中滴注,6-12U/次,1次/日。治疗周期为7天。
1.2.2奥曲肽治疗。醋酸奥曲肽注射液[国药准字H20100101,武汉人福药业有限责任公司,规格:1ml:0.1mg。用法用量:静脉滴注,溶于葡萄糖溶于中稀释滴注,0.025毫克/小时,治疗周期为7天。
1.3观察指标
        (1)两组临床指标比较情况,包括AST(谷草转氨酶)、ALT(丙氨酸转氨酶)、TBil(总胆红素)、ALB(白蛋白)。
1.4统计分析
        采用SPSS18.0软件处理,计数资料行χ2检验,采用n(%)表示,计量资料行t检验,采用()表示,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指标比较情况
        观察组治疗后AST(谷草转氨酶)、ALT(丙氨酸转氨酶)、TBil(总胆红素)均低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ALB(白蛋白)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3.讨论
        肝硬化并消化道出血,多数发机制是因为门静脉高压导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而导致的该病,具有病变速度快的特点,严重情况会危机患者生命安全。因此,在临床急救中采取正确的药物治疗是至关重要。药物治疗主要是保和改善肝功能,减轻门脉高压,针对出血治疗需要进行电子胃镜的检查,明确具体的情况。
        本研究显示,观察组治疗后AST(谷草转氨酶)、ALT(丙氨酸转氨酶)、TBil(总胆红素)均低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ALB(白蛋白)高于对照组(P<0.05),有效的降低肝功能的损害,降低胃酸分泌以及提高止血能力,提高临床治疗率。说明采用奥曲肽、垂体后叶素进行治疗具有中众多优势:奥曲肽是一种人工合成的八肽衍生物,可有效抑制胃酸分泌、胰酶分泌的药物,可作用于消化道类癌症治疗,对胰腺细胞具有保护作用,可直接直接收缩内脏血管平滑肌,阻断内脏血管扩张,减少门脉血管血液回流,降低门脉压力从而抑制肝硬化导致的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引起的上消化道出血[3]。此外,还能有效抑制生长激素、对胃酸、胰酶、胰高血糖素和胰岛素的分泌有抑制作用,能降低胃的运动和胆囊排空,抑制缩胰泌素的分泌,减少胰腺的分泌,对胰腺实质细胞膜有直接的保护作用。垂体后叶素属于抗利尿激素,它具有收缩毛细血管,引起血压升高的作用,被称之为“内科止血钳”[4]。该类药物具有较强的血管收缩作用,可有效减少门静脉血流,抑制血管破裂。两者药物联合使用可将动脉、静脉有效扩张,可降低心肌前负荷,心排血量减少,有效的平稳体内血清因子的指数,改善胆汁出现异常逆流现状,使胰腺液分泌正常,促进患者身体健康[5]。提高患者身体免疫力,增强抵抗力,减少不良并反应的发生几率。
        综上所述,针对肝硬化并消化道出血患者临床治疗中,奥曲肽、垂体后叶素进行治疗可提升患者临床治疗有效性,改善肝功能水平,稳固生命安全,值得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王亚洁,艾迎春,朱艳丽,等.肝硬化消化道出血及出血后并发症治疗的临床研究[J].肝脏,2019,24(1):40-44.
[2]沈秀英,谭丽,胡艳,等.奥曲肽辅助治疗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的止血效果及对血流动力学和全身应激状态的影响[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20,315(11):79-82.
[3]夏文恬,彭丽清,李建红,等.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并发感染的影响因素[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20,30(22):89-92.
[4]范红顺,熊志娇,马超,等.肝硬化患者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风险因素及预后因素分析[J].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2019,37(2):16-18.
[5]潘晓军,李祥,管斌,等.不同预防感染方案在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合并重度肝功能不全患者中的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导报,2020,562(32):118-12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