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静脉麻醉和吸入麻醉的临床比较

发表时间:2021/7/1   来源:《医师在线》2021年13期   作者:孙海鹏
[导读] 目的: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静脉注射麻醉和吸入麻醉的临床比较进行分析。
        孙海鹏
        沽源县中医医院076550
        【摘要】目的: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静脉注射麻醉和吸入麻醉的临床比较进行分析。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9年1月-2020年1月就诊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治疗患者80例,将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于术前分别给予静脉麻醉和吸入性麻醉启动开始时给予对比。结果:(1)两组患者在拔管前与自主拔管前的收缩压、舒张压和心率水平比较中均没有明显的差异;(2)观察组患者在自主呼吸康复、闭眼持续时间、拔管持续时间以及定向康复时所用的治疗时间均较对照组减少,根据不良反应发生率水平相比,在差异性数据上也具有统计学的意义。结论: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采用丙泊酚静脉注射,具有良好的麻醉作用和疗效、术后病人苏醒速度较快、并发症减轻等特征,能够更好地满足术后治疗中的要求,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麻醉治疗方式,值得在临床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静脉麻醉;吸入麻醉
        现如今随着胆囊患者的逐渐增多以及腹腔镜技术的熟练运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麻醉选择以及成果也越受关注。这种手术方式的优点在于创伤几率小、出血量较少、手术完成后恢复较快以及并发症发现率低等优势,受到了广大患者的接纳,但在手术过程中麻醉方式的选择以及成果影响着手术过程而越来越受到关注。所以,必须要求在使用麻醉药物中需要做到镇静充足、麻醉诱导快、肌肉松弛的效果,并且在手术后患者苏醒快,尽量避免并发症出现[1]。本文章主要对静脉麻醉丙泊酚和吸入麻醉七氟醚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术前麻醉,对比两者之间的临床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我院2019年1月-2020年1月在医院就诊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慢性疾病患者80例,将其分成两组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每组各40例,观察组中男性患者为29例,女性患者为11例,年龄25~68岁,患病时长为1~8年,ASA分级为Ⅰ~Ⅱ级。对照组中男性患者为20例,女性患者为20例,年龄27~70岁,患病时长为2~9年,ASA等级为Ⅰ~Ⅱ级。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以及AS分级等一般资料的对比没有差异,可以进行对比。
        1.2麻醉方法
        在所有病人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前 30min 内肌肉注射苯巴比妥钠0. 1g ,阿托品0. 5mg 。在受到麻醉药物诱导前,两组均可以吸入少量的氧气 3min 。观察组病人首先开始静脉注射咪唑安定 2mg 和芬太尼 4ug / kg ,等待1min 后,快速停止静脉注射丙泊酚 2mg / kg 。对照组病人首先用7%的七氟醚充分通入到循环回路3~ 5min 开始诱导,将循环回路中残留的大量空气从回路中排出,是使得七氟醚充分填塞到整个回路中。在给予静脉滴注芬太尼 4ug / kg ,等待1 min 后,将其填满的7%七氟醚面罩保持在严密,让病人做一个深呼吸即可被接吸收,保证8L/min氧流量。在患者的意识消失后,注射0.1mg/kg的维库溴铵,待患者肌肉放松后,开始在气管插入喉咙后,连接患者的呼吸机,确保患者正常呼吸。在气管插入喉管后,观察组患者开始向静脉注射丙泊酚4~6mg/kg ?h继续保持麻醉,对照组患者通过3~5%七氟醚保持麻醉 [2]。
        1.3观察指标
        (1)根据两组自主康复的时间、睁眼期、拔管期定向恢复时间以及术后OAAS评估进行对比,评价两组患者麻醉后意识的恢复情况。
        (2)根据两组患者术后开始呕吐、恶心、躁动等不良反应的发生,评估患者麻醉后所产生的不良并发症症状。
        1.4统计学处理
        本课题的研究方法采用的是统计学分析软件 SPSS22 .0对其进行了研究性的分析,分别以%、和(±s )的形式来表示相应的计数信息以及相应的计量信息,采用 x2 以及 t 方式进行了检验,以 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的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在麻醉苏醒时间上的对比
        观察组自主康复的时间、睁眼期、拔管期以及定向恢复时间的与对照组对比,明显比对照组的时间短,有明显差异,对照组病人在麻醉术后OAAS评分与观察组对比,明显低于观察组,差异在数据上具有统计学意义。

        2.2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
        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比对照组低
 
        3结论
        近些年来,随着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越来越广泛,其主要原因在于操作的方便安全、手术创伤较小、出血量少、疼痛感较轻、术后患者恢复较快并且并发症较少等,在术后减轻不良反应是作为麻醉选择的重要依据。所以,对麻醉的要求较高,除了需要满足见效快、镇痛作用完全、肌肉松弛效果好,还需使手术后患者苏醒迅速,只有达到这些标准才能归为最佳的麻醉方式,在临床上重点应用[3]。
        丙泊酚作为快速静脉注射麻醉药物之一,其特征为见效快,恢复意识的时间短以及发生不良反应的概率小,大部分使用于时间短的手术,但是该药的作用有极强的循环抑制效果,并且会降低交感神经敏感度。本次研究的丙泊酚与芬太尼两者药物之间的共同应用可以减少气管插管期间的应激反应,同时还可以获得麻醉患者的满意深度,并且也减少了异丙酚诱导所需剂量。七氟醚是一种吸入性麻醉药物,其特点是控制性好,在吸入后可有效的控制麻醉深度,毒性低,但是对于呼吸道有一定的刺激作用,苏醒期间患者会偶尔出现躁动情况,少部分人群还会出现恶性呕吐等不良反应。本研究将七氟醚同芬太尼共同使用,可以诱导患者加快失去意识和痛觉,快速的进入手术状态,同时还可以让患者在无意识的肢体活动中发生率可以显著降低,以此减少患者在手术过程中造成的损害[4]。
        根据本次调查研究发现,丙泊酚静脉注射组在术后患者在自主康复的时间、睁眼期、拔管期过程中比七氟醚吸入麻醉组术后苏醒状况时间长, oaas 评分则明显低于七氟醚抽取麻醉组,表示在术后丙泊酚静脉注射麻醉组术后苏醒状态明显优于七氟醚抽取麻醉组,丙泊酚静脉滴注麻醉组术后出现不良反应低于七氟醚吸入麻醉组。这有可能与丙泊酚具有抗呕吐作用而七氟醚吸入则会有催呕现象。
        以上所述,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采用丙泊酚静脉注射,具有良好的麻醉作用和疗效、术后病人苏醒速度较快、并发症减轻等特征,能够更好地满足术后治疗中的要求,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麻醉治疗方式,值得我们在临床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马杰.全凭静脉麻醉与吸入麻醉在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对比研究[J].首都食品与医药,2020,27(07):30.
        [2]薛华.全程式吸入麻醉与全凭静脉麻醉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早期认知功能的影响[J].医疗装备,2019,32(22):135-136.
        [3]郑淑文.全凭静脉麻醉与吸入麻醉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对比观察[J].首都食品与医药,2018,25(24):27.
        [4]郝聚达.全凭静脉麻醉与吸入麻醉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对比分析[J].中外医疗,2018,37(12):90-91+9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