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芳
神农架林区人民医院中医康复科 湖北神农架 442400
【摘要】目的:有针对性的分析中风恢复期患者的中医康复护理效果。方法:本次研究对象选自于我们医院在2019年3月到2020年12月收治的100例中风恢复期患者,对其随机分组,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针对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模式,针对观察组采取的是中医康复护理模式。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效果以及治疗总有效率等相关情况要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中风恢复期患者而言,在对其进行护理管理的过程中,有效实施中医康复护理模式,这样能够呈现出更加显著的临床应用价值,使患者的预后效果得到显著提升,同时进一步增强其生活质量。
【关键词】中风;恢复期;中医康复护理
引言
针对中风恢复期患者而言,在这个阶段需要高度关注患者的恢复情况,避免其再次出现中风,恢复期时,其肌张力逐渐降低,痉挛尚未完全缓解,人可以独立行走,但是动作十分缓慢、笨拙,因此在这个阶段要着重做好相对应的康复护理干预工作,对其异常运动模式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和矫正,建立正常的运动模式,同时着重做好精细化的动作指导和干预,可以采取多种刺激方法使其得到相对应的训练和改善,进一步提升生活自理能力和生活质量。在针对这个阶段的患者进行护理干预的过程中,可以更有效的采取中医康复护理模式,这样能够呈现出更为明显的预后效果,使患者得到及早康复。基于此,在本次研究中重点选取我院接收的100例中风恢复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重点分析中医康复护理方法对于该类患者的临床价值。详情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纳入我院收治的100例中风恢复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具体的时间段是2019年3月到2020年12月,在患者中包括男性43例,女性57例,年龄范围在43岁至83岁之间,平均年龄是(63.4±3.8)岁,病程2~6个月,平均(4.2±1.7)个月。在具体研究过程中,结合护理方法的不同对于研究对象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有50例患者,对两组患者的基础资料行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组间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对照组
对该组患者来说,采取的是常规的护理模式,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为其提供相对应的肢体训练,对于机体功能进行有效训练,针对失语症患者而言,进行相对应的语言训练等等,同时做好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等相关基础工作。
1.2.2观察组
在针对该组患者进行护理干预的过程中,采取的是中医康复护理模式,具体的操作内容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1)进行针对性的情志护理干预。针对中风恢复期患者而言,因为进展十分迅速,而且相对来说比较突然,在发病之后特别容易出现不同程度的偏瘫或者失语等相关方面的并发症,因此对于患者的心理会造成极大的打击,使其出现抑郁、焦虑甚至绝望等负面心理情绪。在这样的情况下,就需要从中医层面着重做好情志护理干预,与患者进行密切的沟通和交流,着重把握患者的内心状况和思想动态,且和患者构建更为良好和善的护患关系,使患者的忧愁或者抑郁情绪得到充分的纾解,树立正确健康向上的心理状态。在这个过程中可以有效通过抑郁排解方法,通过移情或者倾听音乐的方式使其转移注意力,降低患者对于疾病的过分关注,使其身心保持在健康的状态,有愉悦的心情,对于后续的治疗和护理效果有更大的信心,进而在治疗依从性和护理配合程度方面进一步提升。
(2)更科学合理的进行饮食护理。
从中医层面来看,如果在饮食方面没有进行科学合理的控制,极有可能导致患者的中风情况进一步加重,甚至出现中风复发的情况。中医普遍认为“药补不如食补”,因此在针对这个阶段的患者进行中医康复护理的过程中,可以有效加强营养的补充,通过营养支持的手段使其得到康复护理。在饮食护理的过程中,要确保营养足够平衡,同时结合中医辨证分型的方法,有针对性的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针对性的辨证论治。针对气虚血疲患者来说,在饮食护理的过程中,要尽可能用莲子桂圆粥、木耳、黄芪粥、白菜与冬瓜等相关食物。针对阴虚风动患者来说,在饮食护理过程中要尽可能引导患者食用清淡食物,如面汤、银耳汤以及绿豆粥等。针对痰瘀阻络原来说在饮食的过程中要尽可能以素食或者温热的食物为主。(3)针灸推拿护理。有针对性地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和症状选择相对应的穴位做好针灸治疗护理,在针灸的过程中要选择头穴作为主要穴位,进一步选取三阴交、水沟、内关、四神聪、百会、太阳与风池等相关穴位作为辅助穴位,在具体的针灸过程中有针对性地应用毫针针刺法,确保每天操作一次,每次针灸时间控制在30分钟左右。针对语言存在障碍的患者而言,可以进一步加之金津、风池与哑门穴针刺方法,通过针灸护理干预,使患者的血液循环得到有效畅通,为恢复疾病状况起到极大的助力作用。
1.3观察标准
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护理效果以及中风复发几率等情况进行对比。
1.4统计学分析
用SPSS26.0针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处理,组间采用t检验,P<0.05代表相关数据的对比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以及中风复发发生几率分别为96%和0,对照组分别为80%和10%,可见,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要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3讨论
中风有着十分显著的发病紧急、进展特别快,且特别容易出现偏瘫、失语等并发症的疾病类型,在临床实践中,这种疾病对于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造成极其严重的影响,有着比较高的致死率和致残率等等。在患者发病之后两周到半年时间进入到中风恢复期,在这个阶段着重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针对性的早期康复护理有着关键性性的作用,对患者的预后效果起到了决定性的影响。在这个阶段,着重做好中医康复护理干预,能够呈现出比较明显的疗效,使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提高,降低中风复发发生几率。针对中医层面进行分析,可以看到,中风的重要影响因素主要包括饮食不够节制,脏腑功能失调或者正气虚弱等相关内容,这类情况对于患者的身体会造成巨大的损害。针对这样的情况,要更有效的实施早期护理干预,通过中医康复护理干预模式,从情志护理、饮食指导、语言功能训练和针灸推拿等相关方面着手,这样能够呈现出更为明显的护理成效,通过中医辨证治疗的方法进行干预,这样能够为患者及早恢复健康提供必要的保障。与此同时,也可以有效规避中风的复发几率,因此中医康复护理模式值得推进和落实。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要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出更行之有效的中医康复护理方案,使其护理优势得到充分的体现。在本次研究中,针对观察组患者实施中医康复护理模式,患者所呈现出的相关指标要明显优于对照组。
4结论
通过上文的分析,能够充分明确,针对中风恢复期患者而言,在对其护理干预过程中,可以切实推行中医康复护理模式,从患者的实际情况出发制定出行之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在情志护理、饮食护理、中医针灸等方式联合作用,这样能够进一步改善者者的预后情况,为其恢复健康提供必要的条件,因此这种方法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严燕玲.中风恢复期患者的中医康复护理体会[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20,9(12):198-199.
[2]刘维秋,张义文,钟平.中风恢复期的中医康复护理对策分析[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19,(11):80-81.
[3]史晓.中风恢复期患者42例中医康复护理体会[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9,8(3):215-216.
[4]朱俊燕.中风恢复期的中医康复护理[J].现代医药卫生,2019,29(21):3314-3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