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利水电第十四工程局有限公司 云南昆明 650041
摘要:智慧工地的核心是以一种“更智慧”的方法来改进工程各干系组织和岗位人员相互交互的方式,以便提高交互的明确性、效率、灵活性和响应速度。
关键词:企业微信;智慧工地;应用管理
0引言
智慧工地是智慧地球理念在工程领域的行业具现,是一种崭新的工程全生命周期管理理念,是指运用信息化手段,通过三维设计平台对工程项目进行精确设计和施工模拟,围绕施工过程管理,建立互联协同、智能生产、科学管理的施工项目信息化生态圈,并将此数据在虚拟现实环境下与物联网采集到的工程信息进行数据挖掘分析,提供过程趋势预测及专家预案,实现工程施工可视化智能管理,以提高工程管理信息化水平,从而逐步实现绿色建造和生态建造。
1智慧工地介绍
智慧工地是一种综合应用移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数字化技术驱动建筑业工程现场管理升级的整体解决方案。将更多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高科技技术植入到建筑、机械、人员穿戴设施、场地进出关口等各类物体中,并且被普遍互联,形成“物联网”,再与“互联网”整合在一起,实现工程管理关系人与工程施工现场的整合。建筑行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物质生产部门和支柱产业之一,同时,地铁机电安装与装修工程又面临着工期紧、安全管理压力大、施工单位多、协调事宜繁多的特点。如何加强施工现场安全管理、降低事故发生频率、杜绝各种违规操作和不文明施工、提高建筑工程质量,是摆在各级政府部门、业界人士和广大学者面前的一项重要研究课题。在此背景下,依托成都轨道交通18号线工程机电安装与装修B标项目,基于企业微信平台,建立了适用于地铁机电安装与装修施工的管理应用平台,通过信息化手段、智能穿戴及工具、劳务实名制、视频监控等应用针对工程管理安全、质量、进度、成本四个维度,以“全面的安全及应急管理“为中心提升安全,从基层和宏观两个层面通过工友助手和项目管理助手提升质量和进度,控制成本。
2基于企业微信平台的智慧工地具体应用
(1)实名制管理
建筑工人实名制主要包含:建筑工人实名制基本信息;从业记录;安全培训;职业技能;劳动合同;工资发放;电子考勤记录等。在施工现场设置移动式一体化实名制通道、面部识别认证与安全帽RFID捆绑认证,通过企业微信对施工劳务人员进行实名制认证,包含身份证信息采集、人员头像采集、个人信息档案建立、三级安全教育教育卡及安全档案建立。其次可以采用实名制安全帽,安全帽(含定位标签)与人员实名制绑定,便于对工地现场人员进行实名制的定位及行为管控。
劳务实名制管理系统结合地铁机电安装与装修施工的特点,还包含以下功能:质量整改、安全整改、罚款单、施工日志、会议管理等。项目管理常用的办公场景均可在手机端操作完成,实现移动智能办公,打造智慧工地。
通过设置实名制门禁,企业微信管理平台统一管理,实现了如下功能:
1)前置过程管理:未经认证无法上岗;未经安全教育合格无法上岗;
2)自动统计现场人员与工种信息;
3)自动收集工人的考勤记录,有效管理人工成本;
4)生成工人履历数据,可供数据应用开发。
图1 劳务实名制管理系统示意图
(2)远程监控管理
基于企业微信的智慧工地应用提供基本视频监控功能,可将符合标准的工地各应用场景、不同终端厂家视频监控摄像头、各类不同视频监控智能终端接入平台,提供视频监控基础应用功能与管理功能,为存储、算法、应用提供国标设备接入、流媒体分发与转码、设备报警、电视墙管理、录像管理等服务。
1)无感非配合式考勤与异常人员预警
在施工区域进行人脸识别门禁考勤系统,实行出入区域实名制身份识别,黑名单和陌生人员进入施工地预警模式,深度处理分析图像后,可避免猫、狗、虫、鸟等误报,提供准确信息,并且可以在此状态下识别不同姿势的人员动作,第一时间发出报警,提示工地外的人员侵入。
2)智能安全帽系统
安全帽佩戴检测,对未佩戴安全帽则实时报警,提醒现场工作人员佩戴安全帽。
3)工种分类管控
根据工种所在区域进行工种分类监管,记录各个工种的运动频率和工作轨迹,加强工种工作强度监管,提高工地工作效率。
4)人员施工操作情况实时监控
在施工区域对人员操作情况实时监控,助于领导了解工地进度,防止员工怠工及疲劳工作,保证员工操作规范。
5)人员定位与智能监管
采取定位技术管理设备,UWB高精度精确定位+RFID区域管控(安装室内定位基站+人员佩戴定位标签)以及北斗+GPS双模定位(人员佩戴定位标签),对现场人员进行定位管理,根据不同场景,精度可高达厘米级,实现远程多终端监控人员位置+人员轨迹回放、人员异常静止报警及摄像联动(人员意外、长时间偷懒、安全帽未佩戴)、电子围栏闯入报警、人员自主呼救与精确救援、远程寻呼工地内人员(特别是无信号的地下工地、隧道、综合管廊、城市轨道交通等)等功能。
(3)环境监控
安装环境监控设备,实现对扬尘、噪音、有毒气体、出入车辆及大暴雨的监测,并实现相关设备的联动,包括自动喷雾、噪声预警、自动排风、脏车禁止放行、车站防汛应急预案提醒等,并可以通过手机端随时查看噪声、气体监测、雨晴、车辆进出信息等。
施工现场,尤其是动火作业区域、劳务人员宿舍以及物料仓库等容易引起火灾的区域,安装烟雾探测仪、温度检测仪、高清鱼眼摄像头监控设备,实现现场火灾防控,并对探测器遮挡等现场发出智能报警,停电情况下也能通过电池供电,保证设备正常运行,将现场第一情况通过手机端进行推送至门卫、项目部和管理人员。
(4)智能用电、用水管理
1)施工现场或项目部营地,以智能电表、智能水表为基础,实时监测工地用电、用水情况。监测信息实时发送到云服务器。管理人员通过手机查看用电用水数据。用电、用水数据可通过统计图形方式直观的展现给管理人员,为科学用电用水提供数据支持。
2)智慧安全用电为项目部巡检人员提供更加精准有效的安全监管和控制管理,增加远程控制、自动控制、电量统计、能耗监测、浪涌、打火、短路等控制功能,通过企业微信系统远程控制,实现实时监测。施工人员的生活区临时用电是否符合规定关系到工人生活的安全性,也是整个工程项目高效稳健建设的重要保障。在施工高峰期项目往往有几百上千建筑工人同时居住,这么多人集中生活在临建设施中,如何安全合理地使用电能尤其是大负荷用电就显得特别重要,智能用电系统的投入,保障了整个工程项目在施工过程中用电的安全可靠,管理环节节能高效。
(5)职能定时定点检查程,问题实时提报,通过实地打卡监管,杜绝作弊风险,并且第一时间提醒巡检安排,提高工作效率,打造绿色工地。
(6)实名制热成像体温筛查管控
鉴于2020年疫情期间,复工之前必须对拟返岗人员进行全面排查,所有人员进出工地必须测量体温,工地必须要封闭作业,要设有门禁系统,严格进出管理,人员进出要实名制考勤,因此,智慧工地管理更进一步提升,可实现实名制信息、体温数据双重认证。
图2 体温排查示意图
3结束语
成都轨道交通18号线工程机电安装与装修B标关注项目部日常工作管理痛点,数据智能采集、整理与可视化,通知公告移动化便捷化可视化,工作督办、问题库管理智能化一体化的核心,将工人管理、安质管理应用中产生的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将分析结果应用到工程管理相关应用软件中。基于企业微信平台对现场数据信息的精准、便捷获取,智能化加工,工作流程的轻量化、移动化设计,项目关键数据/ 进度计划的可视化,实现工程管理改善与工作效能提升。
参考文献:
[1]朱岳均.建筑工程管理的现状分析及控制措施研究[J].住宅与房地产,2019(31):118.
[2]毛志兵.智慧建造决定建筑业的未来[J].建筑,2019(16):22-24.
[3]曾国威.互联网环境下建筑工程智能管理体系的构建[J].四川泥,2019(07):344.
作者简介:
1.徐小劲,男,1988,四川仁寿人,工程师,主要从事高速公路、城市轨道交通等工程施工管理工作。
2.杨洋(1989-),男,四川成都人,工程师,主要从事高速公路、城市轨道交通等工程施工管理工作。
管理人员通过手机原激励蓝牙IBeacon感应打卡,开展无纸化巡检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