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环境监测实验室的环境污染分析及防治研究

发表时间:2021/7/1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9期   作者:卜秀莲1 徐维成2
[导读] 摘要:21世纪我国经济正在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高速发展,环境问题日益严峻,污染现象愈来愈严重,直接降低了人民幸福感,不利于人们的身体健康,故而需要对这些污染问题进行及时监测、尽早发现,构建完善的环境监控体系,环境监测实验室就此而生。
        1辽宁优业环境检测有限公司  2身份证号:21078119941206003111XXXX
        摘要:21世纪我国经济正在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高速发展,环境问题日益严峻,污染现象愈来愈严重,直接降低了人民幸福感,不利于人们的身体健康,故而需要对这些污染问题进行及时监测、尽早发现,构建完善的环境监控体系,环境监测实验室就此而生。在环境监测实验室中环境污染问题较为突出,直接影响了周边的环境,所以需要更深入的分析环境监测实验室的环境地污染,通过采取切实可行的防治措施,保证环境监测实验室的正常开展,降低其对环境的污染情况。
        关键词:环境监测;实验室;环境污染;策略
        引言:为了保证环境质量,必须有效应用环境监测,对各种影响环境质量的因素进行检测。环境监测就是运用相关化学方法,如光、声监测物理手段,对生物及其群落受到环境变化的影响进行监测。环境监测涉及到生物监测、电噪声监测、光监测、固体废物监测、土壤和底泥监测、水质监测以及大气监测等内容。因此,环境监测的方法与介质十分广泛和复杂,作为环境监测的重要场所,环境监测实验室在检测试验时难以有效预防有害物质对环境带来的污染,所以为了提高生态环境的保护效果,就必须加强对监测实验室环境污染的防治力度。
        1环境监测实验室中的污染源分类
        1.1废渣污染
        一般来说,环境监测实验室通常由破损的实验器具、实验反应后分析产物、失效药品试剂以及多余样品等组成,实验室的这些废渣不仅有废气也存在一定的废液,若未能予以严格、科学处理,必然会导致严重的环境污染事故发生,这种污染物类型不可轻易忽视。
        1.2废气污染
        实验用的化学试剂挥发物就是环境监测实验室最常出现的废气,也可能是检测实验中形成载气、标气等的中间产物,这种废气污染物也较为常见。在排放出废气后,其中存在的有毒气体会快速铺满各个角落,与实验室所产生的废液相比,废气导致的污染更为严重。现阶段,在我国多数环境监测实验室中,为了保证室内空气质量,多数会采取通风橱过滤的方式,但由于蒸发速度快、沸点低等因素影响,仍有一些挥发性强的苯系物、甲苯物等未能做到防护处理,严重威胁了实验室工作人员的健康。
        1.3废液污染
        在实验室中,开展环境监测工作时,由于检测样品所产生的实验废水量较大,所以废水多由标准曲线分析液、实验用器皿洗涤液、分析残液、多余检测样品组成。在常规环境监测项目中,不会产生废水或只有少量废水排出的只有放射性监测、噪声监测以及大气监测,其余环境监测实验都会产生一定量的废水,这些废水中存在苯并芘、有毒有害微生物、重金属离子以及有机物等。若在城市地下排水系统中直接排入这些废水,将针对周边环境造成间接或直接污染。
        2环境监测实验室污染的原因
        2.1重视程度不够
        近年来,环境监测实验室污染防范工作普遍得到加强,但仍有部分机构对此重视不够。过多注重抓监测工作质量和效益,忽视实验室的污染问题。使工作流于形式,不能及时发现并解决可能存在的安全问题。在实验室管理方面存在漏洞,对污染工作抓得不严,对监测人员的宣传教育缺失,造成监测人员对实验室风险的防范意识淡薄,不能全面识别生态环境监测存在的风险因素并采取有针对性的防范措施。久而久之,极有可能导致监测人员的身心健康受到损害,进而影响监测工作的质量和效率。甚至有的实验室发生了火灾、爆炸和中毒等事件,使生命财产遭受严重损失,为此付出沉痛代价。
        2.2监测力度欠缺
        有些监测机构虽然制定了规章制度,但是未能全面涵盖实验室管理的各个环节(包括实验室区域行为规范、仪器室操作规则、实验室安全管理、化学品的储存保管、有机溶剂的使用、水电的使用以及仪器、设施、器具的使用等)。
        2.3资金投入不足
        对于环境监测实验室来讲,也受到了很大的重视,政府投入了一定的资金进行实验室建设工作,但是在此过程中,最为重视的是实验设备、试剂等方面的内容,并没有做好实验室污染物处理的控制工作,导致资金不到位。

资金问题导致在进行污染物处理以后没有足够的资金,并不能对实验室的污染物进行有效的处理,影响了污染物的处理工作,很容易对周围环境造成影响。
        3环境监测实验室的污染防治处理措施
        3.1提高实验室监测人员的环保意识和责任
        在环境监测实验过程中,应提高相关操作人员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充分认识到实验室对环境污染的严重性,并且加强相关操作人员的职业素养,加强操作人员在实验过程中的环境保护理念。严格要求相关的操作人员必须按照规定剂量取用药品和试剂,严格按照相关标准进行操作,及时处理实验废弃物。
        3.2完善环境监测实验室污染物管理制度
        在监测环境污染实验过程中,需有一套完善的环境监测实验室污染物管理制度,加强各个环境监测站的勘察能力和管理制度,提高实验室的环境污染防治系统。同时,要制定出一套完善的实验室排除污染方案,健全排除污染物的处理系统。
        3.3推行清洁生产,建设绿色环保实验室
        在环境监测实验过程中可以推行清洁生产方式,实施对环境污染较小的监测方案,在确保检测质量不受影响的情况下,优先选择毒害物质较小的、污染程度较小的试剂进行监测。严格管理实验过程中使用的有毒剂量等,从而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3.4增加实验室污染治理投入经费
        应适当增加实验室污染治理的经费投入,尤其是建设废气、废水、固体废弃物等设施。与此同时,在废物处理中一定要收取一定的处理费用,此费用可作为实验室污染物处理的专项费用。从而缓解监测实验过程中经费紧张问题,大幅度减少环境监测实验室对周围环境的污染。
        3.5加强监测人才培养和监测队伍建设
        培养人才,提高团队素质,提高骨干队伍的技术水平,是提高环境监测工作水平和环境管理工作的根本措施。监测站应从环境管理的实际需要出发,制订环境监测人才的培训计划,针对不同层次和类型的环境监测人才,规划人才选拔制度,建立吸引人才的机制。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树立务实认真的作风,不断提高环境监测队伍的政治和专业素质。
        结语:
        综上所述,21世纪我国经济正在呈现出迅猛发展趋势,各行各业方兴未艾,但与此同时环境问题也愈加严峻。生态环境是我们生存与发展的主要空间,环境保护则是保护我们自己的家园。我国因长期一味地追求经济发展速度,忽视了生态环境保护与污染的治理,使得生态环境问题频繁出现,生存环境越来越差,严重威胁到人类的健康。对此,我们应充分发挥环境监测功效,投入稳定资金,优化内部管理及管理机制,强化现场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并构建一支高素质环境监测队伍,以此有效保护环境,尽早建成环境友好型社会。
        参考文献:
        [1]闫军,王喜利,马剑.环境监测实验室的环境污染与防治[J].商品与质量前沿观察,2011(3).
        [2]赵丽珍,曾显聪.环境监测类实验室污染及管理对策[J].化学工程与装备,2008(2):115-117.
        [3]马富明,安秀花.浅谈环境监测类实验室污染及管理对策[J].青海环境,2005,15(1):42-43.
        [4]周芳,刘浩,陈雪冰,等.环境监测站实验室有机废液的管理与处理[J].环境科学与管理,2010,35(11):20-22.
        [5]吕金晶.环境监测在生态环境保护中的作用及发展措施分析[J].绿色环保建材,2020(06):58+61.
        [6]刁正良.环境监测实验室的环境污染及防治探讨[J].科学与信息化,2019(004):179-179.
        [7]莫兴玉.新时期环境监测实验室的环境污染分析与防治探究[J].科学与信息化,2018(022):173-174.
        [8]陆绍安.县级环境监测站实验室环境污染防治问题的探讨[J].节能与环保,2019(08):47-4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