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污染现状与土壤修复产业进展及发展前景

发表时间:2021/7/1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9期   作者:刘伟 鞠青 王帅
[导读]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人民的经济与生活水平也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山东省青岛生态环境监测中心  266000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人民的经济与生活水平也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伴随着经济的腾飞,我国的生态环境却在不断遭受破坏,越来越多的环境问题也在警醒着人们: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不能忽略对于环境的保护。时至今日,由于工厂经营、企业生产所导致的土地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保护好我们所赖以生存的土壤环境已经成为当前生态保护的重中之重。由于我国在土地资源保护与土壤修复方面起步较晚,目前尚未形成成熟的产业链。本文将重点探讨我国土壤污染现状与土壤修复产业的发展。
        关键词:土壤污染;修复;土壤修复;产业发展
        引言:土壤污染是一个由多方面复杂因素所导致的环境问题,涉及到工业、农业等多个产业。从工业方面来看,大量工厂在生产过程中,随意处置没有处理过的污水,乱排乱放,导致排放区域下游及其周边土壤受到了严重污染。同时也有许多化工类生产企业,将没有经过除毒除害化工废弃物随意摆放或丢弃,导致摆放地区周边土壤受到污染。农业方面,农民为了提高农作物的产量滥用农药,打破土壤内的成分平衡,造成耕地的大面积污染,严重地甚至会破环周边的整个生态环境。若这些土壤污染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长此以往,不仅影响土地未来的规划及使用,影响国家经济的稳定发展,也会给子孙后代带来严重的伤害。
        1土壤污染现状
        当前,我国土壤污染现状还是较为严峻的,大部分地区都存在土壤污染的问题。而在进行调查研究时发现土壤污染主要可以分为四大类:第一,化学污染物,其主要包含无机污染物和有机污染物,如汞、铅、石油和化学农药等都是比较常见的污染物。第二,物理污染物,其主要指的是来自于工厂、矿山等领域的固体废弃物,如废石、工业垃圾等。第三,生物污染物,其主要指的是带有各种病菌的城市垃圾,如日常生活来及以及医院所排出的废水、废物等。第四,放射性污染物,该污染物主要存在于核原料开采及大气层核爆炸地区,其中锶和铯是主要的污染物质。我国国土面积辽阔,是世界上知名的农业大国,同时其经济发展处于上升期,许多污染问题都没能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因此,污染主要来自于农业和农业污染,其中城市垃圾所引发的土壤污染问题也比较严重。
        2土壤修复产业的发展与展望
        2.1健全规范和法律
        早在2014年,我国就已经颁布了中国土壤污染防治法(草案)。历经多年发展,相关法律法规日益成熟完善。但是,在进行土壤修复工作时,相关工作人员需要深刻意识到许多工作并不是一蹴而就的,法律健全完善将不可避免地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并且由于科学技术水平日益提升,土壤污染类型正向着多元化、多样化方向发展,短期内难以得到妥善处理。所以,为了有效处理好土壤污染问题,充分发挥土壤修复产业的积极作用,需要不断加快法律法规完善速度。在“十三五”期间,国家大力建设和发展土壤污染修复示范点,使用法律武器支持和保护已经成熟的实验室修复技术,并保证所有技术得到有效实施,切实提高土壤质量。
        2.2加大政府监管力度,在财政上给予最大支持
        目前我国土壤污染面积很大,难以有效监督控制,治理难度非常大。土壤修复不仅需要花费大量时间,而且还需要充足的资金支持。因此,为了快速发展土壤修复产业,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土壤修复产业链,必须加大政府监管和资金支持力度。例如,具体修复过程中,工作人员可以将传统监督和现代技术监督相融合,这样可以更好地监督土壤修复工作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在土壤修复过程中,采用红外,遥感,GPRS等技术实时、准确地监测土壤污染状况,并及时掌握和了解土壤修复进程和实际效果。在财政支持方面,我们可以从政府补贴以及企业和个人筹款开始,从长远来发展角度,政府应该多学习和尝试金融投资。同时,企业和个人可以利用土壤修复公益基金会发动力量,共同致力于土壤修复。
        2.3加强土壤污染宏观调控
        首先,为了保证土壤污染治理产业长期稳定发展,政府必须实施宏观调控,颁布了一系列相关政策。

环境保护部早在2014年就已经制定并实施了《土壤污染控与环境保护行动计划》,里面明确给出了重金属污染的有效治理措施,其中还涵盖了污染区的具体划定标准以及治理资金的投入金额等,主要针对大中型城市周边水源集中地、重金属污染控制重点区域等,并在长三角、珠三角、辽中南等污染地块作为进行土壤污染防治试点,这些地区都采用综合治理方法。参照国务院颁布的《土壤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近期工作安排》,除了环境保护部正在制定的重金属污染治理方案外,发改委、国土资源部等相关部门也在潜心研究关于土壤污染治理的有效方案。此外,我国又先后出台和实施了《土壤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和《政府投资和产业政策目录》,从中我们可以轻松看出土壤修复技术属于“循环经济产业发展技术研发先进环保技术、装备和产品的研发”鼓励类。可见,中国在土壤污染治理方面非常重视,并制定和实施了很多切实可行的工作规划方案以及宏观调控措施。自2011年以来,中国在宏观上,对土壤污染治理给予了很大支持,为土壤污染治理产业发展奠定了扎实的基础。在“十三五”规划中,国家相继制定了很多合理的土壤污染修复计划和工作安排,尤其是要增加对参与土壤修复的公司的支持,从而让他们发挥带头作用。
        2.4积极进行自主研发与先进技术融合发展
        由于我国针对土壤修复技术研发起步较晚,尚且还在实验室研究阶段,实践运用很少。我国小型土壤污染企业主要是授权的技术代理商或外国企业的合资企业为主,自主研发技术非常罕见,所以使得我国土壤修复成本造价相对较高。而近年来,中国大力提倡和鼓励自主研发土壤修复技术,对小型土壤修复科技企业给予政策支持,并鼓励研究土壤修复技术的大学生走出实验室,将其应用到实践中,在实践中求得创新发展。支持先进技术的引入,并将自主研发与先进技术相结合,努力创造出一套适合我国本土污染特征的土壤修复技术和设备,并不断拓展和扩大土壤修复产业链。
        2.5持续发展产业化
        从我国土壤修复的现状来看,土壤污染防治的产业化尚未形成。受污染的土壤修复产业始于“十一五”规划,“十二五”规划已准备就绪。据估计,“十三五”后,将会取得重大发展和突破。在我国城市进程不断加快,土地价值提高下,极大促进了土壤修复市场的蓬勃发展。国内大部分土壤修复是以工程形式进行的,土壤修复产业链正在逐步优化和改进,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在北京、上海、南京等经济发达以及土壤重污染地区,已经开始涌现一大批土壤修复工程企业,正努力朝着上、中、下游产业链方向发展,从土壤污染项目的检测到风险评估,再到修复项目的实施,再到相应的修复设备制造商等,土壤修复产业链越来越成熟完善。
        结束语:
        我国的领土面积辽阔,不过在土地保护上落后于发达国家,这是因为我国在这个领域探索和研究的时间比较短,所以目前还有很多问题有待解决。不过就目前而言,国家和政府已经开始重视土壤保护的重要性,普通民众的意识也已经发生转变,相关的政策法规也在不断完善中。我相信在未来我国肯定可以解决土壤污染的问题,还会构建出一套完整的土壤修复产业链,为土壤修复产业长远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戴洪萍,吕冰,申涛.我国土壤污染修复技术和产业发展现状简析[J].农家参谋,2020(01):62.
        [2]丁香.土壤污染现状与土壤修复产业进展及发展前景研究[J].南方农机,2019,50(02):65.
        [3]刘诗敏,高良敏.环境中多环芳烃的污染现状以及来源简析[J].广东化工,2017,44(03):79+88.
        [4]李丽,张兴,李军宏,李韵文.土壤污染现状与土壤修复产业进展及发展前景研究[J].环境科学与管理,2016,41(03):45-48.
        [5]周骏,闫国杰,施曙东.土壤修复技术进展及国外发展趋势[J].广州化工,2016,44(22):12-14.
        [6]黎明,代新,张明.中国土壤修复产业的发展现状及发展策略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7(28):160-16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