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行政管理问题及应对策略

发表时间:2021/7/1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9期   作者:周呈
[导读] 摘要:行政管理工作虽然没有直接涉及国企的核心技术和生产内容,但是对国企的生产保障和稳定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广西路建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摘要:行政管理工作虽然没有直接涉及国企的核心技术和生产内容,但是对国企的生产保障和稳定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做好行政管理工作对国企的发展来说非常重要。因此,国企在大力发展生产的过程中,一定要重视对行政管理工作的不断改革和创新。特别是在新时代背景下,更需要关注国企行政管理水平的提升,只有这样才有助于国企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
        关键词:新时代;国企行政管理;问题;应对策略
        1我国国企行政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1管理模式落后
        在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社会背景下,我国很多国企已经进行了管理模式的创新,但是仍然有部分国企还在沿用传统的管理模式进行国企的管理和规划。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懂得管理创新的国企必然会在发展中失去优势,进而被社会所淘汰。在这些国企中,管理者往往更加注重国企的经济效益,对国企的日常行政管理并不是很重视,没有建立国企行政管理相关制度,在国企的实际运营中随意性较大。还有的传统国企,思想观念比较落后,在发展中排斥先进的管理模式和管理技术,管理层官僚作风严重,缺乏创新意识。这样必然导致国企在发展中失去竞争力,逐渐会被市场所淘汰。
        1.2缺乏监督机制
        当前,部分国企在发展中把工作重心都放在国企的生产销售管理方面,缺乏对管理过程实施有效的监督。而这样的情况必然会导致国企领导层在做重大决策时出现主观意识强、独断专行的现象,严重影响了国企的长远发展。国企行政管理方面的监督机制最主要的目的是将线性管理转变为闭环管理,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有效地对领导层的决策做出准确反馈,从而实现不断接近国企利益最大化的目的。而在管理过程中监督机制的缺失必然会导致工作中出错的概率增大,进而引发一系列影响国企发展的问题。
        1.3管理制度与实际工作相脱节
        我国很多国企在管理中都会出现员工工作效率低下的现象,而这种现象的产生和国企的行政管理工作有很大的关系。国企在运营过程中人员岗位职责的划分并不明确,而且对很多岗位的工作内容并没有明确的界定,这就使得员工在工作过程中容易出现相互推诿现象,导致很多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另外,有的国企在制定相关制度时并没有从工作实际出发,所定制度往往不具可操作性,使员工在执行中缺乏明确的依据。还有的员工在工作中对自己岗位的职责和重点并不是很清楚,虽然努力工作但并没有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这些情况都会严重阻碍国企的发展,而且会严重影响国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1.4工作重心偏失
        在很长一段时期,我国大多数国企的行政管理工作都是参照国企行政部门的管理模式。行政管理的工作重心主要在办公室日常活动方面,例如:人员考勤的管理、档案整理以及相关文件的传达签署等。而实际上,行政管理工作的中心应该是通过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进而实现国企运转效率的提升。但是,目前大多数国企行政管理工作主要集中在办公室日常活动的管理上,从而忽视了核心工作的开展。这种情况必然导致国企行政管理工作的缺失,无法有效通过行政管理提升国企的运营效率。
        2我国国企行政管理工作的改进措施
        2.1建立以人为本的管理机制
        国企的发展离不开管理者与时俱进的思想。在国企发展过程中,管理者一定要有开放的头脑和思维,积极接受先进的事物,进入先进的管理模式和方法,提升国企的竞争实力。在管理模式改进中,先进的管理思想和技术方法都是非常重要的,在社会人人平等的原则下,特别是进入新时代越来越强调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因此国企的行政管理工作也要落实到以人为本的理念上。人作为社会和国企的主体具有强烈的感知力、判断力和行为能力。

员工在国企中的作用,一方面为国企提供劳动力,促进国企的生产发展;另一方面,员工也彰显着国企精神,是推动国企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行政管理工作在开展过程中一定要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坚持“以人为本”原则,充分调动员工在国企生产中的积极性。
        2.2制定完善的国企激励机制
        在国企开展行政管理工作过程中,制定相对公平的员工激励机制是非常重要的。激励机制能够有效激发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公平合理的激励机制不但能够最大限度上激发员工的斗志,促进国企内部的团结协作,而且可以帮助国企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而不合理的激励机制可能会带来员工之间的恶意竞争,甚至给国企带来不必要的损失。因此,国企一定要重视激励机制的建立和不断完善。首先,激励制度的设置要建立在公平合理的原则上。通过制定多元化的考核方式对员工综合能力进行评估;同时设立有效的可以衡量的目标,准确评估员工的工作成效,避免评估过程的主观性。其次,在制定激励制度的过程中,也要从员工发展的角度出发,充分尊重员工的需求,制定完善合理的晋升和奖励机制。新时代背景下,员工在国企中更加重视个人的职业发展,所以国企在制定激励机制中务必充分考虑员工的成长需求,为员工制定合理的发展之路,充分调动员工工作的积极性。最后,制定激励机制能够充分发挥员工在工作中的主观能动性,不断进行工作方法的改进。例如,员工日常工作中通过积极思考,改进和创新工作方法,有效降低生产成本或提高产品质量,都可以申请相关的奖励。
        2.3加强员工培训,不断提高培训质量
        员工的不断成长和进步是国企发展的强劲动力,因此在国企管理工作落实中必须要对员工进行相关的培训。比如,根据公司业务的发展对员工进行新技能的培训,为了促进国企的改革对员工进行新的管理理念的培训,为了提高员工业务能力进行的业务能力培训等。所有这些培训都在帮助员工进步的同时,也有效地提高了国企的生产效率,最终实现双赢发展的目标。因此,国企的行政管理部门在开展工作中一定要加强对培训的重视,培训内容要紧紧围绕国企的发展和员工综合能力的提升。行政管理部门在制定培训工作计划中,需要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讲师团队。培训讲师可以来自国企的基层员工,通过专门的培训让各个岗位上的优秀员工具备讲师的能力;也可以来自行政管理部门本身,可开展一些素质提升课程的培训。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但让培训更加贴合国企发展的实际需要,也能有效地激励员工在工作中不断发展进步。另外,需要强调的一点是,培训工作的开展一定要保证培训质量,不可以为了完成培训任务而开展培训。整个培训的设置一定要经过详细的策划和安排,培训的内容、方法、培训对象、实施过程、效果评估等都需要有完整的体系建设,避免让培训走形式,失去意义。在此过程中,行政管理部门一定要对培训全过程进行跟踪,认真听取员工对于培训的建议,不断提升培训工作质量。
        2.4加强国企文化建设,提高员工综合素质
        国企文化是一个国企发展的灵魂,国企文化的建设不仅仅是为了给国企树立良好的形象,更重要的是国企精神的体现,为国企带来不断发展的动力。很多求职者往往在进入一个国企之前会先去了解这个国企的文化,通过国企文化能够间接了解国企的发展规划和内部的管理理念,因此,加强国企文化建设还有助于国企吸引更多优秀的人才。
        3结束语
        基于以上分析,在开展国企行政管理工作的过程中一定不要忽视国企文化的建设和发展。对外通过对社会的责任感、对国家的使命感,树立良好的国企外部形象,为国企在市场上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对内不断完善国企文化精神,使国企内部的发展与国企文化相契合,加强员工综合素质的提升,最终实现国企的不断发展进步。
        参考文献
        [1]刘畅.新时代事业单位行政管理问题及应对策略探讨[J].中国科技纵横,2018(20):247-248.
        [2]李艳明.如何做好新时代国企行政管理工作[J].办公室业务,2019(22):105-106.
        [3]张雅欣.新时代下国企行政管理的创新思路[J].现代营销,2018(9):108-10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