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护理质量改进对门诊预检分诊准确率及满意度的影响

发表时间:2021/7/1   来源:《医师在线》2021年13期   作者:邓林君
[导读] 目的 有针对性地探究持续护理质量改进对于门诊预诊分诊准确率和满意度的影响。

        邓林君
        四川省阆中市人民医院门诊部  637400
        【摘要】目的 有针对性地探究持续护理质量改进对于门诊预诊分诊准确率和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我们医院在2019年6月到2020年2月门诊接收的4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针对对照组采取的是传统护理模式,针对观察组采取的是持续护理质量改进护理模式,然后对于两组患者的门诊预检分诊效果和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门诊预检分诊准确率与满意度要十分显著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针对门诊患者进行就诊服务的过程中,及时有效地推行持续护理质量改进护理模式,这样能够进一步提升患者的门诊预检分诊的精准度,使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也有大幅度的提升,进而使患者能够得到高质量的门诊护理管理服务,因此这种方法值得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门诊;持续护理质量改进;预检分诊;准确率;满意度
        前言
        在医院的直接面向患者并提供相应医疗服务的科室中,门诊是最典型的代表,在门诊的护理管理过程中,如果出现不同程度的问题或者差错,对于患者都会产生十分严重的影响,导致患者的满意度和医院的口碑都受到严重影响。在这样的情况下,就需要高度关注门诊的护理管理强化和优化工作,这样才能进一步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在门诊的预检分诊过程中要切实推进持续护理质量改进管理模式,以此确保预检的精准性得到显著提升,为患者护理满意度和治疗效果的提高而提供必要的条件。结合这样的情况,在本次研究中有针对性地选取我们医院在2019年6月到2020年2月这个阶段内收治的40例门诊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重点分析持续护理质量改进管理模式对于患者预检分诊精准性和护理满意度的影响。现在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在本次研究过程中,所选取的研究对象是来自于我们医院在2019年6月到2020年2月所接收的门诊患者40例,在患者中包括男性19例,女性21例,年龄最大的是73岁,年龄最小的是22岁,平均年龄是36.26±10.59岁;对所有研究对象随机分组,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有患者20例,对两组患者的基础资料进行比较,无统计学差异, P值>0.05,有对比分析的意义。
        1.2方法
        在针对对照组患者进行护理管理的过程中,采取的是传统护理模式,也就是说结合具体的流程严格按照相对应的规范进行有序操作和预诊检查等等。对观察组患者实施持续护理质量改进模式,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主要进行如下操作:
        首先,结合具体情况确立持续护理质量改进管理小组。在实际的护理管理过程中要结合实际情况确立相对应的门诊持续护理质量改进小组,由资深护理人员担任小组组长,相关组员要各司其职,针对各项门诊管理工作进行相对应的服务和管理,协助组长完成各项工作,然后结合门诊的具体特点和当前就诊人员的实际情况进行相关任务的有效安排,并在实践的过程中切实执行;其次,要确定相对应的持续护理质量改进目标。要通过小组组长和成员的共同商讨和群策群力,结合门诊护理工作的具体情况和门诊患者的具体特点而确定相对应的改进目标,也就是说,在目标的设立方面要充分满足护理质量持续改进的需要,充分提升患者的预诊分诊准确性和护理满意程度,以此目标为基准,进一步执行和分解落实,确保取得患者的满意;第三,要针对相对应的护理管理制度进行不断的完善和优化。在针对门诊管理制度进行有效确立,并不断的优化完善的过程中,要确保相关人员能够明确自身的职责和任务要求,同时要在实践的操作过程中,严格按照制度要求落实各项护理内容和制度内容,通过监管机制的有效加强,使相关人员更有效地完成自身的任务目标,针对表现成绩优越且工作认真负责,有护理成效的护理人员,要进行及时有效地加强奖励,反之的话,要对其进行相对应的指导和惩处等等,以此促进持续护理质量能够得到真正的提升,护理效果进一步改进和优化。

第四要注重做好护理人员的培训和管理工作,因为门诊接待工作中涉及多种类型的疾病患者不同患者的个性化特征和疾病严重程度等等都有着很大的差异性,所以,要着重针对护理人员进行全面系统的培训,确立长效培训机制,使相关护理人员能够充分胜任岗位职责,有随机应变的能力,掌握相对应的理论知识和护理技能,在沟通技巧、健康教育、心理辅导等相关方面也能够有相对应的技能和业务水平,对于临床疾病的常见症状特征等等,可以有效掌握,并且向患者提供更加专业系统的指导和服务,因此通过持续护理质量改进的方法,使患者的门诊预检分诊精准性和护理满意程度进一步提升,有效规避各类问题或者不足之处,使相关问题得到切实的处理。
        1.3观察指标
        有针对性的对比两组患者的分诊精准性和护理满意度。划分满意度的情况下可以分成三个等级,分别为:90分及以上记为高度满意,80~89分记为基本满意,低于80分记为不满意。
        1.4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数据均采用SPSS26.0统计学软件处理,计数指标采用(%)表示,行2检验;若结果显示P<0.05说明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分诊准确率和护理满意程度为92.50%,要十分显著的高于对照组的62.50%,观察组的分诊错误率为7.50%,要比较明显的低于对照组的37.50%,组间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现阶段,人们对于医疗和护理服务质量有越来越严格的要求,在这样的情况下,需要进一步有效推行持续护理质量改进措施,这样才能进一步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程度,使整体的护理质量得到显著改善。在持续护理质量改进的过程中,主要是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和护理现状,在全面质量管理的基础上,进一步有效发展起来的,更加关注环节质量控制和过程质量管理的一种质量管理体系,持续护理质量改进的模式需要构建与之相对应的管理网络体系和考核体系等等,进一步有效通过护理持续质量改进平台,通过相应的相对应的系统和功能,以此为基础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
        实现护理质量基础数据采集,护理质量自动分析、监控,质量风险前瞻预防,并通过计算机监督、分析,高效率地进行护理质量管理,以此更有效地提高整体护理质量,使护理管理手段更科学合理,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和具体的诊断治疗特点等等进行相对应的操作。在针对门诊护理管理过程中,有效实施持续护理质量改进模式,这样能够针对门诊的预检分诊管理工作进行不断的优化和改进,达到护理管理手段的科学化和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在持续护理质量改进管理下,在更大程度上提升门诊预检分诊的准确性,同时使患者可以得到更高质量的更精准有效的护理服务,有效规避护理管理过程中沟通不畅或者服务不够到位等相关方面的问题,进一步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程度,使整体的护理流程更加规范有序,进而确立医院的口碑和信誉度等等。在本次研究中,针对观察组患者实施持续质量改进护理模式,患者所呈现出的护理满意度要显著的优于对照组,P值小于0.05。
        4结论
        从上文的分析中可以进一步看出,在针对门诊患者进行护理管理的过程中,着重做好持续护理质量改进管理模式,这样能够进一步提升门诊的预检分诊精准性和患者的护理满意程度,因此这种方法值得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张丹丹.持续护理质量改进对门诊预检分诊准确率及满意度的影响[J].河南医学研究,2018,27(04):734-735.
        [2]何媛.马米兰.持续性护理质量改进在提高急诊预检分诊护理质量中的应用价值[J].当代医药论丛,2018,v.16(06):238-239.
        [3]潘锁仙.持续护理质量改进对门诊预检分诊准确率及满意度的影响评价[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8,3(41):105.
        [4]曲珍,白玛央金,洛桑德吉,等.持续护理质量改进对门诊预检分诊准确率及满意度的影响价值[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95):238+24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