刁婷婷
广州市增城区中医医院?妇产科511300
[摘要]目的:主要探究以安全护理模式为主的优化护理用于无痛分娩产妇中对产程和母婴指标的影响。方法:我院选取2019年6月至2021年2月份在我院临床首次收治的进行无痛分娩的产妇中65例产妇作为实验研究护理对象,随机划分为两组,每组分别拥有32例参与产妇和33例参与产妇。针对不同组别采取不同护理方案,针对相同干预时间,不同操作方式下,两组参与产妇得到的最终护理效果。结果:相同干预时间,不同操作方式下,不同组别得到的实际护理效果均存在不同,可发现实验对照组参与产妇所得到的实际护理效果优于常规对照组得到的实际护理效果,且上述差异均具有重要统计学事实意义(P<0.05)。结论:在实际临床工作中,针对无痛分娩产妇的临床护理的日常护理工作上,可在常规护理内容内,增加以安全护理模式为主的优化护理干预措施,有效增加后,可较为客观的提高预期护理效果,并对改善产妇产程负面情绪和提高母婴指标,具有非常客观的效果,故方案值得推广。
关键词:安全护理模式;无痛分娩;母婴指标;优化护理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1]。对分娩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因此探究更为直接有效且安全的护理方案是非常具有实际意义的课题。所以,本组我院选取2019年6月至2021年2月份在我院临床首次收治的进行无痛分娩的产妇中65例产妇作为实验研究护理对象,对其采取电脑随机分组,针对不同组别分别采取不同护理干预措施,现将不同护理干预措施干预方法的应用效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院选取2019年6月至2021年2月份在我院临床首次收治的进行无痛分娩的产妇中65例产妇作为实验研究护理对象,对其采取电脑随机分组,针对不同组别分别采取不同护理干预措施,对采取常规护理措施的组别对其设定为常规对照组,在本组32例参与产妇中,年龄最小20岁,最大35岁,平均(27.25±1.44)岁,孕周范围在37~42周,平均孕周为(39.85±0.12)周;在采取常规形式护理措施方式上,结合给于相应以安全护理模式为主的优化护理干预措施的组别,设定为实验对照组,在本组33例参与产妇中,年龄最小20岁,最大35岁,平均(27.64±1.57)岁,孕周范围在38~42周,平均孕周为(39.91±0.14)周;所有患者基本资料对比,无较大差异并且无任何客观统计学性和事实提示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形式护理措施。
观察组在采取常规形式护理措施方式上,结合以安全护理模式为主的优化护理干预措施,其基本内容包括:针对此组成立专门安全护理小组,设定负责人员,捋顺护理流程并对现有护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挖掘并给予相应梳理。加强交接流程,以及轮班制度,确保信息衔接无问题。并对相关审查制度严格执行,同时对护理工作人员加强培训以及相关制度要求。
1.3观察指标
针对相同干预时间,不同操作方式下,两组参与产妇得到的最终护理效果进行比对。最终护理效果根据两组参与产妇接受不同护理干预措施后各产程时间、产妇焦虑以及抑郁评分和新生儿Apgar评分作为参考依据。产妇焦虑以及抑郁评分以焦虑自测量表(SAS)和抑郁自测量表(SDS)的评分标准判断,满分一百分,分值越高,则代表焦虑以及抑郁程度越高。
1.4统计学分析
本组织的实验对所涉及的得到的实验数据定量信息统一分析采用了spss21.0软件系统进行定量分析。
2结果
2.1对比两组参与产妇得到的最终护理效果
两组参与产妇得到的最终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可以发现同期实验对照组参与产妇各产程时间、焦虑以及抑郁评分相关数据优于同期常规对照组参与产妇,同期实验对照组参与产妇新生儿Apgar评分亦优于同期常规对照组参与产妇,综上,可见同期实验对照组护理产妇长期综合临床护理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同期常规对照组护理产妇,差异均值具有重要统计学事实意义(P<0.05)。详见下表1.
.png)
3讨论
无痛分娩是在发达国家应用率非常高的常见助产技术。而相应的对护理方案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以安全护理模式为主的优化护理作为全新护理方案,在保证安全的基础上,优化现有护理方案[2]。而结合研究结果显示:相同干预时间,不同操作方式下,不同组别得到的实际护理效果均存在不同,可发现实验对照组参与产妇所得到的实际护理效果优于常规对照组得到的实际护理效果,且上述差异均具有重要统计学事实意义(P<0.05)。
综上,在实际临床工作中,针对无痛分娩产妇的临床护理的日常护理工作上,可在常规护理内容内,增加以安全护理模式为主的优化护理干预措施,有效增加后,可较为客观的提高预期护理效果,并对改善产妇产程负面情绪和提高母婴指标,具有非常客观的效果,故方案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胡海琴. 无痛分娩护理干预在产妇中的应用及对产程的影响研究[J]. 健康之友, 2020, 000(007):177,176.
[2] 王丽青. 无痛分娩护理干预在产妇中的应用及对产程的影响研究[J]. 中国医药指南, 201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