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显钦
四川大学 四川成都 610000
【摘要】目的:对超声技术在重症护理领域中的应用效果进行探究。方法:选取2017年11月~2018年11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重症患者80例,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进行常规的重症护理,实验组利用超声技术进行护理操作。利用统计学方法对比两组患者血管穿刺置管一次性成功率和置管成功后并发症概率。结果:实验组患者各项血管穿刺置管一次性成功率为95.00%均高于对照组成功率77.50%;实验组患者总体并发症的概率为2.50%,远低于对照组患者并发症概率25.00%,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技术在重症护理领域中应用能够提高血管穿刺的精准性,提高一次性血管穿刺置管成功率,降低患者并发症概率,对重症护理质量和效率提升有巨大助益。
【关键词】重症护理超声技术;ICU患者;护理管理
超声技术具有动态、实时、可重复操作的特点,可以动态评估危重病人的病情,为他们提供及时、准确的治疗方案。然而,超声技术在重症监护领域的应用并不广泛,如果将超声医学与护理学交叉结合,以其独特的视觉视角,对肉眼无法观察到的护理指标进行定性或以及定量评价,将有助于解决临床护理问题。作者回顾了近五年来超声技术在重症监护领域的应用进展,重点介绍了超声引导下血管穿刺技术、超声引导下空肠营养管置入技术、超声在肺部护理评价中的应用以及超声在重症监护中的应用压疮的评估与预防,以期为重症监护工作者提供参考。现报告如下。
1组建团队
重症监护超声组于2016年在ICU成立,是首批重症监护超声组之一。目前,团队成员包括中国重症超声研究组成员1名,超声护理培训师3名,15名护士获得中国重症超声研究组“重症超声规范化培训项目”资格证书。
2定义范围
明确危重病人超声常规肺超声评估、超声引导动静脉置管、超声监测胃残留、超声引导空肠置管、超声膀胱评估、超声脑评估、超声血栓筛查。
3流程标准化
规范重症监护超声技术操作,在重症监护室实施重症监护超声技术流程,定期开展重症监护超声培训。
4标准应用
目前,重症监护超声应用科室包括重症监护医学科。在临床实践中,实施了超声引导穿刺5P流程、肺护理超声改良蓝色流程、超声引导空肠置管四步流程300次,全面提高了护理质量。同时,对重症监护超声技术在肺癌抗炎治疗中的应用也进行了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护理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2020年,新冠肺炎患者在三级保护状态下,超声引导静脉穿刺16次,超声引导28次,超声监测残胃27次。这次抢救赢得了机会,解决了临床护理中穿刺困难、喂养不耐受发生率高、体位治疗效果难以评价等问题,并被多家媒体宣传报道。
4.15p工艺
预扫描:找到靶血管后,调整深度和增益,用探头横轴按压动脉,识别定位动脉,观察其直径、深度、方向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准备:将偶联剂涂在探头表面后,盖上无菌手套探头外侧,绑在铁丝末端,涂安尔碘消毒针:操作人员戴无菌手套,左手持探头在桡动脉上方,右手持针在探头中间,引导针穿入桡动脉前壁。
当针内有回血时,将针尾放低,左右向前推2-3?mm,推针过程中始终保持在桡动脉腔内,并在实时监测路径下将针移出桡动脉:超声探头旋转90度,观察穿刺过程中是否有侧伤,阻断血流后取出针芯,连接换能器,消毒固定,所有操作均由同一台计算机完成穿刺后:离开导管后,定期检查穿刺部位有无血肿、血栓和其他穿刺并发症。
4.2超声引导空肠置管四步法
第一步-鼻空肠管插入食管:先在环状软骨处做横切面,看食管的位置,将食管移到中间,顺时针旋转探头90度成纵切面,然后判断鼻空肠管是否进入食管;第二步-鼻空肠管插入胃管插入:操作者继续缓慢插入鼻空肠管至45-55?cm,插入深度为55?cm时,助手将超声探头换成穿透力强的凸阵探头,通过超声判断导管是否在胃部,胃有无双轨征。另外,注水实验可通过将探针置于胃内,并快速从空肠管中抽出10毫升水来判断动态图像中是否有云征;第3步-鼻空肠管插入幽门后:插入鼻空肠管时,将探针置于胃内当空肠管插入65?cm时,超声可观察胃窦是否有导管发育。首先,我们可以通过横向切割找到胃窦,然后逆时针旋转90度变成纵向切割,以发现是否有导管发育(双轨征)。我们可以打水,看到云状征,证明导管进入胃窦,然后我们可以把一根管子插入胃窦如果云状征移到病人右侧,说明导管进入幽门,然后慢慢插入。如果在胃窦内看不到云征,说明导管很可能已经进入幽门,当导管长约110-115?cm时到达空肠。拔出导丝固定鼻空肠管。第四步判断鼻空肠管的位置:X线透视或腹部平片显示鼻空肠管位于屈肌韧带下,这是鼻空肠管进入空肠的金标准。
5创新亮点
(1) 将重症监护超声的概念和技术融入重症监护中,实现直观的定性和定量评价,确定目标导向的护理策略,指导重症监护实践,为危重病人提供准确的护理。(2) 充分利用床边设备,为临床护理决策提供简单可行的技术和管理手段。(3) 流式重症监护超声程序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可以使重症监护护士以新的视野解决护理工作中的困惑。
6结论
超声技术具有动态性、实时性和可重复性的特点,能够动态评估危重病人的病情,为制定治疗方案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随着重症监护超声技术的发展,临床开始重视重症监护超声在ICU病人护理中的作用,ICU病人具有病情变化快、护理难度大的特点。重症监护超声技术在危重病人管理中的应用,可以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直观的工具,可以定性、定量地评价护理指标,发现并减少护理工作中并发症的发生,超声可用于呼吸和人工气道管理、血管通路建立、血栓筛查、胃肠功能评估等。通过目标导向的危重病护理超声评估,有针对性地实施护理措施,提高重症监护质量,促进护理科学的发展,应提高工作效率,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患者满意度。通过以上研究,可以发现超声技术在重症监护领域的应用有助于解决临床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促进重症监护质量的提高和护理学科的发展,具有很大的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1]陈彩云,蔡秀萍.亚低温治疗仪联合护理干预应用于重症监护病房危重症高热患者中的降温效果[J].医疗装备,2021,34(05):163-164.
[2]余晓.基于治疗干预评分系统与护理工时测量的重症监护室护理人力资源配置模型构建[J].全科护理,2021,19(06):804-807.
[3]李佳.绿色通道流程信息化对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病人抢救室滞留时间及家属护理工作满意度的影响[J].全科护理,2021,19(05):633-635.
[4]刘冬连.气压治疗仪联合针对性护理对预防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影响[J].医学理论与实践,2021,34(03):498-499.
[5]张冰冰.心理护理在藏药三味檀香散联合有创机械通气治疗ICU重症心力衰竭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21,27(01):7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