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充分发挥国有企业基层党组织作用助力企业 发展的思考

发表时间:2021/7/1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9期   作者:高雅洁
[导读]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国有企业党的建设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新课题。
        天津城建集团有限公司  300073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国有企业党的建设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新课题。尤其是随着市场形势的日益复杂和项目类型的多样化,市场对企业的决策、掌控和协调能力,对资源的整合利用、程序的规范执行提出了更高要求,同时也对企业的党建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
        党章规定,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中党的基层委员会,发挥政治核心作用,围绕企业生产经营开展工作。党的基层组织作为党在基层的战斗堡垒,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同时也是推进企业转型升级的具体组织者、坚定执行者和直接落实者。如何更好地发挥基层党组织在推进企业转型升级中的主力军和先锋队作用,努力把党的政治优势转化为推进转型升级的发展优势,值得深入研究。
        一、当前国有企业基层党组织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1、基层党组织的影响力还不够大,核心作用难发挥。部分基层党组织在实际工作中,不能完全适应形势发展要求,不能较好地发挥助推经济转型升级主心骨和主力军作用,导致部分党组织地位的边缘化、作用发挥的弱化。少数企业在认识上存在“重经济、轻党建”的误区,导致党组织难以参与企业经营发展的决策,无法真正融入企业转型升级的实践;部分基层党组织受限于自身服务发展的能力,主观上有服务经济转型升级的愿望,但缺乏行之有效的办法,找不到助推经济转型升级的切入点,工作成效并不明显;另外,部分基层党组织对于推进经济转型升级存在畏难情绪,怕得不到党员群众的理解和参与、怕增加自身工作任务和压力,满足于做好一些常规工作,不敢真正参与助推经济转型升级实践。
        2、基层党组织的覆盖面还不够广,工作影响难深入。在一些基层项目,党的建设覆盖难以到位,工作开展难度大,存在党建工作“空白点”。随着市场的扩展,企业外埠工程数量逐渐增多,党员队伍分布区域越来越广,流动越来越频繁,基层党组织的管理难度不断加大;部分党组织开展工作收效并不明显,活动的形式、载体、内容单一,开展活动还局限于开开会、读读报,与党员群众的实际需要和经济社会的发展要求有较大差距,导致部分党组织的工作活力不足,凝聚力、号召力、战斗力不强,对推进企业转型升级难以产生实质性的影响。
        3、基层党组织的服务理念不活,党员队伍素质能力有待提高。在当前严峻的经济形势面前,服务理念与素质能力方面存在的问题制约了基层党组织在助推企业转型升级的能力。部分基层党组织“命令服从式”管理理念根深蒂固,党建工作与其他工作边界清晰,导致工作僵化和自我封闭。加之部分党组织还不能较好地处理“要做什么”和“该做什么”的关系,导致围绕大局抓党建工作举措不实、思路不宽、办法不多;部分基层党组织对党员的思想引导不够到位,在党员的教育培训上内容陈旧、方法单一,开展党员技能培训方面的活动不多。特别是在项目基层党组织中,因地制宜、因材施教不够。


        二、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作用,助力企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在发挥基层党组织助推企业转型升级主力军作用工作中,我们必须正视不足,在提升核心领导力、拓展工作影响力、强化发展带动力上下功夫。
        1、着眼于作用发挥,提升基层党组织的核心领导力。始终坚持把加强基层党组织的自身建设放在突出位置,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向心力和战斗力。选好配强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要以基层党支部书记队伍建设为重点,科学调配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逐步优化领导班子知识、专业和年龄结构。不断拓宽选人用人渠道,创新选人用人机制,坚持把思想政治素质好、技术水平高、协调能力强的优秀人才推向基层党支部书记岗位,并不断充实党组织书记后备人才库,加强支持基层党组织作用发挥的制度建设。加强基层党支部书记的培训和教育。基层党支部书记是基层党组织的领头雁,其素质高低和工作能力的强弱,直接关系到党支部能否发挥战斗堡垒作用。要为基层党支部书记量身制定发展规划,哪里有不足哪里补。重点抓好政治理论教育和专业知识学习,提升理论素质和工作能力。面对施工项目点多、面广比较分散,跨度较大的问题,利用现代化网络平台,及时了解基层单位和外埠施工项目的生产动态及职工思想动态情况,同步贯彻落实相应的指示活动。提高基层党支部书记组织、发动群众的能力,管理本单位本部门的能力,协调矛盾解决问题的能力。
        2、着眼于拓展功能,拓展基层党组织的工作影响力。要持续推进党组织组建工作,提高基层党组织的覆盖率,筑牢助推企业转型升级的组织基础。加强基层党组织组建工作广度。抓住项目党建这个重点,坚持服务中心做工作,进入管理起作用,推动项目党建与施工管理的有机融合,杜绝“真空区”“空白点”的出现。针对工程项目点多面广、党员高度分散的实际,坚持做到“四个同步”、“三个融入”,按照“有利于党组织加强管理、有利于党员参加活动、有利于发挥党员作用”的原则,把党组织建在每一个项目上,支部建在工地上,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深度。要进一步丰富和充实基层党组织活动,努力增强党组织工作活力。严格执行“三会一课”制度,健全党的组织生活,严格党员管理。坚持以生产经营为中心,不断创新党组织的工作方式方法。结合施工企业特点和实际,在保证正常生产经营的前提下,采取集中与分散、脱产与业余等灵活多样的形式,开展组织活动,保证哪里有施工队伍,哪里有党员,哪里就有党的组织。发挥基层党组织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建立流动党员管理新体制。施工企业的流动性使得党员的管理难度加大。流动党员的管理,要改变旧观念,适应新形势,实现属地化管理。每一名党员的组织关系都建立在相对固定的一个基层党支部,流动党员实行双重管理。参加项目施工的党员在项目工作期间参加项目党组织活动,并定期向原关系所在支部汇报工作,接受其监督和考核;项目完工后随即转到原支部过组织生活。
        3、着眼于炼好内功,强化基层党员队伍的发展带动力。要充分重视党员队伍建设,着力打造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适应经济转型升级的党员队伍。强化教育培训。要加大对党员市场经济知识、经营管理和专业技能的培训,结合项目实际情况制定教育培训材料,推进电化教育,培养复合型人才,全面提高广大党员投身经济转型升级的素质能力。创建学习型党组织,努力提高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努力在基层党员干部中倡导和树立科学性的学习理念,激发基层干部的学习热情,造就一大批“三高型”党员队伍和“学习型”党组织。在施工现场组织开展的巡回演讲、学习问答、知识竞赛等系列活动,把那些具有学习力、创新力的基层党员干部推上领导岗位等一系列扎实的工作,切实提高党员队伍和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创新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