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石症就在我们身边,你了解多少?

发表时间:2021/7/1   来源:《医师在线》2021年13期   作者:邓姝琪 王燕 唐菡
[导读] 胆结石即为胆石症,以发生部分不同分为胆囊结石与胆管结石。
        邓姝琪  王燕  唐菡
        成都市温江区人民医院  四川成都611130
        胆结石即为胆石症,以发生部分不同分为胆囊结石与胆管结石。胆管结石分为继发性和原发性结石,继发性结石主要是胆囊结石排进胆总管,并停留在胆总管内,多为胆固醇结石或胆色素结石,少数可能来源于肝内胆管结石。不同国家和地区胆石症发病率存在一定举别,我国胆石症的患病率已上升到10%以上,也就是说我国的胆石症患者已逾1亿。虽然胆石症患者非常多见,但并非每个人都会患胆石病。那么,究竟哪些因素容易引起胆石症呢?
胆石的成因十分复杂,是综合性因素所致,目前认为其基本因素是胆汁的成分和理化性质发生了改变,导致胆汁中的胆固醇呈过饱和状态,易于沉淀析出和结晶而形成结石;另外,胆囊结石病人的胆汁中可能存在一种促成核因子,可分泌大量的粘液糖蛋白促成核和结石 形成,胆囊收缩能力减低,胆囊内胆汁淤滞也有利于结石形成。导致上述情况改变,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
1、胆汁中的胆固醇或钙浓度过高,胆汁易形成结晶,沉淀聚集融合,形成结石。
2、胆固醇结石形成的基础为胆汁中胆固醇、胆汁酸及卵磷脂等成分比例失调,导致胆固醇呈饱和状态发生,沉淀析出结石。
3、胆色素结石包括黑色结石和棕色结石,黑色结石主要在患有肝硬变或慢性溶血性疾病的胆囊内形成,棕色结石在胆囊内或胆道内形成。
4、胆囊排空功能损害,胆汁淤积。
5、某些内分泌激素水平与胆结石形成有关。怀孕、肥胖、全胃肠外营养等因素可增加胆结石风险,蛋白质、脂肪、糖食用过多,胆囊结石发病率较高。
6、细菌感染是原发性胆管结石形成的主要原因,寄生虫如华支睾吸虫感染也可能。


        大部分患者无明显症状,通常经查体发现。由于结石会引发炎症,部分患者可出现右上腹隐痛,部分患者可出现急性胆绞痛,常有恶心、呕吐等不适。典型症状为胆绞痛,右上腹疼痛剧烈,呈阵痛,可持续15~30分钟/次。多数患者只表现为上腹部隐痛,同时伴胀满、反酸等症状,易与胃部疾病混淆。当出现急性胆绞痛时,应尽快就医,不可自行服用止痛药掩盖病情,治疗不及时易引起感染性休克、胆源性胰腺炎等更为严重的并发症。其他症状:胆囊结石长期嵌顿或阻塞胆囊管,但未合并感染者,胆囊黏膜吸收胆色素,分泌黏液性物质,导致胆囊积液,积液呈透明无色,称为白胆汁。胆结石患者会出现恶心、呕吐、腹胀、腹泻、厌食等症状。
        预防:胆结石的发生与某些生活、饮食、运动习惯有关。规律饮食、三餐定时定量、规律运动均可以降低患胆结石的风险。体检时常规包含腹部超声,可筛查胆结石。无症状者建议每半年到一年复查一次B超。
1、少吃脂肪含量过多的食物,尤其避免肥肉、鸡皮等,还有烹饪的方法,油煎、炸等,吃这些都可能引起不适。要避免吃猪油、牛油等动物脂肪,防止胆绞痛。炒菜可以用色拉油、豆油、菜油等。2、少吃含胆固醇过高的食物,特别是动物的内脏,如脑、肝、肾、肠、鱼卵等;3、适当吃清淡、容易消化的食物,比如豆制品、豆类,因为含卵磷脂比较多,能降低胆固醇,对胆囊和胆结石都有好处。4、吃含纤维素比较多的食物,如马铃薯、胡萝卜、地瓜、笋。5、要适当的节制饮食,不要吃得过饱,尤其是晚上吃七、八分饱就可以。逢年过节的时候特别注意容易吃多、吃的油腻,可能会引起胆囊炎、胆结石的症状发作,出现胆绞痛,出现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变现,这点要特别注意。6、饮食不洁:我国胆石病高发区,70%胆石是以蛔虫卵和蛔虫残体为核心。死亡虫卵或虫体一旦成为结石的核心,导致胆道引流不畅,加上虫体带 入大肠杆菌造成的胆道感染,细菌可以使胆汁中可溶性的直接胆红素 转变成难溶性的间接胆红素,而后者很容易与钙结合沉淀形成结石。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