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高血压护理中心理干预的临床应用效果

发表时间:2021/7/1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1年12期   作者:罗恒措
[导读] 目的 探究将心理干预施于老年高血压患者之疗效
        罗恒措
        若尔盖县藏医院 四川阿坝(624599)
        【摘要】目的 探究将心理干预施于老年高血压患者之疗效。方法 抽选2019年4月~2020年12月我院接诊的8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开展研究,根据患者意愿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0例,参照组行常规护理,研究组行心理干预,比较依从性和血压值。 结果 研究组依从率高于参照组,血压水平优于参照组,有统计学差异性(P<0.05)。结论将心理干预施于老年高血压患者,可提高依从性,更好地控制血压。
        关键词:老年高血压;心理干预;焦虑;抑郁
        我国已步入老龄化社会,随着老年人数量的急剧增加,罹患高血压的人数也与日俱增,据统计,我国老年高血压患病率高达50%以上,成为危害老年群体生命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如防治不当,极易诱发心血管相关疾病,严重降低老年人生活质量[1]。为探究老年高血压有效护理方案,我院开展如下研究。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抽选2019年4月~2020年12月我院接诊的8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开展研究,根据患者意愿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0例。参照组:男性18例,女性22例;年龄65~83岁,平均年龄75.73±5.15岁。研究组:男性19例,女性21例;年龄66~82岁,平均年龄75.75±5.17岁。组间资料无统计学差异性(P>0.05)。
1.2方法
参照组:以健康宣教、用药指导、血压测量为主的常规护理。
研究组:以常规护理为基础的心理干预护理。将患者划分为不同类型,分别给予不同心理干预。(1)积极乐观型。此类型患者注重对疾病知识的学习,开朗豁达。只需对其良好心态给予支持,同时传授其更多疾病知识,丰富和拓展其对疾病的掌握即可。(2)愚昧乐观型。此类型患者对疾病知识了解甚少,“无知者无畏”,不将医嘱放在心上。应提高与其交流的频率,向其传送疾病危险信号,解除其对疾病的忽视心理,时刻将医嘱铭记在心。经常提醒其即使血压稳定也应继续服药,务必保证服药时间、剂量、连续性的科学合理。(3)悲观绝望型。此类型患者对疾病知识了解不足,过分担忧可能引起偏瘫、心血管疾病。可做如下心理干预:①通过一对一讲解、发放宣传手册、举办知识讲座等形式进行包括饮食、运动、用药、自我护理等在内的知识科普,将其疑惑统统消除,解除杞人忧天心理。②给予其周到的人文关怀,以友善、平易近人的态度,用生活化的语言与其交流,表现出高度的主动、热情。在获得其充分信任后开展定期、科学的心理疏导,将其郁闷、焦躁不安的情绪排解;反复强调悲恐、躁动等负面情绪会加速和恶化病情,使其将对疾病与情绪关系的认知提升到一定水平。③传授其自我调节情绪的方法,如聊天、散步、轻音乐等,或参加社会活动,或与其他病友交流病情。④调动家属的力量,让家属多陪伴病人,多与病人谈心,使其感受到温暖、关怀和爱。(4)顽固不化型。此类型患者对自己持续多年的饮食等生活习惯持固守态度。应以谦卑、恭敬的态度与其交谈,避免引起逆反心理,讲解致病因时,态度温和,措辞婉转,使其感受到理解和尊重。(5)针灸干预。以0.4毫米×0.3毫米型号针行针。①取风池穴,针尖冲于喉结方向进入30毫米;取丰隆、足三里、曲池穴,刺入30毫米;取太冲、外关穴,刺入20毫米;②取曲池、太冲穴,行提插、捻转泻法,捻转频率为每分钟160转,丰隆、足三里、外关、风池穴行平补平泻法。以上穴位针刺入半小时后方可拔针,1次/日,四周为一疗程。
1.3观察指标及标准判定
1.3.1依从性
        从主动服药、改变不良习惯等角度评价治疗依从性,等级包括完全依从、基本依从、不依从[2]。依从率=(完全依从+基本依从)例数/40×100%。
1.3.1血压水平
对两组血压加以测量与比较。
1.4统计学方法
计量、计数资料t检验、x2检验,对应表示(±s)、(n,%)。P<0.05,有统计学差异性,软件SPSS25.0为工具。
2结果
2.1依从性
        与参照组相比,研究组依从率更高,有统计学差异性(P<0.05)。见表1。

3讨论
        高血压在藏医学中被称为“查龙病”[3]。藏医论著认为,“恰布欺龙”出现功能障碍,血液循环受阻,气血运行不畅,就会引起“查龙病”,分为“龙”和“查”两型[4]。“龙”型致病因为长期饥饿、食物过苦、休息不足,悲伤、恐惧等;“查”型致病因为食物过咸、油腻,过多日晒,愤怒、暴躁等[5]。可见情绪、心理因素的至关重要,故而可从心理角度治疗高血压。
        在本次研究中,研究组依从率高于参照组,血压水平优于参照组,有统计学差异性(P<0.05)。疾病导致的身体不适、服药引起的副作用、长期的饮食约束等,均使老年患者出现负面情绪,致使依从性大幅度降低。而依从性又与血压控制紧密相关,依从性差的患者,往往有不服药或不按要求服药的情况,致使不能良好控制血压。普通的用药指导、健康宣教对于需终身服药的患者来说不是长久之计,无法从根源上让患者认识到情绪对疾病的重要影响以及坚持服药的重要性,对提高依从性意义不大。而心理干预则根据患者心理特点将其细致划分为不同类型,给予不同类型不同心理干预,避免“一刀切”的不科学性,符合“对症施治”原理,实现自我管理。此外,通过针灸这种安全性高、副反应小的疗法,可达到平阴阳、降血压、缓症状的效果。
        综上所述,将心理干预施于老年高血压患者,可提高依从性,更好控制血压,可广泛推广。
参考文献:
[1]张新军.《中国老年高血压管理指南2019》解读[J].西部医学,2020,32(03):18-21.
[2]王杨淑怡.从“一气周流”论治老年高血压病[J].中医学报,2020,35(04):78-81.
[3]庄丽.“治未病”思想在老年高血压病防治中的应用探讨[J].山东中医杂志,2020,39(02):18-22.
[4]高翔.老年高血压住院患者潜在不适当用药调查[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9,39(05):205-208.
[5]张微.老年高血压患者身体活动能力对认知功能的影响[J].中华高血压杂志,2020,28(02):45-5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