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科护理风险分析及相关对策

发表时间:2021/7/1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1年12期   作者:沈祎
[导读] 目的:分析研究精神科护理存在的风险因素并提出防范策略。
        沈祎
        上海市嘉定区精神卫生中心 201806
        摘  要: 目的:分析研究精神科护理存在的风险因素并提出防范策略。方法:研究患者选择我院2020年7月~12月收治的200例,采用随机方式分析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100例。对照组延用原有的护理模式,研究组对风险加以识别并采取有应对措施,对比两种护理模式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及护理满意率,讨论存在的风险因素,并提出防范策略。结果:研究组患者发生护理不良事件的比率要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护理满意度要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精神患者的护理,要采用合理有效的措施防范护理风险,也有利于提高护理满意度。
        关键词:精神科;护理方法;风险因素;护理策略
        护理风险是指在对患者的护理中可能发生的不安全事件,作为一种职业风险,其发生虽然存在必然性,但是有可以控制的一面[1]。精神科的护理风险区别于其它疾病,更容易发生。我院针对精神科的护理风险加强管理,对易发生的风险事件进行预见,最大限度避免风险的发生,提高了护理质量。
1.资料与方法
1.1患者资料
        研究患者选择我院2020年7月~12月收治的200例,采用随机方式分析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100例。男65例,女35例,年龄分布17~72周岁,平均(45.23±3.24)岁。患者经诊断确定为精神疾病,患者家属知晓本次研究方案,并表示同意。本次研究方法上报医院伦理会并获得批准。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存在的差异不影响统计学意义(P>0.05),可比性存在。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沿用传统的护理措施,包括认知护理、治疗护理等。研究组采用风险护理,①风险分析。精神科护理工作面对患者极为特殊。患者受疾病的影响, 难以与护理人员正常沟通,如果护理人员缺少足够的耐心,缺少警惕意识,易发生风险事件[2]。而精神科患者属于特殊群体,发生风险后,责任认定多为护理人员,这也增加了护理人员的工作压力。护理人员如果缺少专业的理论知识,基础操作中对于不同类型的患者缺少正确的认知,易发生医疗事故[3]。精神科患者易受到情绪支配,存在较强的攻击性,经常存在负面情绪,患者的配合度较差,在治疗依从性差,具有较强的抵触心里,会采取用极端方式来反抗,易发生不安全事件,影响到护理人员的人身安全。部分患者服用药物后,药物有副作用,引发意外事件[4]。针对患者的护理,家属作为重要的参与者,对于家属关系的处理不当也会导致不安全事件的发生。部分家属对于精神病缺少了解,易引发护患纠纷,严重时存在过激行为。精神科的护理工作较为特殊,人员的工作压力与心理负担较大,如果缺乏有效的管理,易发生护理差错。护理管理制度不完善,存在管理盲区,对于实际操作难以起到约束作用,也会导致护理中意外事件的发生。②风险防范。对于护理人员加强专业培训,提高其专业技能水平,以更好护理患者。除了提高专业技能之外,还要注重培养护理人员的心理素质,帮助其掌握相关的法律知识, 让护理人员提高安全意识,在发生突发事件时,可以灵活应对。医院要主动营造良好的护理环境,激发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提高患者与家属的满意度。护理人员要多方面分析患者,注重人性化护理。加强医患沟通,改善医患关系。护理人员认真对待患者,满足其合理要求,耐心解答患者的疑问,引导患者与家属认识精神疾病,主动配合治疗。护理中要尊重患者的知情权,主动与患者家属沟通。针对治疗中的药物不良反应,在操作前认真落实告知义务。要注重完善精神科护理管理机制,保证制度的完善。要及时发现护理中存在的风险问题,及时加以解决。
1.3指标选择
        对比两种护理方式实施后风险事件的发生率;采用本院自制的问卷调查两种方式的护理满意率。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专业软件SPSS 20.0对数据加以处理,计数资料用%表示。P<0.05表明示数据差异体现出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风险事件的发生率对比
        统计实施两种不同护理模式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结果表明研究组要低于对照组,数据对比体现出统计学差异(P<0.05),如表1。


3.讨论
        医院精神科患者由于体现出病情的特殊性,更加需要科学有效的护理措施。许多患者由于病情的加重或情绪发生波动会做出伤人伤己的事情,导致护理管理增加了难度。因此针对精神科患者的护理体现出风险高、操作复杂、发生意外后后果严重等特点,因此在护理中强化风险管理不仅有利于保护患者的生命健康,还可以保障护理人员的安全保障。
        我院的实践表明,针对精神科的护理要注重风险分析,要从患者、护理人员、管理制度多方面分析,明确风险事件的发生原因,并结合原因的发生采取有针对性的对策,以尽可能降低风险事件的发生。
        本次研究结果表明,研究组患者发生护理不良事件的比率要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护理满意度要高于对照组,(P<0.05)。可见针对精神科患者的护理加以风险干预,有利于控制风险事件的发生。
        结论:针对精神患者的护理,要采用合理有效的措施防范护理风险,也有利于提高护理满意度。
参考文献
[1] 严秋永,陈韶如,张志琼.风险管理对提高精神科护理安全的效果与体会[J].心理月刊,2019,14(15):65.
[2] 冯桂萍.护理风险管理在住院精神病患者管理中的应用[J].山西医药杂志,2019,48(19):2418-2420.
[3] 孙红梅.人文关怀在精神科护理风险管理中的应用[J].包头医学,2017,41(1):59-60.
[4] 高淑敏.护理风险评估对精神科住院患者自杀的影响[J].中国医药指南,2018,16(26):257-25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