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涛
都江堰市人民医院病理科 四川 都江堰611830
患者在看病时,医生通过会对患者的病情状况进行了解,并让患者接受相关的检查,之后医生再确诊疾病,病理诊断是患者就诊时的常见方式,这种诊断方法是最准确的诊断吗?下面主要就病理诊断相关内容进行阐述。
临床医生一般都需要对患者的疾病进行诊断,疾病的诊断包括三种类型,一是临床诊断,二是影像诊断,三是病理诊断。临床诊断是指医生在看病时,分类鉴别患者的疾病引发因素、发病机制,也就是医生为患者制定可靠的治疗方案的过程。在诊断中,首先需要对患者的主观感受进行询问,并对患者的病史资料进行了解,病史资料能为诊断提供有效的参考。初步诊断所做的检查有限,会导致较低的准确性,经过其他相关检查之后,如,化验检查、影像检查,能够使临床诊断的准确性得到提升。但是由于医学发展对各种疾病的认识程度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与此同时,各种疾病与个体差异,以及医生临床诊断经验都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医生在疾病诊断的准确性也存在差别。在病理诊断中,病理医师应与临床医生进行密切的交流,内容如图1所示,目的是为了提高病理诊断准确率。
图1 病理医师与临床医师沟通流程图
影像诊断是指医生让患者接受相应的影像检查,比如,B超、CT等,根据检查结果对患者身体内部的病变情况进行观察,然后再对患者的疾病作出诊断。
病理诊断是指对疾病的发生原因,以及疾病过程中患病机体的形态结构进行研究,然后对患者的疾病进行诊断。一般医生是在显微镜下对细胞、组织病变进行观察,然后对患者疾病作出诊断。在诊断过程中,医生能对患者器官内在变化进行全面的了解,因此,病理诊断被称为“最后的诊断”,其有着较高的诊断准确性。在衡量医院临床诊断水平中,临床诊断与病理诊断的符合率是一项重要指标。
相关研究发现,人体的细胞有40~60万亿,病理诊断就是通过对细胞与组织的变化对疾病进行诊断。患者患病后,其病变部位的细胞、组织形态与正常人相比有所不同,尤其是肿瘤细胞;病理诊断能对肿瘤的良恶性进行判断,对癌细胞直接识别,相比影像诊断、临床诊断,病理诊断的优势更显著。然而并非所有疾病都采取病理检查的方式进行诊断的。病理诊断必须取患者身体上病变部位的活体组织进行检查,在这个过程中需通过手术、穿刺、纤支镜、胃肠镜的方式进行操作,因此,临床有的疾病无需做病理诊断。
医生通过将取得的活体组织通过多项工序,做成病理切片,然后通过显微镜对病变情况进行了解,所以,病理诊断需要医生具有较强的形态观察能力,且需要对病理诊断理论全面了解,这样才能更好的诊断疾病。通过显微镜观察,能看到大小、形状、颜色与结构不同的病变细胞,然后再结合患者的临床症状,影像检查结果、化验结果等,就能对疾病进行准确的诊断。但是有的病例的病理诊断还需要进行深切连片、重新取材、基因检测等工序,所以诊断起来存在一定的难度,尤其对于一些少见、疑难病例,还需要到上级医院病理科进行会诊。
经过多项环节对患者的疾病进行诊断,是不是就能确保诊断结果的准确性呢?其实也不能百分百保证。虽然病理诊断的准确率较高,但是在诊断过程中会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从而导致诊断结果出现一些差异。比如,发病时间、发病过程存在差异,导致病变在显微镜下的形态变化存在不显著的现象,其有诊断标准不相符,由此导致诊断存在不准确的现象。因此,,医生应当根据综合考虑患者的病情状况、检查情况等,对患者的病情变化进行密切的观察。
综上所述,病理诊断是一种有效的诊断方式,其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性,但是由于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也可能出现诊断不准确的问题,因此,医生在诊断过程中,应当要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诊断,以此提高病理诊断的准确性,从而为患者制定可靠的治疗方案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