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博文
黑龙江省农垦总局总医院 黑龙江 哈尔滨 150088
摘要:目的:分析运动康复护理对老年慢性心衰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作用及心功能影响。方法:纳入于本院定期复诊慢性心衰老年患者84例,于2020年3月~2021年4月期间设施对比性护理研究,依据分层随机化分组法划分组别后,对照组(n=43)行健康指导、观察组(n=41)联合运动康复护理。统计患者心功能、运动耐受指标变化差异。结果:(1)心功能:护理首日超声心功能检查结果组间对比无差异性,P>0.05;观察组护理3月后ESV、EDV、LVEDD低于对照组,LVEF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2)活动耐量:护理首日6MWD结果组间对比无差异性,P>0.05;观察组护理后6MWD及活动耐量提高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运动康复护理对老年慢性心衰患者活动耐量提升具有显著影响性,且对患者心功能改善辅助效果确切,可依据患者个体差异酌情开展护理。
关键词:运动康复护理;老年慢性心衰;生活质量;临床影响
慢性心力衰竭是临床常见心脏疾病所致综合征,高血压、冠心病为临床主要诱发原因,病程漫长,随病情进展患者心脏功能呈缓慢衰退趋势发展,临床不良预后风险逐渐上升。临床治疗中,受疾病影响患者运动功能同样呈逐渐衰退趋势发展,临床对症治疗的实施虽可在积极延缓患者病情进展,但还需介入相关护理干预措施,辅助改善心功能衰退进展[1] 。因此,为分析运动康复护理对老年慢性心衰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作用及心功能影响,特设本次研究,详情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纳入于本院定期复诊慢性心衰老年患者84例,于2020年3月~2021年4月期间设施对比性护理研究,依据分层随机化分组法划分组别后,对照组(n=43)行健康指导、观察组(n=41)联合运动康复护理。
对照组,男23例,女20例,年龄60~81岁,中位年龄(70.55±2.97)岁,病程(6.85±1.29)个月;观察组,男22例,女19例,年龄60~82岁,中位年龄(71.02±2.91)岁,病程(6.85±1.29)个月。基线资料组间对比结果无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结果可比。
纳入标准:(1)经临床确诊稳定期慢性心衰者,年龄≥60岁;(2)自愿加入研究,思维健全、视听说功能正常。排除标准:(1)原发肢体功能障碍、脑卒中病史者;(2)多器官功能衰竭指征者;(3)合并恶性肿瘤者;(4)丧失自主运动功能者。
1.2方法
患者均在对症用药同时配合各组护理引导。
健康指导:引导患者服药同时,积极配合饮食控制,主动参与运动锻炼,定期复诊即可。
运动康复护理:护理实施前先予以患者6min步行实验测评其运动能力及心脏功能障碍进展,其后制定个体化运动康复护理方案,指导患者在适度范围内接受快步走、太极、八段锦等运动锻炼指导,以期通过运动锻炼辅助改善患者心脏泵血功能,延缓心衰进展[2-3] 。
1.3观察指标
统计患者心功能、运动耐受指标变化差异。
1.4统计学方法
观察指标数据差异性分析采用SPSS25.0统计学软件对比分析,如组间对比结果为P<0.05,则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心功能对比
护理首日超声心功能检查结果组间对比无差异性,P>0.05;观察组护理3月后ESV、EDV、LVEDD低于对照组,LVEF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见表1。
3讨论
研究结果表明:(1)心功能:护理首日超声心功能检查结果组间对比无差异性,P>0.05;观察组护理3月后ESV、EDV、LVEDD低于对照组,LVEF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2)活动耐量:护理首日6MWD结果组间对比无差异性,P>0.05;观察组护理后6MWD及活动耐量提高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
心脏功能衰退是慢性心衰患者病情进展病理特点,药物治疗的实施虽可在改善患者心肌供血基础上延缓心肌病损进展,但缺乏心脏功能整体改善效果。故药物治疗同时配合运动康复护理,可在经科学评估患者运动耐受及心功能情况后,酌情制定科学运动康复护理方案,引导患者积极参与锻炼后,有效改善整体心脏泵血功能,辅助改善患者临床病症。
综上所述,运动康复护理对老年慢性心衰患者活动耐量提升具有显著影响性,且对患者心功能改善辅助效果确切,可依据患者个体差异酌情开展护理。
参考文献:
[1] 陈雪萍,鄢利. 运动康复护理对老年慢性心衰患者的影响[J]. 中国实用医药,2020,15(32):162-164.
[2] 陈芳. 运动康复护理结合营养处方护理对老年慢性心衰患者心功能及营养状态的影响[J]. 医学理论与实践,2020,33(24):4208-4210.
[3] 李莉. 实施运动康复护理对老年慢性心衰患者心功能及生活质量的改善效果[J]. 中国社区医师,2019,35(17):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