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护理干预对急性脑梗死患者护理效果及 认知功能的影响研究

发表时间:2021/7/1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1年14期   作者:冀秀坤
[导读] 目的:探究急性脑梗死患者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对认知功能及护理效果的影响。
        冀秀坤
        黑龙江省第二医院?黑龙江?黑龙江哈尔滨150028
        【摘要】目的:探究急性脑梗死患者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对认知功能及护理效果的影响。方法:本院对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分析,所选患者于2019年6月-2020年6月在本院就诊,根据随机数据分组方法将各组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与观察组(常规护理+综合护理),两组患者均为40例,对两组认知功能及肢体运动功能进行分析。结果:干预前,两组MMSE评分、FMA评分对比无差异(P>0.05);观察组干预后2周、6周、12周MMSE评分较对照组高,两组FMA评分对比观察组更高,数据差异明显(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可贯穿于溶栓前后,认知功能有明显改善,加快恢复肢体活动范围及平衡度,临床应用效果显著。
        【关键词】综合护理;急性脑梗死;认知功能
        急性脑梗死疾病发病机制相对较为复杂,主要与血管、血液动力学异常相关,极易导致大脑动脉堵塞、狭窄,高脂血症、冠心病、肥胖等是其主要影响因素[1]。该疾病发病率、致残率较高,临床表现为半身不遂、头晕、耳鸣等,对患者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影响。临床研究发现,综合护理有助于提高患者运动功能,加快认知功能的恢复,该护理模式主要包括认知干预、行为干预、康复训练等,对改善预后效果显著。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院对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分析,所选患者于2019年6月-2020年6月在本院就诊,对照组男21例,女19例;年龄52-72岁,平均(62.15±6.21)岁;病程1-4 周,平均(2.51±0.32)周。观察组男22例,女18例;年龄51-73岁,平均(62.20±6.13)岁;病程1-4周,平均(2.41±1.01)年。两组患者基础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
1.2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包含基础护理、功能锻炼、防止坠积性肺炎以及饮食护理等。观察组在应用常规护理的同时给予综合护理:①溶栓前护理:医护人员需与医生配合对患者生命体征详细记录,且完成相关检查,及时准备溶栓治疗的仪器与药品。对患者实施健康教育,使患者了解治疗方法、流程以及注意事项等,以此可消除患者不良情绪,为治疗做好准备。②溶栓中护理:向患者介绍药物的使用剂量、时间以及用法,确保药物疗效,在此期间医护人员需详细记录患者生命体征,20 min测量1次血压,将血压控制在正常值范围内;治疗后24 h后,根据治疗情况延长检测时间,对患者意识与体征变化情况密切观察,如肢体功能、语言等变化情况,若患者出现意识障碍、恶心等症状,及时上报医师处理。③溶栓后护理:医护人员需在治疗后24~72 h内进行血液采集,观察机体指标变化情况,同时对患者大便颜色、牙龈及皮肤黏膜是否出血等情况密切观察;若患者血压稳定,医护人员可协助患者进行相关活动,确保肢体肌力逐渐恢复,活动应以被动活动为主,同时自医师协助下做好康复训练,2~3次/d。
1.3观察指标
        ①采用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对患者认知功能实施评估,包括记忆力、计算力、定向力以及语言能力等,27-30分为认知正常、<27分为认知功能障碍。②采用Fugl-Meyer肢体运动功能评分量表(FMA)对患者实施评估,上肢0-66分,下肢0-34分,总分值为100分,分值越高表明运动能力越强。
1.4统计学方法
        把此次研究的患者病例数据采用SPSS20.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其中定量资料的检验是t,以(±s)表示,定性资料通过X2进行检验,以(%、n)表示,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结果
2.1 对比两组MMSE评分
        干预前,两组MMSE评分对比无差异(P>0.05);观察组干预后2周、6周、12周MMSE评分较对照组高,数据差异明显(P<0.05)。见表1。

2.2 对比两组FMA评分
        干预前,观察组FMA评分为(56.23±7.24)分,对照组为(56.20±7.13)分,两组数据对比无差异(t=0.019,P>0.05);干预后,观察组FMA评分为(85.06±8.40)分,对照组为(73.08±8.78)分,两组FMA评分对比发现观察组更高,数据差异明显(t=6.236,P<0.05)。
3 讨论
        急性脑梗死疾病多发于中老年人群,因病情发展迅速,可在短时间内对患者机体造成严重损伤,严重者可致死。由于该疾病发病快、病情重,多数患者易产生恐惧、焦虑心理,部分患者抗拒治疗,对后期治疗与改善产生不利影响。因此对脑梗死急性发作期患者给予护理干预,可有效加快机体康复。临床多采用整体护理干预,但因患者及病种较多,且受医疗设施水平限制,导致整体护理水平很难提升,为此临床对综合护理干预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应用于临床。
        综合护理干预遵循“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整体护理的延伸,主要是把医院、患者、病种等作为一个整体实施护理,是一种具有特色的新型护理模式[2]。该护理模式具有较高的灵活性,可将护理方案与风险因素有效结合,得到综合性护理方案,较常规护理想相比,护理内容更为全面、严谨,对护理中存在的问题可全面分析,满足患者心理及生理需求,从而可提高患者治疗信心[3]。本研究发现,观察组干预后2周、6周、12周MMSE评分较对照组高,两组FMA评分对比观察组更高,表明综合护理可显著提高患者肢体运动功能,恢复认知功能。
        综上所述,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给予综合护理干预,肢体运动功能明显提高,加快认知能力的提升,临床应用效果显著。
参考文献:
[1]郭倩.中医情志护理干预对急性期脑梗死患者心理情绪影响[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9,21(08):212-214.
[2]樊静,王玉霞.早期护理干预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J].贵州医药,2019,43(12):2001-2002.
[3]秦锐,谢宏斌,苏茜.神经节苷脂联合临床康复路径对急性脑梗死患者临床疗效、认知功能及神经功能的影响[J].疑难病杂志,2020,19(09):892-89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