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宝山
大庆市第五医院 黑龙江 大庆 163714
【摘 要】目的:分析胃镜治疗与内科治疗对消化道溃疡出血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本实验所包含的对象是2019年7月-2020年3月我院收治的110例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依照单双数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55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内科治疗,研究组患者进行胃镜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各相关指标,分析胃镜治疗与内科治疗对消化道溃疡出血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对比研究发现,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者,且各相关指标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具有显著性特征(P<0.05)。结论:胃镜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效果显著,可大大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故而应当在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的临床治疗实践中更多运用胃镜治疗。
【关键词】胃镜治疗;内科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治疗效果
消化性溃疡在临床上指的是发生于十二指肠与胃部的慢性溃疡,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疾病[1]。消化性溃疡患者随着病程的推进会出现出血症状[2]。随着医疗水平的日益进步,临床上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的方式也逐渐丰富起来,现阶段主要被应用的治疗手段有胃镜治疗与内科治疗两种。基于此,笔者对胃镜治疗与内科治疗对消化道溃疡出血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了全面的探究,现形成如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实验所涉及的对象是因消化性溃疡出血来我院就诊的110例患者,病例选取时间介于2019年7月至2020年3月,按照单双数法将患者划分为研究组(55例)与对照组(55例)。对照组患者年龄范围是39-63岁,均值为(42.43±2.10)岁;男女患者的数量比为26:29;平均发病时间为(3.42±0.53)天。研究组患者年龄范围是38-62岁,均值为(42.54±2.24)岁;男女患者的数量比为27:28;平均发病时间为(3.47±0.67)天。对比两组患者组间一般资料差异不显著(P>0.05),可继续进行对比研究。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进行内科治疗。对患者采取禁食措施,并补充血容量。及时帮助患者将呕吐物、血渍清除。若患者出现呼吸困难,则应立即给予其低流量氧气吸入。给予患者静脉注射奥美拉唑(国药准字H20103381 苏州二叶制药有限公司)针剂,剂量为40毫克,频率为每日1次。
研究组患者进行胃镜治疗。在患者正式进行治疗前对其进行无痛胃镜检查,进而使出血部位、面积、严重程度得以明确[3]。运用浓度为0.01%的肾上腺素混合生理盐水反复冲洗出血部位,而后运用负压引流器将血液以及冲洗液吸出,在胃镜下探查出血部位,全面了解出血速度,通过内镜钳将推送器送至内镜前端,张开金属夹,对准病灶,进行加压处理,而后夹紧病灶,完成金属夹离断和收缩,病灶止血后结束治疗。
1.3 观察指标
评估患者治疗效果,显效、有效、无效是治疗效果的三种情况,显效指患者经治疗后呕血、疼痛症状基本消失;有效指患者经治疗后呕血、疼痛症状得到了一定的缓解;无效指患者经治疗后临床症状未得到任何改善。评估患者各相关指标,包括止血时间、输血量以及住院时间,数值越小,则说明患者身体状况越好[4]。
1.4统计学分析
本组研究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的分析、处理,组间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组间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若P<0.05则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治疗有效率对比
对比发现,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低于研究组患者,详见表1:
3讨论
最近几年,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以及不良生活习惯的增加,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数量逐年上升。这一疾病如若未得到及时的干预治疗则会导致患者出现更为严重的病症,危及患者的生命健康。胃镜检查在临床上被认为是一种上消化道内窥镜检查,该检查方式可以进入至患者的胃部并对患者上消化道各部位进行清晰观察。这一检查方式极为显著的特点就是诊断准确率高,且安全性高。与保守内科治疗相比较,胃镜治疗止血速度较快,且患者恢复期较短。通过胃镜治疗可以对患者胃酸分泌进行一定的抑制,改善患者胃部环境进而使再次出血的风险大大降低。
本实验再次表明了在消化性溃疡患者出血的临床治疗实践当中胃镜治疗效果显著。本实验数据表明,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低于研究组患者;研究组患者止血时间快于对照组患者,输血量少于对照组患者,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具有显著性特征(P<0.05)。综上,应当在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的临床治疗实践中更多采用胃镜治疗的手段。
参考文献
[1] 王海平. 消化性溃疡出血实施胃镜治疗与内科治疗的疗效研究[J]. 中国医药指南,2020,18(20):127-128.
[2] 朱金朋. 比较胃镜治疗与内科治疗对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的治疗效果分析[J]. 健康大视野,2021,21(6):116.
[3] 刘子建. 胃镜治疗与内科治疗在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 医疗装备,2020,33(6):2-4.
[4] 伍羊琴. 胃镜治疗与内科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的临床效果比较分析[J].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21,27(6):141-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