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肝病毒感染的肾移植受者的临床观察及并发症分析

发表时间:2021/7/1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1年14期   作者:黎佳燕 何海忠
[导读] 目的:为了深入研究对丙肝病毒感染患者实施肾移植干预后
        黎佳燕 1 何海忠2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510630
        摘要:目的:为了深入研究对丙肝病毒感染患者实施肾移植干预后,患者术后恢复情况。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至2021年1月期间收治的丙肝病毒感染患者给予肾移植干预。对比患者术前后恢复情况。结果:干预期结束后,丙肝病毒感染患者术后ALT及空腹血糖水平恢复情况显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对丙肝病毒感染患者实施肾移植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术后术后ALT及空腹血糖水平,故方案值得推广。(病例一年内只有10例患者左右,少之又少,数据需改动)
        关键词:丙肝病毒感染;肾移植受者;临床观察
        提到“丙肝”大家可能对它不太熟悉,可是它的兄弟之一——“乙肝”,可以说是“家喻户晓”,但是,丙肝虽然“低调”,却也更凶残!“乙肝病毒”只会寄生在肝细胞内,本身并不引起肝损伤,只有在身体的免疫系统受到病毒刺激时,才会和肝细胞中的“乙肝病毒”掐架,引起肝细胞的死亡。而“丙肝病毒”这个“狠角色”,二话不说,直接破坏肝细胞,因此,它也被称为沉默的杀手,等有症状时,可能已经是肝硬化或肝癌了。因此,如何延长丙肝病毒感染的肾移植受体患者的存活率,是肾移植领域备受关注的话题。我院选取2017年1月至2021年1月入院接受治疗的40例丙肝病毒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7年1月至2021年1月期间收治的丙肝病毒感染患者共40例,给予肾移植干预,患者年龄分布居于22-52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4.89±1.09)岁;对比患者术后ALT及空腹血糖水平。所有患者的基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患者术后使用吗替麦考酚酯、环孢素A以及泼尼松预防肾移植术后的排斥反应,患者在手术治疗的当天环孢素A的起始服用剂量为每千克体重5毫克,随后手术治疗时医护人员根据患者的血液浓度为患者调整合适的剂量,肾移植术之后前3天通过患者静脉为患者滴注0.5克甲基泼尼松龙,手术后前3天之后患者每天口服量为每千克体重0.5毫克的泼尼松,之后要定期接受肝功能检查,当患者肝功能指标出现异常时,医护人员要指导患者使用护肝药物,并调整免疫抑制剂的用量。
1.3观察指标
观察患者术前术后ALT及空腹血糖水平。详细记录相关数据并比较。
1.4统计学分析
本组实验涉及到的数据信息统一采用SPSS20.0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t检验,用均值标准差表示,计数资料用X2检验,用%表示,组间比较,差异显著性水平均为:P<0.05。
2结果
2.1对比患者术前术后ALT及空腹血糖水平
    干预完成后,患者术后ALT及空腹血糖水平显著优于术前,(P<0.05)。见下表1:

3讨论
        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为丙型肝炎、丙肝,是一种由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引起的病毒性肝炎,主要经输血、针刺、吸毒等传播。成人急性丙型肝炎病情相对较轻,多数为急性无黄疸型肝炎,ALT升高为主,少数为急性黄疸型肝炎,黄疸为轻度或中度升高。可出现恶心,食欲下降,全身无力,尿黄眼黄等表现。
而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症状较轻,表现为肝炎常见症状,如容易疲劳,食欲欠佳,腹胀等。也可以无任何自觉症状。化验ALT反复波动,HCV RNA持续阳性。有1/3的慢性HCV感染者肝功能一直正常,抗HCV和HCVRNA持续阳性,肝活检可见慢性肝炎表现,甚至可发现肝硬化。感染HCV20~30年有10%~20%患者可发展为肝硬化,1%-5%患者会发生肝细胞癌(HCC)导致死亡。肝硬化一旦出现失代偿情况,如出现黄疸,腹腔积液,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肝性脑病等,其生存率则急剧下降。血液传播曾是丙肝病毒最常见的传播方式。随着对血液制品检测方法的改善,目前丙型肝炎病毒最主要的传播方式为经破损的皮肤和粘膜传播,包括使用非一次性注射器和针头、未经严格消毒的器械、纹身等。此外,性传播和母婴传播也是丙肝病毒的传播方式。无血液暴露接触行为一般不会传染丙肝病毒,如接吻、拥抱、喷嚏/咳嗽、共用水杯/餐具等。肾移植术是丙肝感染患者常见治疗方式,且肾移植技术已逐渐成熟,但缺血-再灌注损伤、排斥反应、感染、免疫抑制治疗仍是肾移植研究领域的重要问题,排斥反应是移植术后不可避免的重要问题。随着强效免疫抑制剂、血浆置换和免疫吸附技术的应用,超急性排斥反应、加速性排斥反应和急性排斥反应得到了有效的控制,接受肾移植的丙肝感染患者在肾移植后有发生丙肝相关并发症的风险。包括肝病、复发或新发的丙肝相关肾病、移植后新发糖尿病和器官移植后淋巴增殖性疾病。需要肝病专科、肾移植科、肾内科、内分泌科和血液科等仔细评估并密切随访。对于评估丙肝相关肾病是否出现或复发,应在肾移植后最初两周内检测基线蛋白/肌酐比值和尿液分析。随后,患者应至少每3-6个月通过检测蛋白/肌酐比值或24小时尿蛋白测定来评估有无蛋白尿。在丙肝感染的肾移植患者中,蛋白尿是肾脏病最常见的表现,已被用作反映抗-丙肝阳性肾移植患者发生移植肾病变的标志物。丙肝相关肾小球病的诊断通常通过肾活检确定。HCV感染患者。在肾移植术后要注意肝功能受到损伤,严重的甚至发生肝衰竭,医务人员在患者术后早期要积极检查并干预,组织患者肝功能恶化,首先医务人员要鉴定患者的肝功能损害是药物性的还是病毒性的,若属于药物性的,医务人员要减轻患者的免疫治疗剂量,若属于病毒性的,医务人员要检测患者的HCV—RNA量的变化。本次研究中,对比干预后的ALT及空腹血糖情况,患者术后恢复情况显著较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肾移植干预效果显著。
        综上,针对丙肝病毒感染患者采取肾移植干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显著改善,适于推广与应用。
参考文献
[1]巫织娥. ERCP在治疗肝移植术后胆道狭窄中应用价值[J].中华肝脏外科手术学电子杂志,2015,(3):173-175.
[2]卯怡杰, 张旭峰, 刘双德,等. 直接抗病毒治疗肾移植术后丙肝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J].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9, v.57;No.317(01):89-94.
孔祥瑞, 李修彬, 孙玉洁,等. 肾移植受者BK病毒感染情况分析[J]. 中华医学杂志, 2020, 100(48):3859-386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