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冬梅
黑龙江省农垦总局总医院 黑龙江哈尔滨150088
【 摘要】目的:探究针对性护理对结直肠癌造口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从2019年4月-2020年4月收治的76例结直肠癌造口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针对性护理模式,观察两组VAS评分、自我管理能力评分。结果:干预前,观察组与对照组VAS评分分别为(5.03±1.36)分、(4.92±1.40),比较无差异(t=0.347,P>0.05);干预后,观察组与对照组VAS评分分别为(2.06±1.01)分、(3.12±1.03),数据差异明显(t=4.530,P<0.05)。干预后发现,两组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有较大差异,观察组患者对自我概念及管理知识有较高认知,且自我管理责任感明显提高,可掌握有效的管理技能;对照组由该评分显示较观察组低,观察组VAS评分较对照组低,数据差异明显(P<0.05)。结论:针对性护理干预可显著减轻患者疼痛,提升自我管理能力,临床应用效果显著。
【关键词】针对性护理;结直肠癌造口;VAS评分
结直肠癌属于恶性肿瘤,发病率及病死率较高,临床治疗主要以结肠造口手术为主,对患者进行结肠造口手术可改变患者排便系统。但是,此种治疗方法会损伤机体,诱发疼痛,易使患者出现不良情绪,不利于机体恢复,影响预后[1]。因疼痛感,患者易产生不良情绪,导致自我管理能力降低,给予针对性护理可通过对造口有效护理缓解疼痛,提升自我管理能力。本文通过对76例结直肠癌造口患者分组,探究针对性护理的有效性。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从2019年4月-2020年4月收治的76例结直肠癌造口患者为研究对象,对照组男20例,女18例;年龄20-72岁,平均(46.55±5.21)岁;病程1-3年,平均(2.21±0.02)年。观察组男21例,女17例;年龄21-71岁,平均(46.20±5.13)岁;病程1-4年,平均(2.51±0.01)年。两组患者基础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
纳入标准:①年龄均在20-72岁之间;②均为初次结直肠癌造口患者;③均无严重并发症;④均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精神疾病患者;②有阅读困难患者;③心脑肾器官异常患者;④研究期间退出患者。
1.2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患者入院后,医护人员对患者实施生命体征监护、手术准备指导,用药指导等。观察组采用常规护理联合针对性护理:①心理护理:多数患者术后出现疼痛症状,部分患者对手术疼痛耐受力较低,易出现心理焦虑、烦躁等情绪,对正常生活造成严重影响。因此,患者入院后医护人员应热情接待,并为患者介绍病区环境、医师资质以及治疗方法等,以此提高患者治疗信心。②认知行为护理:患者术后,医护人员需向患者介绍疾病认知,以此树立患者对该疾病的正确认知,同时逐渐增加户外活动时间,以此加快恢复正常生活。③结直肠造口护理:医护人员详细为患者讲解结直肠癌造口的正确方法以及干燥措施。定时观察造口情况并清理,若有必要可使用肛门袋。
1.3观察指标
①采用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Score,VAS)进行疼痛程度评估,0分为无痛、1-3分为轻度疼痛,能忍受;4-6分为中度疼痛,疼痛明显,但能忍受;7-10 分为重度疼痛,疼痛强烈,难以忍受。分值越高表明越疼痛。②采用自我护理能力量表(ESCA)对不同维度(自我概念、自我管理责任感、自我管理技能、自我管理知识)实施评估,共43项,每项0-4分,分值与自我管理能力呈正比关系。
1.4统计学方法
根据SPSS23.0计算,定量资料通过t检验,自我管理能力评分、VAS评分由(±s)表示,定性资料以(%、n)表示,若P<0.05,则提示数据有差异。
2 结果
2.1 对比两组自我管理能力评分
干预后发现,两组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有较大差异,观察组患者对自我概念及管理知识有较高认知,且自我管理责任感明显提高,可掌握有效的管理技能;对照组由该评分显示较观察组低(P<0.05)。见表1。
2.2 对比两组VAS评分
干预前,观察组与对照组VAS评分分别为(5.03±1.36)分、(4.92±1.40),比较无差异(t=0.347,P>0.05);干预后,观察组与对照组VAS评分分别为(2.06±1.01)分、(3.12±1.03),数据差异明显(t=4.530,P<0.05)。见表2。
3 讨论
结直肠癌疾病发病率较高,对患者实施造口手术是临床主要治疗方法,以此对患者排便方式进行控制,达到治疗的目的。由于手术方法会对机体造成永久性创口,易造成机体疼痛,不利于机体恢复。因此,临床在治疗期间需结合有效护理干预缓解疼痛,改善预后。
常规护理模式中虽有较好的护理效果,但医护人员主要根据医嘱采取具体护理措施,护理较机械化,忽略了护理内容是否满足患者需求,很难达到最佳护理效果[2]。针对性护理是在常规护理基础上一种新型护理模式,医护人员护理前需对患者病情、治疗史以及日常生活等情况进行评估,据此制定可满足患者的护理方案,以此能够改善患者不良心理,提升自我管理能力[3]。本研究发现,观察组患者采用针对性护理,可提升自我管理技能及责任感,且自我认知度有较好提升,较对照组更高,观察组VAS评分较对照组低,表明针对性护理干预可显著减轻机体疼痛,提升自耦管理能力。
综上所述,对结直肠癌造口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创口疼痛程度明显减轻,自我管理知识及责任感均有不同程度提升,临床应用效果显著。
参考文献:
[1]高晓峰,张芳,张碧娟,韩冬.循证护理对结直肠癌造口患者造口并发症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贵州医药,2019,43(03):481-482.
[2]刘雅玲,郜阳,梁婉,郭净.延续护理对直肠癌造口患者康复期抑郁程度的影响[J].国际精神病学杂志,2019,46(04):762-764+768.
[3]吴红艳,马金晶.针对性护理干预对老年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血清相关因子表达的影响[J].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2019,26(05):610-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