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穴位贴敷疗法治疗高血压的临床观察

发表时间:2021/7/1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1年14期   作者:马琳琳
[导读] 穴位贴敷是目前临床治疗疾病常用方法之一,该法可将药物的作用与穴位的作用相结合
        马琳琳
        安徽省亳州市蒙城县中医院内分泌科  安徽亳州  233500
        摘要:穴位贴敷是目前临床治疗疾病常用方法之一,该法可将药物的作用与穴位的作用相结合,最终发挥穴位贴敷治疗的双重作用,以此调节人体阴阳平衡。目的:分析穴位贴敷在治疗高血压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1月~2021年1月100例患者,将本次选取的患者进行分组对比,分组方式采用的是随机数字表法,本次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50例患者,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试验组在此基础之上增加中医穴位贴敷,对比两组患者血肿吸收情况和肢体功能以及神经功能。结果 试验组患者的肢体功能和神经功能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治疗后血肿体积明显小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取中医穴位敷贴应用于高血压治疗有明显的效果,有效的帮助患者恢复了肢体功能和神经功能,促进血肿吸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中药;穴位贴敷;高血压
引言
        中药穴位贴敷疗法具体应用在高血压病方面,融合中医辨证,中药性味,经络理论于一体,合理辨证取穴、选药贴敷,可以有效地延缓和改善病情的发展,具有降压效果好,无副反应,简便易行,易于推广等优点,是治疗高血压病症的有效方法,对高血压群体的控制有重要意义。
1方法
        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降压治疗。实验组患者增加中药穴位贴敷疗法治疗,根据其实际情况治疗,瘀血阻络型患者行太冲穴贴敷;肝阳上亢型患者取肝俞穴贴敷;肝、肾较虚弱患者加肾俞穴贴敷。
        药方主要包括川穹、吴茱萸、夏枯草等,药物经太阳暴晒、烘干后碾磨成粉,置于干燥处。

根据患者情况选择正确的贴敷中药处方,即肝阳上亢型患者处方为菊花、吴茱萸、桂肉,用醋调和,敷于患者双足涌泉穴,1次/d,10d为1个疗程;痰浊型眩晕患者处方为白芥子、天麻、苍术、胆南星、川穹及白术等,用姜汁调和,敷于患者涌泉穴、中脘部位,1次/d,2周为1个疗程;药剂成分主要包含杜仲、钩藤、细辛、丹参、元胡、甘遂各12g,甘遂、白芥子各21g,将以上各药皆研磨为粉状,并应姜汁予以调和,交替帖敷于各穴位(肝俞、关元、足三里、膈俞、三阴交、曲池、太冲穴、太溪等穴位),充分显露敷贴处,且予75%的乙醇予以消毒,轻按压使敷贴紧贴皮肤,h1次/周,每周1疗程,连续贴4疗程。
2 疗效判定标准
显效:患者经过治疗后,血压水平明显下降60%以上,接近正常水平值;有效:患者经过治疗后,血压水平有所下降20%~59%;无效:患者经过治疗后,血压水平下降20%以下,甚至无改变;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3 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48例(96%)显著高于对照组42例(84%),两组患者比较差异较为明显,并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4 讨论
        高血压病的中医辨证类型不同,选用的中药贴敷穴位不同。以足底涌泉穴为主穴配以其他辨证穴位贴敷,把药物贴于涌泉穴,通过皮肤滕理、毛孔穴位,经脉的吸收,进入血液循环,或对经络穴位产生刺激作用,达到治疗局部病变和内脏及全身病变,并调整和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它是一种常用的中医外治法,也是一种常用的自然疗法之一。在现代药剂学中称为经皮给药法,它避免了口服药物给药可能发生的肝脏首过效应和胃肠灭活,提高了有效血药浓度。穴位作用为脏腑气血汇集之处,对于药物具有储存和放大的作用,当药物通过穴位吸收时,其作用不仅仅是穴位刺激和药物吸收两者功效的简单叠加,而是两者相互激发,相互协调产生的整体效应,可以取得单纯用药所不能达到的治疗效果。临床观察证明,足底涌泉穴等穴位贴敷对高血压病有良好的辅助治疗作用。
参考文献:
[1]李荣秀,李欣欣,盛儒丹,李润平,刘琼辉.中医护理干预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研究[J].现代医药卫生,2019,35(03):377-380.
[2]劳闻文,贾晓雅,赵凤林,刘明怀,杨德钱,彭方毅.中医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研究进展[J].实用中医药杂志,2019,35(01):126-127.
[3]张洋,何建成,黄品贤,唐晓婷,童瑾.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常见合并疾病及与证素的相关性[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8,38(15):3589-3593.
[4]衣力米热·托乎达洪,马雪莲.分析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运用中医护理的效果[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53):218+220.
    [5]韩艳秋.高血压眩晕子午流注穴位按摩联合贴敷护理研究[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8,10(36):132-134.1674-9308.
[6]叶素琼.穴位按摩和穴位贴敷对鼻出血合并高血压患者疗效观察[J].大家健康(中旬版),2018,12(2):130-131.1009-6019(z).
[7]胡雨桐,许水清,周婷婷,等.基于中医时间医学指导的原发性高血压的治疗及研究进展[J].河北中医,2018,40(6):951-955.1002-261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