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丹
乐山市市中区肿瘤医院 614000
我们经常听到这样的消息:小区里的张大爷有冠心病,日常生活离不开家人的照顾,不仅要长期用药,还对饮食有明确规定。什么是冠心病?日常护理措施有哪些?患者饮食应该注意些什么?下面对此进行简单论述。
1.什么是冠心病?
冠心病是缺血性心脏病的一种,指的是冠状动脉发生粥样硬化,导致血管腔狭窄或闭塞,因心肌缺血、缺氧、坏死,引起的胸痛、胸闷等症状。流行病学研究显示,冠心病多发于40岁以上的群体,近年来患者呈现年轻化趋势。我国冠心病的患病率为10.2‰,60岁以上人群患病率为27.8‰。按照发病特点的不同,冠心病主要分为两类:一是慢性冠脉疾病,包括稳定型心绞痛、缺血性心肌病、隐匿性冠心病等;二是急性冠脉综合征,包括不稳定型心绞痛、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等。
2.冠心病的发生原因
(1)基本病因。冠状动脉内壁不断积聚斑块,导致管腔变窄,部分或完全阻塞血流,心肌就无法获得足够的血液,从而出现胸痛、不适感。随着病情进展,心肌功能削弱,心脏不能正常泵血,就会出现心力衰竭;不规则心跳,就会出现心律失常。
(2)诱发因素。传统的诱发因素有:年龄增加、遗传、吸烟、饮酒、高血压、血脂异常、糖尿病、超重或肥胖、缺乏体力活动、不健康饮食、压力大等。新的危险因素有:高甘油三酯、睡眠呼吸暂停、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增高、子痫前期、自身免疫性疾病等。这些因素可能独立存在,也可能相互影响。
3.冠心病的常见并发症
冠心病患者的预后,主要取决于冠脉病变累及心肌供血的范围,以及心功能变化。心功能受损后,引起的并发症有:
(1)心力衰竭。心脏血流量减少,心脏部分区域会缺乏氧气和营养;或者心脏疾病发作时,心脏无法泵出足够的血液,就会出现心力衰竭。
(2)心律失常。心脏供血不足、心脏组织损伤,影响心脏的电活动,就会出现心律失常。
(3)脑供血不足。心功能受损后,会影响心脏的泵血功能,造成脑供血不足。该类患者长期脑供血不足,就会出现失眠、记忆力减退等症状。
4.冠心病患者的日常护理措施
(1)生活管理。①戒烟,防止尼古丁损害血管内层,降低心脏病发作风险。②控制血压,定期监测血压指标,控制在120/80mmHg以内。③控制血脂,以低密度脂蛋白为例,一般控制在3.4mmol/L以内;如果存在心脏病危险因素,控制在2.6mmol/L以内。④控制糖尿病,严格血糖管理,降低心脏病发作风险。⑤居住环境要干净整洁,保持空气流通;每日睡眠时间充足,避免熬夜现象;根据天气变化,及时增减衣物;保持积极愉悦的心态,避免情绪波动。
(2)饮食护理。日常饮食首选植物性食物,多吃水果、蔬菜、谷类、豆类、坚果,少吃胆固醇、饱和脂肪酸、钠,有利于控制血压和胆固醇水平。患者日常进食中,每周可吃1-2次鱼肉;减少糖和盐的摄入量;需要饮酒时,65岁以上的男性每天最多1杯,65岁以下最多2杯,所有年龄段女性最多1杯。按照《中国居民膳食指南》,鸡蛋每天吃1个,如果胆固醇水平高,还要适当减少摄入量。多吃含有纤维素、维生素的食物,能加快代谢速度、提高免疫力,保持大便通畅。
(3)运动护理。根据患者的年龄、病情、心功能、兴趣爱好,选择合适的运动项目,遵循量力而行、循序渐进的原则。运动过程中,如果有不适感,要及时停下休息。例如:选择散步、慢跑、游泳、打拳等运动,以身体发热、出汗为宜,既能控制血压、增加活力,缓解负面情绪;又能控制体重,减轻心脏负担。
(4)用药护理。按时用药能阻止病情进展,患者日常用药时,应该遵医嘱定时、定量用药,不能擅自减药、停药,不要盲目吃偏方和保健品。如果经常出现忘记服药的情况,可以设置闹钟提醒;联合用药时,确保药物种类丰富,并观察用药后的不良反应。
(5)心理护理。冠心病患者在治疗期间,容易出现焦虑、自卑、抑郁等负面心理,会影响疾病治疗效果。对此,家属应该和患者多沟通,了解患者的想法,尽量满足患者的要求;了解冠心病知识,认识到冠心病并不可怕,积极治疗是能控制的,提高治疗信心。
5.冠心病患者宜吃的食物
冠心病患者宜吃的食物有:①山楂,能扩张血管、降压,调节血脂,可以增强心肌功能,抵抗心律不齐,对防治心脑血管疾病具有良好效果。②苹果,可以降低胆固醇水平,冠心病患者每天吃1-2个,具有很好的效果。③猕猴桃,具有丰富的维生素,可以降低胆固醇、甘油三脂水平,既可以稳定血压,又能防治动脉硬化。④菠萝,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具有降压、稀释血脂的作用,能防止心脏病发作。⑤松子,含有大量不饱和脂肪酸,可以软化血管、提高血管弹性,起到降脂、降压的功效。⑥香蕉,含有的钾离子能加快血液循环、降低血压。⑦核桃,含有多种微量元素如锌、锰、铬,能促进胆固醇代谢,保护心血管功能。
综上所述,冠心病是一种常见的心脏疾病,中老年人是高发群体。文章介绍了冠心病的发生原因和常见并发症,重点阐述了日常护理措施,指出患者宜吃的食物。希望对冠心病患者有所帮助,提高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