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护理在脑梗死、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中的临床效果

发表时间:2021/7/1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1年14期   作者:周园
[导读] 目的探讨在脑梗死、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中综合护理的临床效果
        周园
        兰州大学第一医院心内科 甘肃 兰州 730000
        摘要:目的探讨在脑梗死、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中综合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就诊的脑梗死、高血压合并冠心患者者80例,按治疗方法分为两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进行干预;试验组给予综合护理进行干预,比较两组的干预效果。结果护理后,两组血压和血脂水平均低于护理前,试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取综合护理的措施在脑梗死、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中效果明确,值得推广。
        关键词:综合护理;脑梗死;高血压;冠心病;临床效果
引言
        冠心病作为心内科高发病,具有发病率高、病死率高的特点,对社会公共健康造成的威胁较大。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有明确数据显示,城市和农村地区,冠心病发病率正呈现出逐年升高的趋势。而在心内科疾病类型中冠心病的发病率相对较高,其中超过60岁的人群患病率最高,为高发群体。冠心病是指冠状动脉粥样化病变后导致的冠状动脉出现狭窄或堵塞,从而诱发心脏缺血和缺氧性症状,损害心功能,造成心律失常,增加病死率。与此同时,脑梗死是临床常见、多发的神经系统疾病,随着老龄化加剧,脑梗死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脑梗死的发病危险因素较多,高血压病是较为常见的一种,在临床上,高血压病合并脑梗死较为多见,为临床治疗和护理带来较大难度。脑梗死具有较高的致死率和致残率,患者多遗留不同程度的神经功能障碍。进食、吞咽困难、饮水呛咳是脑梗死患者经常遇到的问题,甚至出现误吸、误咽等现象,部分患者引起吸入性肺炎、低蛋白血症等,预后不佳。基于此,本次探究综合护理在脑梗死、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中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5月-2020年5月在我院就诊的脑梗死、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80例,按治疗方法分为两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男性21例,女性19例;年龄42~70岁,平均(56.03±5.58)岁;试验组男性20例,女性20例;年龄43~75岁,平均(59.32±5.23)岁。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综合护理,具体内容如下:①心理护理:老年冠心病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首先展开积极的心理评估,了解患者的内心环境以及影响情绪的应激因素。通过交流引导,加强沟通来转移患者对疾病的注意力,同时要加强患者对疾病的认知,通过纠正错误认知解除患者对病情的无限放大的焦虑情绪。②饮食护理:首先应该明确告知患者饮食方面的禁忌,并告知其适宜食用的食物类型。根据患者的饮食喜好制订符合患者个性化特征的饮食方案。饮食方案需遵循低盐、低脂条件。日常饮食中每日摄取盐分不应超过单人6g,脂肪摄入量单人每日不超过25g。③健康宣教:明确宣教途径以及宣教内容和重点后制订健康宣教计划,结合医院宣传栏、科室宣传手册以及视频、音频、公众平台等途径完成宣教。护理人员通过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冠心病相关疾病知识,使每位患者都能够清楚了解到疾病发生的原因、治疗过程及预后等。④病情随访:建立微信公众号和微信群等沟通平台,群内发送或公众号推送关于高血压、脑梗死的饮食调节、康复锻炼,通过该平台回复患者疑问。同时,对重点病号进行每周电话随访,掌握病情变化,提醒患者定期复查。⑤康复指导:护士依据患者康复进度进行指导,纠正不良姿势,指导下一步康复计划。对依从性较差者电话指导。对照组患者出院后,护士进行电话随访,每月1~2次,提醒患者门诊复查。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对研究对象采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数据采用(±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表示,使用χ2对数据进行校检;P>0.05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血压以及血脂水平比较
        护理前,两组血压和血脂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血压和血脂水平均低于护理前,试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试验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讨论
        生活习惯是脑梗死合并高血压、糖尿病患者治疗效果的重要影响因素食盐摄入量增多、不戒烟限酒、较少参与体育锻炼,患者的血压控制往往不能达标。因此,在高血压、糖尿病防治知识已经普及的大背景下,依然要重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继续提高患者对高血压、糖尿病相关知识的知晓度,加强与患者的交流,排除其不良情绪,增强其自我管理,鼓励其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坚持有氧运动,注意劳逸结合,同时指导患者合理、规范用药,提高用药的依从性。提高自我效能,可提高脑梗死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及肢体运动功能,提升患者的心理健康水平,增加患者对于自身行为的控制力,减轻心理压力,增加战胜疾病的信心。有较好自我管理能力的患者自我保健意识强,能有效获取各方信息,管理自身负性情绪,防止并发症的出现。脑卒中患者创伤后的应激反应使其心理弹性显著降低,心理受到强烈冲击,自我意识及人际关系也遭受巨大影响。心理弹性是卒中后必需的适应性反应,可能是卒中患者继续生活的重要影响因素,焦虑和抑郁是脑卒中患者的常见负性情绪,可使社会、心理压力因素增加,不利于患者的康复。研究显示心理弹性水平较高的患者具有较低的感知压力,抑郁和焦虑情绪也较少。因此,心理弹性极大影响患者的身心康复。综合护理干预可使患者形成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为患者排除不良情绪,改变消极的应对方式,增强自我管理,可有效提高心理弹性水平,从而提升自身处理困难的能力,提升自我效能,同时有助于治疗的开展。目标性激励能够提升患者的自我效能水平,根据每个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有针对性的目标性任务,可转移患者对疾病注意力。在患者的康复过程中,通过鼓励、正向反馈方式可增强其对自我行为能力的认知,增加自我效能,从而提升心理弹性,进而促进其身体的康复进程,同时提高了患者对脑梗死二级预防的认知率,如限制钠盐摄入、规范性降糖治疗、预防性治疗等,患者对于高血压、糖尿病、急性缺血性血管病的危险因素有了进一步的认知,能够主动及时改正不良生活习惯,正规用药,增强了服药的依从性,减轻了各种慢性并发症的发生率、致残率、致死率,提升了患者的生活能力及生存质量。
结束语
        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进一步加深,脑梗死、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的患病率必将大幅增加,而在有限的医疗资源下,患者难以在院内接受长期的护理干预。综合护理模式提高了护理质量,可有效改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生活能力,值得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邵华珍,周依群,朱艳竞.老年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护理进展[A].上海市护理学会.第四届上海国际护理大会论文汇编[C].上海市护理学会:上海市护理学会,2019:1.
[2]关鑫.基于BP神经网络的慢性病患者住院费用研究[D].大连医科大学,2019.
[3]刘青青.复发性脑梗死相关因素与护理[J].心理月刊,2019,14(01):93-94.
[4]陈婷,马苏亚,张爱萍.高血压合并脑梗死的危险因素分析与护理对策[J].中国现代医生,2018,54(19):146-148+153.
[5]张秀荣,岳增恒.社区高血压伴冠心病老年人的脑梗死预防性干预[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8,2(11):157+15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