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彤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北京100029
摘要:目的:探讨医院感染管理现状与管理对策。方法:随机抽取2017年10月 ~2018年10月医院感染科的800份记录为研究对象,调查医院感染不良事件发生率,分析感染现状,制定针对性管理与整改措施。将2019年10月感染科的600份记录进行对照,比较措施改进后医院感染不良事件发生率,评估管理效果。结果:导致医院感染发生的原因包括制度不完善、医护人员意识缺乏、手卫生管理不规范、消毒灭菌工作不规范和医疗废物处理问题等,采取针对性措施后,医院感染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降低( P<0.05 )。结论:医院感染管理存在诸多不足,采取针对性措施,制定科学管理策略,有助于提升医院感染防控水平,减少医院感染及相关风险事件的发生。
关键词:护理;风险管理;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医院感染是指住院期间发生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入院时已存在的感染。受各种因素影响,就诊患者数量的增多等导致医院感染的发生率有升高趋势。发生医院感染不仅影响患者的诊疗质量,严重的会对其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威胁,是引发医疗纠纷的关键原因。有研究显示,目前的医院感染防控普遍采用传统模式,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防控工作的开展。如何提高医院感染管理水平,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本研究进行了相关研究。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2017年10月 ~2018年10月医院感染科的800份记录为研究对象,调查医院感染发生率,分析管理现状,探讨存在的问题,制定针对性对策和整改措施。抽取2019年10月感染科的600份记录进行比较。所有调查记录均填写规范。感染科共有22名护理人员参与研究,年龄23~38岁。职称:副高级2人,中级10人,初级10人。研究期间医护人员无变动,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 ),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相应的风险管理措施,主要措施如下。
(1)制定医院感染防控策略。医院感染直接影响诊疗质量和医院形象,医院以《消毒技术规范》《医院感染管理规范》两个文件为指导,制定科学的医院感染防控策略,重点加强特殊科室的感染防范管理,如消毒供应室、ICU病房、院感科等。加强医护人员的手卫生考核,优化管理流程,提升服务质量。
(2)加强医院感染防控培训。针对医护人员感染防控意识不足的情况,医院加强对医护人员进行感染知识方面的培训,提高其认知度,使其了解医院感染防控的重要性,在理论宣教的同时,开展实践训练,要求医护人员熟练掌握无菌操作流程,减少因操作不当引起的感染及不良事件的发生。
(3)加强手卫生管理。临床的所有操作都需要医务人员以双手完成,如常见血液、唾液和其他分泌物的处理等。手部长期与患者频繁接触,是引发医患感染或患者之间发生感染的最重要风险因素。医院各部门加强医护人员的手卫生管理,制定规范、完善的手卫生制度,将制度张贴于醒目位置,提醒医护人员重视。完善手卫生管理设施,如洗手液、烘干机等,督促医护人员养成良好的手卫生习惯。
(4)成立院感质控小组、技术干预组,设置护理兼职员。组长为护士长,组员为科室主任、监控医生与护士。组员负责不定期抽查某个护理单元或科室的院感控制效果,并上报现有问题,追溯责任。同时设立技术干预组,分别为集中培训考核组,管理惩罚组与现场监督组,每组 3~ 5 名组员。其中,集中培训考核组的职责为:拟定培训内容,统一编制相关教材和培训/考试方案,每周总结 1 次培训考核情况,优化培训考核制度。管理惩罚组的职责为拟定惩罚标准,对各个组的院感控制实施效果进行监督与指导,执行惩罚方案。现场监督组的职责为:拟定院感相关制度,质量考核标准与院感操作技术,现场指导护理人员的护理操作,并定期总结院感控制效果。各科室设置护理兼职员,即病区选择 2~4 名护士长,兼职员的职责为协助科室护理人员执行护理操作,积极总结护理问题。
(5)做好清洁消毒工作。遵循先清洁再消毒的原则,认真做好对环境表面、物品器械、器具容器、仪器设备的清洁消毒工作。为了保障控制效果,小组成员对整个门诊进行风险分级,针对高、中、低风险区域采取不同等级的措施,以便分清主次,取得实效。在清洁消毒时,按照“从上到下、从里至外、由轻到重”的原则有序推进,并且使用不同的抹布或消毒纸巾。所谓“由轻到重”是指先轻度污染区域后重度污染区域。护理人员需加强巡视,如果存在体液、血液污染,或者某处出现分泌物、排泄物,立刻清洁和消毒。对触及破损皮肤、黏膜、组织的器物需要灭菌处理。在实施吸痰、侵入性操作后,应立即实行环境清洁和消毒处理。
(6)规范处置医疗废弃物。在门诊公共区域、普通诊室的醒目处放置生活垃圾桶,封盖应严密,以免气味逸出,注射室、采血室等属于特殊科室,需要放置医疗废物桶,并且得到严格、妥善处置;指派专人领用和保管一次性用品,定期检查有效期;对医疗废物的处置应符合相关规范,实施密闭运送、分类无害化处理。
(7)拟定院感防治计划
质控小组、技术干预组应根据各个科室的感染类型、高发因素制订预防方案,组内护理人员负责定时监测患者的脉搏、体温和血常规等情况,若出现感染症状需立即上报医生。尽量减少家属的探视次数,减少有创医疗器械或物品的使用率,筛查易感人群,并高度关注其病情动态。
观察指标
对比 2 组患者的医院感染率、护理满意度。采用门诊自制的满意度调查表,涉及到环境卫生、操作水平、沟通交流、服务态度、手卫生设施、护理细节等维度,由患者打分,根据结果计算总分,评价标准:非常满意 85~100 分;60≤满意 <85 分;0≤不满意 <60 分。
2结果
医院感染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
表1实施后医院感染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实施前(P<0.05)。
3讨论
医院感染又称交叉感染,是指在医院内部发生的感染,多由医院管理不善造成,病毒、细菌可通过空气、飞沫、座椅、台面、生活用品、医疗器具、诊疗器械、饮水、食物等多种媒介传播。门诊可谓是医院人流最为密集的科室,存在各种各样的医院感染危险因素:①医院工作人流量大,患者文化程度参差不齐,危险因素多,门诊科室的地面环境与空气质量相对差。②医院广泛使用一次性医疗用品,虽然能预防医院感染,提高工作效率,但若保管、处置不当,就可能对社会产生潜在危险,因此应加强规范化管理。③护理人员手卫生影响着医院感染控制效果,而一些护士对手卫生缺乏高度重视,依从性较低,在洗手的时候随便应付,不符合防范医院感染的规定。④一些护理人员无菌观念较差,平时不注重学习医院感染管理知识,在日常护理工作中未能按照医院感染管理规范执行各项护理操作,安全防护意识薄弱,存在诸多风险隐患。
医院组建质控小组,负责制定相关管理制度,如手卫生管理制度、器械清洁消毒评价制度、医疗器械和设备管理制度等,通过完善多项临床管理制度,督促医护人员遵循制度开展工作,使医院感染防控工作更加规范化和制度化,营造了良好的院感防控氛围,提高了临床各岗位人员的协作水平,促进了医院感染防控管理质量的整体提升。通过加强医院感染知识培训,提高了患者和医护人员对感染相关知识的了解和掌握,有助于提高患者的诊疗依从性,减少了因操作不规范引发的医院感染风险事件。
4结论
综上所述,目前的医院感染管理尚存在诸多不足,在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制定规范科学的管理策略,有助于提升医院感染防控水平,减少医院感染及相关风险事件的发生。
参考文献
[1]徐骅.风险管理在血液透析科医院感染防控管理中的应用[J].抗感染药学,2018,15(7):1173-1175.
[2]王娜.护理风险管理对医院感染控制效果的影响[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7,38(3):355-356.
[3]林秀芳,洪卢晓,葛冉冉.感染科患者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分析及预防策略[J].医院管理论坛,2019,36(2):42-45.
[4]罗锋,冯秋女,黄楚菁,等.赣州市35所二级以上医院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9,29(24):3790-3794.
[5]吕小芳,王娟,白浪.201所医院感染科运行现状调查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7,27(14):3339-33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