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 BIM 技术的医院后勤管理研究与创新应用研究

发表时间:2021/7/1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1年14期   作者:龚亦凡
[导读] 本文对基于BIM技术的医院后勤管理模式进行介绍,即驾驶舱、
        龚亦凡
        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  南通  226001

        摘要:本文对基于BIM技术的医院后勤管理模式进行介绍,即驾驶舱、云值守、温度、照明、设备管理。进一步总结后勤管理模式的应用成效和创新要点。
        关键词:BIM技术;医院;后勤管理

        引言:现阶段,新医改工作正不断推进,医院亟需提高自身的保障功能,提高服务的水平,提升人民群众就医的舒适感。在这样的环境下,医院后勤管理部门面临着严重的挑战,其粗放的管理模式和落后的信息技术严重影响管理工作的效果。所以医院后勤部门要提高对BIM技术的重视度,结合自身情况进行科学应用。
一、基于BIM技术的医院后勤管理模式
(一)驾驶舱
        在驾驶舱内能够体现医院的建筑分布情况、总览各项信息名录、掌握设备的台账、明确设备维修的数据、当月各个部门的物资申请量、后勤管理服务的完成率、医疗和办公物资的供应商信息以及日常备用品的数量等。借助驾驶舱就能达到总览全局的效果,能在第一时间掌握医院运行的情况,明确存在的问题。借助BIM技术对医院进行可视化管理,明确各个科室的分布情况,保障资源分配的合理性。
(二)云值守
        建立完备的电缆、管线和环境参数监测,医院的后勤云值守服务中心和现场管理中心对数据进行分析,这样医院内部就能在无人值守的情况下实现故障自动侦查定位、自动向上汇报、自动安排员工维修。与传统的人工保修相比,在BIM技术的助力下,故障定位的精准性提高,提高维修时间的利用率,降低维修的成本。借助数据平台进行统一派遣,为事后追溯提供保障。确保相关人员能对管线进行科学控制[1]。
(三)温度管理
        利用BIM技术建立智能化平台,这样就能按照功能区对整个建筑进行智能化的管理,由高至低一共具有五种颜色,即红橙黄绿紫,按照体感温度的公式,借助传感器采集医院的温度、气压、湿度以及风速等,对微环境的体感温度进行模拟,对不同功能区的温度进行科学地调节,设定阈值,当发生故障时就能利用智能系统与后台取得联系。一般情况下,夏季时门厅的温度应在25℃,冬季时门厅的温度应在19℃。
(四)照明管理
        对这个建筑的诊疗区实施照度分级管理,由高至低一共分为五个等级,即红橙黄绿紫,照明管理与温度管理的模式一致。进行照明控制时主要分为四种模式,分功能控制、分时段控制、公共感应区域和特殊区域。比如,病房的温度要控制在15-30lx、候诊区控制在50-100lx、手术室控制在100-200lx。


(五)设备管理
        在进行设备管理时建立设备信息库,明确设备的养护周期,建立设备维修计划,对设备的运行状态实施循环检查的模式,采集其运行的记录。此外,利用BIM形成一站式的数据模式,加强数据间的衔接性,记录维修的类别,对故障次数、作业频率以及维修成本进行科学管理,提高维修的主动权。
二、创新应用成效
(一)应用成效
        第一,驾驶舱。医院的工作体量较大,在查询房间数据方面存在严重问题。要对房间进行可视化管理,对每个建筑的每个房间、部门以及公摊面积进行管理,明确它的类别和属性信息。这样能提升用房的科学性,提升空间面积的利用率,保障办公用房的科学性。第二,云值守。医院内的管线错综复杂,许多管线工程为隐蔽工程,并且存在着直埋的问题,处于年久失修的状态。这样就增加检查和运维的困难性,导致维修工作无法推进。借助BIM技术利用激光进行扫描、测绘以及勘探,形成可视化的管线图,能对每个零部件进行精准定位。把管线的数据纳入管理的数据库中,能精准定位存在事故的区域,把管线的隐患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提高运行的安全性[2]。第三,温度。不同的区域具有不同的照明需求,没有进行科学的管理,将造成资源的浪费,影响医院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借助BIM技术对温度变化情况进行把控,结合室内外的温差和医院的运行需求对温度进行调整,为患者提供优质的就医体验。第四,照明。医院存在较多的就诊科室和诊疗区域,不同区域对照明有着不同的需求。利用BIM技术构建智慧照度管理平台,为医院提供不同类型的照明。第五,设备。在传统的设备管理中,维修工作一直处于被动的局面,在操作时存在安全隐患,没有制定科学的维修计划、应急维修工作的效率较低,严重影响医院的正常运行。借助BIM技术就能对维修量、设备分布情况以及维修热点进行动态化把控。借助数据分析对维修工作进行科学地控制,这样能提升运维管理的成效。
(二)创新要点
        第一,把BIM技术运用到医院后勤管理的各个关键区域,这样才能提升医院信息化建设的效果,提高实践的价值和影响力。第二,综合运用BIM技术和可视化技术建立信息化管理平台,把纷繁复杂的后勤保障工作和数据信息进行整合后再借助可视化的模式进行呈现,降低管理的难度,保证管理者和操作者工作的便捷性和可操作性,提高后勤运行服务的工作效率,把成本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提高管理安全风险的能力,全面提升医院的管理水平。第三,利用BIM建立医院后勤可视化的数据平台,为后勤管理和设备建立有效的信息联系,避免孤岛的问题。这样后勤管理工作、设备运行维修等数据信息就能进行纵向与横向的互联,提升资源分享的效果,加强集中管控的力度,在控制成本的基础上,提高效率。第四,利用BIM技术把智能化平台与管线构建联系,建立由点到面的信息化管理模式,创新设备固有的运行模式。第五,利用BIM技术建立智能化平台汇集大量的管理和运行数据,打造智慧型和节约型的医院后勤模式。
结论:综上所述,把BIM技术应用到医院的后勤管理工作中,能对医院的平面布局、管线、温度、照明和设备的运行情况进行科学把控,实施动态监管的模式,在第一时间掌握医院中的异常情况,建立预警机制并采取科学的应对措施,提升医院服务的质量。
参考文献:
[1]李源补.BIM技术在医院后勤机电设备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9(22):114-115.
[2]唐蔚蔚,马中文,任远.基于BIM技术的医院综合安全管理系统[J].中国医院建筑与装备,2019,20(07):83-89.

作者一姓名:龚亦凡;性别:男;出生年月:1989.10;籍贯 江苏南通:民族 汉;最高学历:硕士研究生;目前职称:中级工程师;研究方向:医院后勤管理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