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雯钰
南昌大学玛丽女王学院 330006
[摘要] 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是社会重建和发展的主要支柱,其身心健康一直备受家庭、学校和社会的高度关注,其中焦虑情绪不仅是大学生的普遍现象,而且也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学习和生活。本文充分分析了大学生的焦虑的产生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和对策。
[关键词] 焦虑;心理健康;大学生;影响因素;措施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全民焦虑”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现象,大家的负面情绪不断增多。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正处于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发展阶段,面对着这个多元化快速发展的社会,承接着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大学生作为未来社会重建和发展的主要支柱,他们的健康成长一直是家庭、学校和社会非常关注的问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也一直是学校思政工作的重点。焦虑会给大学生的生理、认知以及行为等各方面带来一定程度的伤害,严重的还会影响他们的学习和正常的生活。本研究在充分概况大学生的焦虑状况的基础上,分析了影响其焦虑的各项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以利于高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更好地开展。
1大学生焦虑的现状
焦虑是个体因压力、烦躁、抑郁、怨恨等多种因素引起的复杂负面情绪,也被称为心理健康领域的“普通感冒”,可见其存在的普遍性。焦虑不仅仅只是会产生烦躁、易怒、紧张、冲动、抱怨等情绪反应,也会产生头晕、失眠、浑身没劲、出汗等等诸多生理症状,甚者还会产生一些不合理或过激的行为。
大学生面临着学习、人际交往、就业等诸多压力。这一阶段也是一些心理问题的高发期。如果这些压力没有得到有效缓解,部分学生便会产生焦虑抑郁等情绪波动,焦虑可能出现在大学生活的各个阶段,有的是明显的,有的是隐藏的。适度焦虑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学习和工作,提高人的觉悟,使人集中精力,激发斗志,但过度焦虑则会影响正常的学习和生活,甚至降低机体免疫功能和致内分泌失调。
焦虑已经成为目前大学生中的一种普遍现象,几乎所有的大学生都认为自己很焦虑。据调查分析显示,三分之一的大学生存在焦虑,其中轻度焦虑为50%左右,中度焦虑36%左右,重度焦虑占比高达14%左右[1-2]。
2 原因分析
大学生焦虑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报道显示,大学生的生源、学校类型、专业、家庭经济状况、父母文化程度、心理素质、适应能力、个性倾向等都与焦虑密切有关[3],网络成瘾也是焦虑和抑郁的一个危险因素[4]。概况起来,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2.1 学习压力
大学的教学内容多,信息量大,课程多,与中学的教学方式完全不同,这让很多学生迷失了方向,由于不了解自己学习的要点,一些学生课后感到紧张。特别是在学期末考试前,焦虑情绪达到了顶峰。考试焦虑是一种受个体认知评估能力、个性倾向等身心因素影响的心理状态,表现为担忧、保护或逃避等行为。其实适当的焦虑可以促进学业的提升,使学生努力学习,积极思考,提高考试效果,但过度的焦虑会让人怀疑自己的能力,如精神紧张、记忆力减退、思考时间过长等,并伴有血压升高、心率加快、呼吸急促、大小便欲求,持续时间过长,出现厌食、失眠等情况,严重影响了学生身心健康。
大学生中最常见的考试焦虑是考前焦虑,但每个学生对考试的态度和感受不尽相同,很多学生对考试的焦虑程度不同,目前研究表明,大学生的年龄、智力和性格对考前焦虑影响比较大,但男女间差异不显著;低年级学生的考前焦虑程度明显高于高年级学生。
2.2 考研和就业的压力
对于大一和大二的学生来说,他们的压力主要来自于环境和自身角色的转变,离开了他们熟悉的生活环境,而且许多事情需要自己独立完成,对于一些依赖性比较强的学生来说,便会产生无形的压力和困惑;同时,大学生的身份不同于中学生,需要更加独立,要自己对自己的言行举止负责,因此便不自觉的产生一种焦虑的情绪。但是很快,到了大三和大四年级,又需要面临一次艰难的选择,而且目前不论是考研还是就业,都比以前更加困难。高考的时候,有来自亲朋好友和学校老师的各种关心指导,但现在到了考研就业阶段,只能依靠自己,需要自己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去了解和决定自己将来的发展方向。尤其是当别人找到工作而自己工作还没有着落时,他们会更加感到焦虑甚至抑郁。
2.3 原生家庭及其经济状况
现在,大量的研究发现,原生家庭对孩子的性格和心理影响至关重要[5]。研究显示,单亲家庭、父母缺失或父母文化水平较低的大学生更容易产生抑郁和焦虑。可能是这些家庭普遍缺乏对孩子的关心、鼓励和照顾,容易导致孩子自卑,没有家庭的幸福感、归属感或安全感,进而影响情绪,产生焦虑抑郁等。另外,父母和孩子之间的负面互动也会导致孩子的焦虑抑郁。因此,如果父母能改变自己的教养方式,给予孩子更多的鼓励,就可以降低患抑郁症和焦虑症的风险。
家庭的经济状况也是影响大学生焦虑的另外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大学阶段,经济还不能完全独立,学生之间,自觉不自觉地存在一种攀比,对于经济条件较差的大学生,有对物种需求的渴望,但又不能得到满足,或者有的大学生面对家庭供养上学的辛劳,也会产生自责和不安情绪,最后导致焦虑。
此外,随着网络信息和通讯设备的发达,来自网络游戏、微博、短视频等等的诱惑越来越多,许多大学生都有对这些电子产品的依赖行为,更有甚者,深陷其中不能自拔,从而更进一步加重了焦虑。
3 建议和应对措施
大学生要有正确和健康的心态,良好的人格素质,要开放而自信,学会自我调节情绪。学习仍然是大学生的主要任务,平时认真看书,考前系统复习,多参加一些讲座、演讲等活动,释放学习压力的同时,也丰富了课余生活。运动是调节情绪、缓解焦虑的最好方式之一,运动不仅能够强健身体,大量研究还表明,运动可以产生快乐因子——多巴胺[6],可以启动大脑的奖赏系统,使机体产生欣快愉悦的感觉。生活作息时间规律,避免熬夜,也是保持身心健康,克服焦虑的方式之一。
总之,如何能够平稳地度过大学这个人生重要的阶段,不仅需要家长、老师、朋友的开导和关爱,更主要的要依靠自己,要培养自己克服焦虑、战胜焦虑的能力,努力采取积极的措施,全方位的提高自己的身心健康。
参考文献
[1] 张晓田. 新时代大学生焦虑的现状、成因与对策[J]. 新西部(下旬刊),2019(2):144-145.
[2]余小杰.大学生焦虑调查及对策分析[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8(8):152-154.
[3]蒋德勤,姚荣英,袁长江,等.蚌埠市在校大学生抑郁和焦虑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卫生研究,2011,40(4):541-543.
[4]鲍丙刚,李艳艳,陶舒曼,等.某医科大学学生网络成瘾视屏时间与心理健康的关联性[J].中国学校卫生,2014,35(7):1001-1004.
[5]黄涛,黄小流,尹汉明,高红英,李梦军.社会转型期地方高校大学生焦虑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基层医学论坛,2021,25(4):568-570.
[6]华正春,孙健.身心练习对大学生焦虑、抑郁和压力影响的实验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21,41(1):95-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