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丽 蔡环红 苑娜
联勤保障部队第968医院骨科 辽宁锦州121000
摘要:目前,临床普遍采用负压伤口治疗手段治疗各类很难愈合性的创面。然而,临床中,在负压治疗当中,确定负压值大小,不同研究人士有着不一致的观点。本文阐述负压伤口治疗内涵、负压值大于-200 mmHg的应用、负压值-100~-200mmHg的应用、负压值小于且等于-100 mmHg的应用、负压治疗特殊群体伤口,以期提供借鉴,利于更有力发挥负压伤口治疗的价值。
关键词:负压治疗;负压值;选择;成效
负压伤口治疗(NPWT)分为负压封闭辅助闭合(VAC)、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两类,指以低于大气压力的负压原理为基础,平均分布压力在伤口上,以泡沫敷料当成保护性屏障,覆盖于伤口上,转变开放性伤口成密闭式环境,借助低压力吸引体液流量,以控制真空[1]。负压伤口治疗能够缓解组织水肿,更好去除掉细菌生物膜,加快伤口血管性产生,增加组织增殖活性。
1.负压伤口治疗内涵
负压伤口治疗的原理是借助负压吸引装置,利用敷料、连接管与透明贴膜,于伤口四周构建密闭环境,间断或连续地施加负压到伤口上,从而加快肉芽生长,缓解水肿,促进伤口愈合[2]。在上个世纪80年代,有研究人士,在使用负压治疗伤口当中,首次采用医用纱布包裹多侧孔引流管,执行持续的负压密闭治疗,疗效良好。上个世纪90年代末,研究人员改进了此方法,采用聚氨酯泡沫敷料取代医用纱布,同时证实,分子结构泡沫是效力更为理想的伤口填充敷料。由于负压治疗的特点,被临床普遍用于治疗各类伤口。在实际操作与护理当中,负压治疗的重点关注落在压力上,压力偏低会致引流不顺,引流效果不理想;在压力偏大,一定程度上影响新生组织修复,还会给患者造成痛苦,增加出血风险。所以,在治疗当中,确定恰当负压值极为重要。
2.负压值大于-200 mmHg的应用
张宏亮[3]等选择40例患者参与实验,即:软组织皮肤受损、皮肤撕脱伤、挤压伤,使用不同的负压值治疗,实验结果显示负压值控制在-250~-370 mmHg,能够加快创面愈合,缓解患者痛苦。郑明生[4]等展开研究发现,当使用负压治疗腹部伤口时,负压治疗体表伤口负压值控制在-125~-450 mmHg能够让腹壁各层组织充分贴合,排除腔隙与组织间错位移动的可能性,加快愈合。相关文献指出,在实践当中,应当结合创面情况适时调整负压值,当伤口处脓液与坏死组织过多时,可以调整负压值在-300 mmHg;当创面长出红色肉芽时,可以调整负压值为-125 mmHg。董禄彬[5]进行研究证实,在治疗慢性伤口当中,有许多渗出的全层伤口存在,尤其是存在潜行时,可以增加负压值到-200 mmHg。然而,负压值太大,会大量吸出体内的淋巴液、组织液,诱发淋巴漏,干扰伤口局部血液循环,严重可致皮瓣坏死,干扰肉芽生长速度。等研究人员以小鼠为模型展开实验,设定负压为大约-675 mmHg,实验结果表明,引流位置会有严重大出血情况出现。
3.负压值-100~-200mmHg的应用
一些学者借助非线性有限元方法,研究不同负压值实施负压治疗时,带给创面巨形变的应力效力,包括-70mmHg、-125mmHg、-150 mmHg,研究发现,在-70 mmHg的负压值时,创面会快速收缩,在使用-150mmHg的负压值实施负压治疗时,造成创面最大程度的形变[6]。另有学者以猪腹部创面模型展开实践研究,借助测力计,检测不同负压值实施负压治疗时,带给创面形变的效应,研究发现,以-120mmHg的负压值时,创面收缩形变与创周应力是最大的,能够加快表皮细胞再生,推动血管化,调节创面微循环[7]。苗盈盈[8]等展开研究,使用负压治疗Ⅱ度烧伤创面时,分别采用-150 mmHg、-300 mmHg、-450 mmHg等3种不同负压值进行治疗,实验结果表明3种不同负压值的负压治疗,整个创面愈合用时、愈合质量没有太大区别,然而以-150 mmHg的负压值治疗时,带给创面的疼痛感最低。刘庆[9]研究指出,选择负压值-100~ -200mmHg实施负压治疗,十分有助于慢性溃疡型皮肤创面的愈合。刘庆[9]进行实验,分别选取-127 mmHg、-195 mmHg、-450 mmHg等3种不同负压值,负压治疗Ⅲ期、Ⅳ期压力性损伤,实验结果表明负压值为-195 mmHg,其疗效最佳。林野[10]等研究发现,对于高位肛周脓肿患者实施切开引流后,再行负压治疗,控制负压值在-120~ -200 mmHg能够快速促使创面愈合,缓解患者疼痛。针对溃疡位于胫前、外踝处的情况,上述部位的下方骨性组织较为表浅,设置太大负力,极易致骨性表面残余的软组织坏死,致骨外露,主张设定负压值在-80~-120 mmHg。针对创面基底比较疏松患者,主张设定负压值在-150~-170mmHg,然而需要避免偏小负压影响引流效果,致使半透膜下聚集渗液。针对糖尿病足创面,当有较多渗液时,可以适时调节负压值到-150 mmHg,对于以下情况则不过设置过大负压值,即:缺血创面、四肢等环形创面、植皮后的创面等。
4.负压值小于且等于-100 mmHg的应用
王耀军[11]等挑选50例拟行植皮术的四肢慢性创面床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负压治疗,结果发现,负压值为-75 mmHg能够有效稳固皮片,充分引流消除皮下死腔,调节创面血液循环,让患者感到舒服,提升植皮效果。吕庆兵[12]等对以负压治疗难治性压力性损伤患者展开研究,结合压力性损伤愈合的不同阶段,交叉设计2种不同治疗方案,实验结果表明,在前2周治疗时,采用负压值-125 mmHg 实施负压治疗,以方便引流坏死组织;在后2周治疗时,采用-70 mmHg负压值治疗,有助于局部创面生长肉芽组织,避免负压太大引发局部创面产生疼痛与出血,提高负压值治疗压力性损伤的安全度。荆志勇[13]等选择60例软组织创面不愈合患者展开实验,遵循不同引流量,挑选不同负压值分别实施负压治疗,实验结果表明,在引流量大于50 ml/d 时,调整负压值到-125mmHg能够加快创面生长肉芽;在引流量不到50 ml/d时,设定负压值为-75mmHg和-125 mmHg展开治疗,对创面生长肉芽的效果没有不同,然而,负压值为-75 mmHg能够减少患者的疼痛感。采用负压治疗临近脏器的伤口时,主张设定压力值在-50~-100 mmHg,避免损伤组织脏器。相关文献指出,采用负压治疗瘘管伤口时,用凡土林纱布代替海绵当作接触层,设定负压值为 -75 mmHg 能够降低高流量瘘的漏出液。另有实践研究指出,对于回肠造口术后伤口裂开伴造口旁肠瘘患者,采用造口袋联合负压吸引治疗,控制负压值在-20~-30 mmHg,有效管理伤口渗液,有效封闭伤口,4个月后患者伤口愈合,更换造口袋的次数也从每日2-3次降低为2天更换1次,此类患者造口上下都存在伤口,全层裂开,基底是肠管,适时调整负压极为重要。
5.负压治疗特殊群体伤口
通常情况下,小儿体表面积偏小,皮肤薄嫩,对疼痛灵敏度高,承受力弱。目前,临床基本认为,年龄2岁及不到2岁的小儿创面负压治疗,设置压力为-50~-75mmHg,年龄大于2岁未成年患者,压力设置为-75~-125 mmHg。余泮熹[14]等实践研究指出,采用负压技术治疗小儿烧伤当中,小儿负压调控数值为-112~-150 mmHg。因为小儿喜动,很容易折弯引流管进而致管道受阻,并且皮肤上粘连贴膜,造成患者不舒服,这样患儿就更要活动,所以,需要同患儿家属展开良好交流,争取配合,了解小儿解剖与生理特点,适时调整压力,密切监测负压引流的效果。针对电烧伤的患儿,监测重心就要落在引流液量、性状方面,避免出现断发性大出血。针对营养不良患者、老年患者或接受抗凝治疗患者、出血风险高的患者,可以设置初始负压值为-75~-100 mmHg,再结合实际状况,调整压力到-125mmHg。
6.小结
合理负压值利于加快创面愈合,缓解患者痛苦,并能够吸收多余的渗液,会对疗效产生直接影响。所以,需要结合患者病况、伤口位置与种类、引流量状况,科学设定负压值,防止负压值偏大或偏小。应用负压治疗时,应当充分考虑治疗要求、创面实际状况、患者的承受力等方面因素,设置恰当负压值,适时调整负压大小。临床实践发现,不同品牌负压治疗仪器治疗伤口的疗效,有很大不同,负压有效标志是泡沫塌陷,薄膜下没有积液,调节压力时应当以不给患者带去更大痛苦和不引发出血作为标准,护理当中,需要防止不同因素导致负压值降低或消退。
参考文献
[1] 韦洁明,颜晓东,黄秀禄. 两种伤口负压治疗模式对糖尿病足溃疡治疗作用的比较[J]. 中华糖尿病杂志,2020,12(4):246-250.
[2] 杨敏烈,周小金,朱宇刚,等. 不同模式持续负压伤口疗法对下肢静脉性溃疡创面的临床疗效及其影响因素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J]. 中华烧伤杂志,2020,36(12):1149-1158.
[3] 张宏亮,高文华,刘学亮,等. 富血小板血浆联合负压伤口疗法对骨科难愈性创面的治疗效果[J]. 新乡医学院学报,2018,35(1):45-49.
[4] 郑明生,杨国荣,黄腾飞,等. 复合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和常规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治疗普外科难愈性伤口对比研究[J]. 中外医学研究,2018,16(32):136-137.
[5] 董禄彬. 持续封闭负压引流与常规引流治疗骨科创伤及创面感染的临床效果分析[J]. 医药前沿,2020,10(34):39-40.
[6] 杨少玲,朱旅云,胡丽叶,等. 负压伤口疗法对糖尿病足不同程度缺血创面肉芽组织Ⅰ型胶原蛋白表达的影响[J]. 中华损伤与修复杂志(电子版),2018,13(1):24-29.
[7] 丁海. 负压封闭引流术治疗四肢骨折合并严重软组织损伤的 临床疗效观察[J]. 中国伤残医学,2019,27(5):33-34.
[8] 苗盈盈,张武臣,韩秀斌,等. 改良双负压疗法联合清创减张缝合术治疗骶尾部及周围4期压疮并感染患者的效果[J]. 中华烧伤杂志,2020,36(7):540-546.
[9] 刘庆. 改良封闭负压引流对慢性伤口患者的影响[J]. 护理实践与研究,2018,15(16):125-127.
[10] 林野,李守军. 封闭式持续负压吸引治疗小儿心脏外科手术后累及胸骨的深部切口感染[J].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2020,19(9):806-809.
[11] 王耀军,任忠亮,薛佳杰,等. 负压伤口疗法在肢体毁损伤急诊保肢手术中的临床作用[J]. 中华烧伤杂志,2019,35(7):532-536.
[12] 吕庆兵,包亚明,肖贵喜,等. 负压吸引在治疗特重度烧伤后期功能重建中的临床效果分析[J]. 中华损伤与修复杂志(电子版),2019,14(4):285-290.
[13] 荆志勇,田雨,韦深. 负压封闭引流术治疗四肢骨折合并严重软组织损伤的研究[J].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9,29(19):117-119.
[14]余泮熹,杨晓楠,靳小雷,等.负压创面治疗技术的研究进展[J].医学研究杂志,2018,47(03):172-174,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