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轲
安徽省马鞍山市中医南院 243000
摘要:目的研究神经内科护理工作中潜在的护理风险与防范。方法回顾性选取2018年11月—2020年11月我院患者100例,依据护理方法分为风险管理组(n=50)和常规管理组(n=50)两组,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不良风险事件发生情况。结果风险管理组患者的基础护理、消毒卫生评分(94.3±15.8)分、(96.7±13.6)分均显著高于常规管理组(68.7±13.2)分、(76.4±13.2)分(P<0.05)。在不良风险事件发生率方面,风险管理组为2.0%(1/50),常规管理组为14.0%(7/50),前者显著低于后者(P<0.05)。结论神经内科中风险管理的应用效果较常规管理好,更能有效提升护理效果,将低不良风险事件发生率,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神经内科护理;护理风险;防范措施
引言
神经内科是神经系统疾病患者集中诊疗的特殊场所,多数患者存在高龄、意识障碍、行动不便、侵袭性操作多、住院时间长等危险因素,有报道神经内科患者医院感染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科室,这不但使患者病程延长、病情加重,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加重了患者的经济负担,而且也增加了致残率及死亡率。风险评估法能够结合临床工作实际情况,明确医院感染防控工作的重点,是发现和减少医院感染潜在风险的最好方法。本次研究神经内科护理工作中潜在的护理风险与防范,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回顾性选取2018年11月—2020年11月我院患者100例,依据护理方法分为风险管理组(n=50)和常规管理组(n=50)两组。风险管理组中男性患者29例(58.0%),女性患者21例(42.0%),年龄34~81岁,平均(49.3±7.8)岁;病程6个月~4年,平均(2.5±0.8)年。在疾病类型方面,脑出血23例(46.0%),脑梗死15例(30.0%),其他12例(24.0%)。常规管理组中男性患者27例(54.0%),女性患者23例(46.0%),年龄35~81岁,平均(50.2±8.4)岁;病程7个月~4年,平均(2.7±0.8)年。在疾病类型方面,脑出血22例(44.0%),脑梗死16例(32.0%),其他12例(24.0%)。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不显著(P>0.05)。
1.2方法
风险分析:既往在应用常规护理管理的工作中发现,护理工作落实不到位一般主要与以下几点有关:(1)责任护士未向病人及家属反复介绍、反复强调自己是责任护士,由于神经内科有不少病人年老记忆力差、认知功能障碍、陪护年龄大或不固定等原因,极容易出现病人或家属记不住责任护士、有事不知道找谁的情况。(2)病人跌倒/坠床、感染/压疮、非计划拔管等护理风险评估和预防措施落实不到位,容易留下护理缺陷和安全隐患,从而导致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3)护士不认真观察,未及时发现病情变化。由于少数护士未按要求规范巡视病房,或对病人病情观察不认真,未能及时发现病情变化,从而贻误抢救、危及生命。(4)查对制度未严格落实,影响正确给药,造成差错的发生。
防范措施:(1)预警防控机制的构建。护理部、临床护理人员、质量管理部门与信息化技术人员、后勤管理科等紧密结合构建预警防控机制。护理部牵头成立跌倒“泛险失”事件风险预控管理委员会,设主任委员1人,负责总体方案规划、规章制度流程的制定与培训;副主任委员2人,负责指导方案、规章制度流程的具体实施;科研助手1人,负责整理分析数据、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及循证护理知识培训内容的制作及安全知识培训质量管理科质量控制委员1人,负责考核实施过程中的问题汇总与反馈;秘书1人,负责讨论会议的召开协调;护士长4人,负责各管辖病区跌倒“泛险失”事件风险预控流程的落实;责任护士若干人,负责在常规跌倒流程的基础上对病人危险源动态评价及实施具体风险防控措施;安全员4人,负责各管辖病区责任护士实施措施的评价及“泛险失”事件的上报;信息科专员1人,负责信息系统对接及危险源上报系统的开发与培训后勤管理对接员1人,负责病区环境的整改。(2)“泛险失”事件管理。病人入院后,责任护士对跌倒评分≥8分的病人进行危险源的辨识、评估,按照风险管理标准执行管理措施,进行危险源的监测与预警及“泛险失”事件的上报,同时运用应用程序(APP)向病人发送基于循证的跌倒预防知识及自制的相关视频,鼓励病人主动参与跌倒管理。建立有效的预防高风险的交接办法,采用SBAR标准化交班,医护床旁交接、班班交接,持续关注跌倒高危评分的病人;强化健康教育,对病人及家属进行多形式宣教,如视频、健康讲堂、带领病人进行肌力增强的各种功能锻炼等;采用统一固定方式对心电监护仪、微量泵等潜在危险源进行固定;与此同时,护理部建立跌倒预警及“泛险失”事件上报流程,营造“泛险失”事件上报的积极氛围;护理部建立安全员培训群,每月分享病人安全的相关知识。在病人出院前,再次进行跌倒危险源的评估,通过推送预防跌倒的知识,出院后由责任护士对每一位病人进行微信随访,进行居家期间日常危险源的宣教,将跌倒预防宣教延伸到院外,减少病人因忽视院外危险源而再次跌倒的风险。
1.3观察指标
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比较,两组患者的不良风险事件发生情况比较。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0对研究对象采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数据采用(±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表示,使用χ2对数据进行校检;P>0.05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比较
风险管理组患者的基础护理、消毒卫生评分(94.3±15.8)分、(96.7±13.6)分(t=8.7923,P=0.000)均显著高于常规管理组(68.7±13.2)分、(76.4±13.2)分(t=7.5738,P=0.000)(P<0.05)。
2.2两组患者的不良风险事件发生情况比较
在不良风险事件发生率方面,风险管理组为2.0%(1/50),常规管理组为14.0%(7/50),前者显著低于后者(P<0.05)。见表1。
3讨论
对护理风险进行上报和管理,有助于员工提高对危险源以及事故征兆的认识,提高处理事故隐患的能力,减少因人员安全知识缺乏及专业技能不足导致的人因失误,避免造成事故的发生。风险点更加精准明确、直观易懂,员工对危险源充分认同,因此其风险防范意识更强,设备操作更加规范,岗位风险控制效果明显增强,员工对压力的感知降低,对医院的安全氛围感知更明确,有效提升了护士的病人安全文化感知。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神经内科对风险因素积极进行风险控制,努力在临床实践中严格落实已有循证证据支持的医院感染防控措施,不断发现问题、改进防控实践,对预防和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具有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王玲,刘林强.神经内科护理工作中潜在的护理风险与防范探讨[J].中国农村卫生,2019,11(20):72+74.
[2]李莉.神经内科临床护理工作中的护理风险及防范措施[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9,4(31):74.
[3]李健.神经内科护理管理工作中潜在风险及防范措施探究[J].中国卫生产业,2019,16(17):84-85.
[4]陈娟娟.神经内科护理管理工作中潜在风险防范措施[J].中国卫生产业,2019,16(13):55-56.
[5]庞娜.神经内科护理工作中潜在护理风险分析及风险评估的应用价值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9,17(03):214-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