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东 蔚
山东中医药大学,山东济南 250014
关键词:失眠;药针配合; 有效率
失眠,是大部分人都能遇到的常见病,其痛苦程度令人不堪,严重扰乱了人的生活幸福指数。西医一般使用镇定安神的药物,但是这些药物长期使用会有一定的毒副作用、成瘾性。中医称失眠为不寐,是一种常见的睡眠障碍,失眠患者很难进入或保持睡眠状态,可能表现为难以入睡,也可能会在夜里醒来,或者第二天凌晨醒来而难以继续入睡。失眠会影响患者的情绪、健康、工作表现和生活质量。失眠可能会断断续续地出现,也可能持续出现。短期失眠一般与短期内精神压力有关,这种失眠会持续数天到数周,一般短期内及时干预情况会有好转。慢性失眠是持续性的,称为慢性失眠症,慢性失眠易造成多系统的损害,对于心血管,患者可能会出现胸闷或心率的问题,血压的升高等等;对于消化系统可能会造成患者便秘,消化功能不良,或者出现腹泻;对于神经系统,会造成患者头疼,头晕,注意力下降,记忆力下降,营养不良,体重的下降,工作能力的下降,还有些患者还会出现这种肌肉的疼痛,表现为颈部、腰部或者背部的疼痛,长期的失眠还会造成机体抵抗力的下降,影响机体的免疫系统,会诱发一系列的疾病。中西医治疗失眠方式的对比,在用药安全上,患者易采用中医方式,尤其在2019年新冠疫情肆无忌惮蔓延全球,作为中医凸显出出神奇的疗效。在治疗失眠的病症过程中,中医的安全性越来越被更多的患者所接受。
一、 临床资料比对
(一)患者资料
从就诊患者中随机选择180例均为2020年5月至2021年3月到门诊患者,尊重患者意愿,根据治疗方式,按性别和不同年龄阶段随机分为针药配合组、针灸组、中药组等三个组。针药配合组为针灸配合口服中药的患者,共64例,男20例、女44例,年龄40岁至76岁,平均年龄56岁±17岁,病程3天至6个月不等,平均91.5±88.5天;针灸组56例,男30例,女26例,年龄45岁至75岁,平均年龄60±15岁,病程7天至6个月不等,平均 93.5±86.5天;中药组60例,男24例、女36例,年龄44岁至77岁、平均年龄60.5±16.5岁,病程5天至6个月不等,平均92.5±87.5天。三组性别、年龄、病程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二) 临床诊断
根据2012年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睡眠障碍学组,根据现有的循证医学证据制定的《中国成人失眠诊断与治疗指南》,中国成年人失眠的诊断标准:①失眠表现入睡困难,入睡时间超过30分钟;②睡眠质量睡眠质量下降,睡眠维持障碍,整夜觉醒次数≥2次、早醒、睡眠质量下降;③总睡眠时间总睡眠时间减少,通常少于6小时。在上述症状基础上同时伴有日间功能障碍。睡眠相关的日间功能损害包括:①注意力、注意维持能力或记忆力减退;②疲劳或全身不适;③情绪波动或易激惹;⑤日间思睡;④学习、工作和(或)社交能力下降;⑥兴趣、精力减退;⑦工作或驾驶过程中错误倾向增加;⑧对睡眠过度关注;⑨紧张、头痛、头晕,或与睡眠缺失有关的其他躯体症状。
失眠根据病程分为:①急性失眠,病程<1个月;②亚急性失眠,病程≥1个月,<6个月;③慢性失眠,病程≥6个月。
二、中药、针灸治疗
(一)中药配方
中药取:酸枣仁、茯神、柴胡、郁金、知母、川芎、肉桂、远志、夜交藤、生甘草。加减:气虚者加黄芪,党参;血虚者加当归,白芍;阴虚者加生地,黄精,玄参;痰浊壅盛者加瓜蒌,竹茹;便秘者加大黄,桃仁;肝火内盛者加钩藤,龙胆草。上方每日一剂,连服14天, 14天一疗程,观察两个疗程。
(二)针灸行针
针灸取穴:四神聪、神门、安眠、足三里、三阴交。随证配穴:心脾亏虚配心俞、脾俞,心肾不交配心俞、肾俞、太溪,心胆气虚配心俞、胆俞,肝阳上扰配太冲,脾胃不和配足三里,痰热内扰配内关、丰隆。操作:毫针灸,虚证用补法,实证用泻法,每日1次,每次留针20分钟至30分钟,14次为1程。观察两个疗程。
(三)分组治疗
针药组为针灸配合中药口服; 针灸组单纯针灸疗法,应用于不能配合口服中药的患者;中药组单纯口服中药,应用于不能配合针灸的患者。
三、疗效观察
(一)评定标准
痊愈:每天睡眠时间可以长达7小时以上,随机跟踪观察2个月未有复发者;
显效:每天睡眠时间增加2小时,但仍不到7小时;
无效:治疗两个疗程后睡眠质量无任何变化。
(二)治疗结果
通过上表数据可以看出,三个不同的治疗组之间显效率和总有效率有明显差异。统计后处理:针药组与针灸组显效率及总有效率(显效率及有效率之和)比较P<0.01;针药组与中药组显效率P>0.01总有效率比较P>0.05,针灸组与中药组相比较无显著差异,三组对比针药组治疗效果最近,总有效率最高,只要患者身体条件允许,针灸辅以中药起效快,失眠康复最稳定。
四、效果分析
患者原发性失眠通常缺少明确病因,或在排除可能引起失眠的病因后仍遗留失眠症状,主要包括心理生理性失眠、特发性失眠和主观性失眠3种类型。原发性失眠的诊断缺乏特异性指标,主要是一种排除性诊断。当可能引起失眠的病因被排除或治愈以后,仍遗留失眠症状时即可考虑为原发性失眠。心理生理性失眠在临床上发现其病因都可以溯源为某一个或长期事件对患者大脑边缘系统功能稳定性的影响,边缘系统功能的稳定性失衡最终导致了大脑睡眠功能的紊乱,导致失眠发生。继发性失眠包括由于躯体疾病、精神障碍、药物滥用等引起的失眠,以及与睡眠呼吸紊乱、睡眠运动障碍等相关的失眠。失眠常与其他疾病同时发生,有时很难确定这些疾病与失眠之间的因果关系,故近年来提出共病性失眠的概念,用以描述那些同时伴随其他疾病的失眠。
相比之下,中医的传承对失眠有较系统和全面的认识,治疗方面有较大优势。中医认为失眠究其成因,多因思虑劳倦,内伤心脾,阴阳失和,心肾不交,阴虚火动或肝阳偏,上扰心神,或心胆气虚以及脾胃不和等所致,而总属心、脾、肝、肾、阴血不足,阳盛阴衰,阴阳失交而成。在五行学说认为,失眠或肝弱,或脾虚,或肺弱。在治疗措施上祖国中医学认为,应掌握三个要领,一是注意调整脏腑气血阴阳的平衡。如补益心脾,应佐以少量醒脾运脾药;交通心肾,应用引火归原的肉桂,用药时其量宜轻;益气镇惊,常须健脾,慎用滋阴之剂;疏肝火,注意养血柔肝,以体现“体阴用阳”之意。“补其不足,泻其有余,调其虚实”,使气血调和,阴平阳秘。二是强调在辨证论治基础上施以安神镇静。安神的方法有养血安神、清心安神、育阴安神、益气安神、镇惊安神、安神定志等不同,可随证选用。三是心理调摄注意精神治疗的作用。消除顾虑及紧张情绪,保持精神舒畅。笔者方选酸枣仁汤为基础加减:酸枣仁、茯神以养血补肝,宁心安神;柴胡、郁金、知母、川芎以疏肝解郁,清心安神;远志、夜交藤以养心安神,肉桂交通心肾,用引火归原;生甘草以和中缓急,治则以补虚泄实,养心安神为治疗大法。针灸取四神聪、神门、安眠以镇静安神;足三里、三阴交以健脾益气,柔肝益阴;以上穴位配合可使脾气和,肝气疏泄,心肾交通以达心气安,而不寐除。针灸中药并用,各取所长,并行而不悖,相得益彰,共同作用于失眠,临床治疗效果非常好,凸显中医综合治疗的神奇魅力。
参考文献:
[1] 黎少尊,龚建刚等.阴阳分调法治疗顽固性失眠,2003.4,Vol.23河南中医 .
[2] 王维志,罗祖明.神经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7袁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