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脉血气标本放置时间对检验结果影响观察

发表时间:2021/7/1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1年15期   作者:钟琳琰
[导读] 目的:探讨动脉血气标本放置时间对检验结果影响。
        钟琳琰
        桐乡市第一人民医院  314500
        摘要:目的:探讨动脉血气标本放置时间对检验结果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20年12月于我院行动脉血气检验的患者45例为对象,取患者桡动脉血液为标本,在标本放置的不同时间点进行血气检验,比较患者不同时间点血气检验指标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CO2)、动脉氧分压(PO2)、动脉氢离子浓度(pH)、碱剩余(BE)和血氧饱和度(SAT)、碳酸氢根(HCO3-)的水平变化。结果:采血后不同时间点患者PCO2和HCO3-的水平未见明显差异;采血后30min,pH出现差异;采血后60min,PO2出现差异;采血后90min,BE出现差异;采血后40min,SAT出现差异。结论:动脉血气标本放置时间会对血液的pH、PO2和BE、SAT等指标水平造成影响,各指标检验结果发生明显异常的时间点不同,临床检验时建议采血后30min内完成检验,避免放置较长时间而影响检验结果。
        关键词:血气检验;动脉血气标本;标本放置时间;检验结果;影响
        血气检验是临床医学疾病诊疗的重要手段,主要是采用血气分析仪对受检者的血液进行检测,主要检测对象是人血液中的H+浓度及血液中溶解的气体,比如二氧化碳和氧气等,获得的结果能反映受检者的呼吸功能及其机体酸碱平衡,医生通过分析受检者的血气指标,能了解患者的肺换气功能等。血气检验需要的是动脉血液,即动脉血气标本,临床经验显示[1],动脉血气标本的放置时间会影响检验结果,致使病情判断存在一定的异常。本文回顾性分析45例动脉血气检验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患者动脉血气标本不同时间点检验结果的差异。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9年1月-2020年12月于我院行动脉血气检验的患者45例为对象,男性26例,女性19例;年龄23-64岁,平均(45.62±5.94)岁。纳入标准:(1)入院治疗≥3d[2];(2)具有完整的诊疗计划记录资料;(3)具有正常的听说读写能力。排除标准:(1)具有精神病或(及)认知功能障碍;(2)临床资料不完善;(3)经综合检查证实良恶性肿瘤。
1.2方法
    (1)嘱咐患者采血前1d晚上禁饮禁食,在次日清晨6:00采血,经患者的桡动脉取血气标本。(2)45例患者均接受右手桡动脉穿刺采血,以空针抽吸2ml肝素稀释液,随即吸入空气做快速来回推拉操作,使针管中的肝素稀释液被有效排出,保持残余量为10μl即可。(3)用斜刺法穿刺并进行动脉采血,严格保管血气标本,避免标本和空气发生反应,把枕头刺进试管的橡皮塞中以闭气。(4)将采集的血气标本即刻送去检测,在抽血后5min-90min进行不同时间点检测,测量血气标本5min、10min和20min等时间点的指标水平。
1.3观察指标
        观测患者不同时间点血气标本检验结果,指标包括PCO2、PO2、pH、BE和SAT、HCO3-。
1.4统计学方法
        用SPSS 23.0检验,计量资料、计数资料分别用、(n,%)表示,差异性分别对应检验、2检验;检验水准:α=0.05,检验依据:P<0.05,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45例患者血气标本不同时间点检验结果显示,PO2、pH和BE、SAT的水平存在一定差异,PCO2和HCO3-的水平未见明显差异。采血后30min,血气标本中的pH出现差异;采血后60min,血气标本中的PO2出现差异;采血后90min,血气标本中的BE出现差异;采血后40min,血气标本中的SAT出现差异。见表1:
注:“*”表示与即刻血气指标比较,P<0.05。
        3、讨论
        血气检验是血气分析的基础,通常用于人的呼吸功能检测和评估,对呼吸系统疾病患者的病情诊断与治疗意义重大,尤其是危重症患者,检验结果与患者的生命安全密切相关。血气检验获得的每项指标数据准确无误,能准确的判断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比如检验结果能反映患者的酸碱平衡状况,使医生了解患者的机体紊乱程度,从而对患者进行正确有效的抢救和治疗,所以临床检验时要高度重视血气标本采取和即刻送检,以免患者的病情快速进展而影响治疗方案制定与效果[3]。
        本文回顾性分析得出,不同时间点血气标本检验结果发生异常的有PO2、pH和BE、SAT这四个指标,pH水平在采血后30min出现差异,PO2水平在采血后60min出现差异,BE水平在采血后90min出现差异,SAT水平在采血后40min出现差异。说明血气标本采取后放置时间越长,上述指标的水平会出现明显的变化,致使医生不能对患者的血浆酸碱度和人体氧耗等情况进行准确评价,导致患者的病情诊断与治疗出现一定的误差,严重影响患者的抢救与病情控制,甚至导致患者未能有效治疗而死亡[4]。
综上所述,建议临床血气分析时,高度重视血气标本管理,加强标本的质量控制,采血时一定确保每个环节严格规范,将血气标本妥善管理,确保每份标本在采取后30min内完成送检,确保每项血气指标水平检验准确无误。
参考文献
[1]邹芝兰,刘杰,刘思仪,等. 浅谈急诊科POCT血气分析仪及血气标本质量控制[J].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19,25(23):178-179.
[2]陈热花,刘燕,陈清,等. 两种有创动脉置管方式抽取动脉血标本血气结果比较研究[J]. 当代医学,2019,25(29):117-119.
[3]杜淑梅,梁文婷,任俊梅,等. 两种采集小儿血气分析标本方法的比较[J].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9,4(02):50+53.
[4]刘倩,杨伏猛,张黎黎,等. 血气检测结果分析前的影响因素研究[J].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8,24(20):3056-305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