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给排水管道安装施工技术研究与探讨 金慜

发表时间:2021/7/1   来源:《建筑科技》2021年6月上   作者:金慜
[导读] 本文作者结合自己多年的实践工作经验,以上海博物馆东馆建筑给排水管道的施工安装为工程案例,概述了建筑给排水管道施工的安装流程与安装要点,分析了建筑给排水管道安装施工阶段存在的部分问题,并针对相关技术问题提出几点研究与改进对策,以此,保证建筑给排水管道安装施工的项目管理与质量控制。

上海市安装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金慜

摘要:本文作者结合自己多年的实践工作经验,以上海博物馆东馆建筑给排水管道的施工安装为工程案例,概述了建筑给排水管道施工的安装流程与安装要点,分析了建筑给排水管道安装施工阶段存在的部分问题,并针对相关技术问题提出几点研究与改进对策,以此,保证建筑给排水管道安装施工的项目管理与质量控制。
关键词:建筑工程;给排水管道;施工技术
        引言
        现阶段,在建筑给排水管道施工建设阶段,其管道安装技术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为切实保障建筑施工的正常进行,势必要落实建筑给排水管道安装工程的质量。虽然在实际给排水管道施工阶段,会存在接口渗漏、制度缺失、管道堵塞等问题,但是通过存在安装弊端采取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如优化与改进给排水管道接口技术,增强施工人员的专业技术等,即可从源头上予以应对。
        1建筑给排水工程实例简述
        1.1工程概况
        本项目为上海博物馆东馆新建工程项目安装工程,位于浦东新区杨高南路、世纪大道、丁香路交叉口10街坊地块(10-03A)北侧,总占地面积4.6公顷。鉴于此,本工程项目的施工环境具备配套设施完备与交通便捷等优势。同时,本项目为一幢一类高层,总建筑面积113200平方米,地上部分建筑面积为81297平方米,地下部分面积为31903平方米。南北面宽约108.75米,东西进深为185.6米。
        1.2施工要点
        设计施工图和技术要求必须要熟悉,在施工现场进行地下管线分布。进入现场的管道及配件必须具有产品合格证,并要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同时对管道进行外观检查和抽样检查,以确保产品必须是符合施工要求。
        给排水管加强完整性检查,严禁滴、漏、堵现象发生,同时对排水管、集水井污废水泵进行检查,配合电气做好自控调试工作,保证排水畅通无阻。例如,卫生器具的验收工作中,需根据交付方负责人的要求出局检测报告,排除其他不当因素,提高卫生器具的使用周期。
        2建筑给排水管道施工的安装流程与技术分析
        2.1建筑给排水管道施工技术的安装流程
        根据本文工程案例“上海博物馆东馆建筑给排水管道的施工安装”的实际情况分析,其给排水系统工程包含及给水系统、热水系统、污废水系统、雨水系统等,在具体的给排水管道施工安装流程如下图1所示:

        2.2建筑给排水管道施工安装技术分析
        2.2.1安装前的准备工作
        在开展建筑给水管道施工安装之前,需充分掌握建筑施工的整体布局以及施工条件,以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制定切实的施工安装计划,如准确测量标高数据、坡向数据、坡度数据等。同样,需依据给水工程安装的规范要点与施工图纸,选取支架间距。另外,重点侧重于给水管道运行放空问题与工艺问题,以此保障给水管道的安装质量。在此环节中需要注意一点的是,给水工程施工人员需认真填写施工数据资料,并签字落实。
        2.2.2 定位放线
        根据项目设计施工图坐标位置确定管道中心线位置,将龙门板固定在地面上,分别测量各龙门板中心点高程。用作开槽和管道稳定的基础,龙门板应妥善保护,龙门板之间的距离一般不得超过10米。为了方便在管道施工的使用及其施工范围外的观察,可以运用平移法设置管道的中心桩与找平点。
        2.2.3沟槽开挖
        1)检查管道的测量定位线时,可进行沟槽开挖。
        2)开挖沟后,应分部分挖集水坑,并用排污泵将沟中的集水排出。
        3)根据管径大小和沟槽开挖深度来确定开挖的宽度,这对管道的铺设和安装有很大的帮助。当然还要考虑夯锤操作与地下水排放的方便,沟槽的最小宽度B如下图2所示,应满足以下公式的要求。

图2  沟槽开挖示意图
        B ≥Dw+2b1+2b2
        式中   Dw——管外直径(m);
        b1——管外壁与沟壁的距离,取b1=0.3m。当有支撑或槽深大于3m时,b1值应适当增加,并计入支撑宽度内。
        b2——管槽边坡的宽度是根据土壤质量、地下水位和支护等确定。
        沟槽开挖深度H应按下公式确定:
        H0=DW+H1+H2
        式中 H1——管顶覆土厚度(m);
        H2——基础厚度(m)
        2.2.4沟槽的支撑
        当沟槽开挖较深时,土壤质量不好或场地限于开梯形沟难以开直沟,为了确保施工的安全应采取支护作为保护措施。根据土壤情况以及地下水和沟渠深度等分析,使用支护形式通常分为水平板支护、垂直支护和打桩支护。
        2.2.5 埋地管道支墩
        管道直径DN≤300mm,埋在原始土层中,可以不使用支撑墩。
        当管道的直径DN>300mm时,埋地管道支墩要在其端部、三通以及弯头这三个位置设置支撑墩。支撑墩的浇筑一般使用C10混凝土,并且必须与土壤完全接触。
        2.2.6管道试验
        管道试验的方法首先对它的外观进行检查是否合格。对管道的两边和上部填上泥土,填土高度高于0.5米时,对其压力进行试验。
        2.2.7沟槽的回填土
        回填沟槽时,应同时均匀回填管道两侧,以免管道水平移动。回填土时,先填细土后填粗土,可防止碎石碎砖损坏管道和镀锌钢管的防腐涂层。最后的回填土要分层将泥土压实,在对填土夯实过程中,如发现泥土含水量低时,应洒水以确保土壤密实度。
        3分析建筑给排水管道施工技术阶段面临的现状
        3.1建筑给排水管道接口渗漏问题
        通常情况下,建筑给排水管道安装阶段会存在接口处渗水问题与漏水问题,多半与给排水管道材料的材质有关。因为给排水管道材料的材质质量较差,加之长期浸泡在水环境中,所以会出现干裂、泡槽类现状。另外,造成管道接口处渗漏问题,还与接口处的管道咬合与橡皮圈安装有关。如若安装不到位,在后期的使用阶段将会造成接口渗漏的问题。
        3.2建筑给排水管道施工制度问题
        目前,建筑给排水管道施工制度现已成为建筑项目质量的基石,同时也贯穿着建筑施工的全阶段。由于在实际的给排水管道施工阶段,缺乏完善的施工制度标准,致使施工技术人员未执行标准的施工工艺,而出现给排水管道的安装质量差,以至于无法投入实际的工作运行。故此,制定与完善建筑给排水施工制定,为施工技术人员提供制度技术参考,提高建筑项目的质量[1]。
        3.3 建筑给排水管道施工技术人员问题
        除了给排水管道施工技术制度完善性之外,项目施工人员的专业性技术也会制约着建筑项目的整体质量,管道施工技术人员的专业程度与建筑给排水的设计、安装和使用有关。目前,尚且存在部分管道安装技术人员在工作中,未坚持科学谨慎的工作作风,同时缺乏一定的管道安装基础理论知识,这均会造成实际给排水管道的安装隐患。
        4建筑给排水管道安装施工技术的改进对策
        4.1改进建筑给排水管道接口技术
        在建筑给排水管道安装阶段之前,需明确建筑项目的要求,使用符合质量标准的管道管材,因此管道采购人员需按照资金预算与建筑功能合理选购管道材料。目前,市场上常用的建筑给排水管道有塑料排水管、陶土排水管、金属排水管、PVC-U排水管等等,每一种管道的使用需结合实际的建筑布局要求。例如,在上海博物馆东馆新建项目的给排水管道材料的应用上,选择不锈钢管、衬塑钢管,以此提高使用寿命与抗腐蚀性。同时在管道材料的选取上需重视光亮平整与色泽美观等特点[2]。
        在管道材质的采购之后,便进入安装阶段,需要重点注意接口处的安装。给排水管道接口安装时,聚乙烯管接口的焊接操作采用热熔接头和热熔插入的方式进行。同样需注意的使用热熔设备之前预先对PE管道的两端作出清洁,确保没有灰尘杂质的存在。焊接时,首先在管道处作出适当标记,将管子插入到加热套中,维持一分钟的加热时间,之后将加热后的管子立即插入到另一个管子做标记的位置,需注意标记点位置与热熔管头的距离在两毫米之内,额外的部分需通过手动切割机(电动合金钢刀材质)予以切除。另外,在接口焊接的偏差控制需维持在管壁厚度的五分之一处,一定不得超过两毫米,界面与弯头处的焊接需要大于管道直径的距离,即大于一厘米。通过准确的接口焊接处理,方可保证三角处与弯道处的畅通性。
        4.2优化建筑给排水管道施工制度
        建筑给排水管道施工管理环节中,需明确管道安装技术制度。明确安装技术制度,即能够执行科学的责任制度,保证事故一旦出现立即找到第一责任人,又能根据不同的工种技术人员合理分配其不同的工作细则。与此同时,在给排水管道施工安装制度的设置中,需引入施工工艺与施工安装技术说明,确定施工现场的实际人员安排与分配,保证每一项工作计划的正常开展,以此高水平、高专业的提高工作效率,继而避免施工安全的管理问题。另外,在施工技术说明中需涉及热熔机与钻研机设备的科学使用与维护,保障施工人员可以根据施工制度标准严格执行安装技术,以此避免施工安装人员凭借主观臆想乱用设备,而造成设备的使用故障。最后需明确安装之前的数据监测与设备调试工作,以此确保安装工作的正常进行。
        4.3加强建筑给排水管道施工人员的技术培训
        建筑给排水管道施工技术人员因专业水平与专业素质问题的因素,而导致工作中出现纰漏,对此可以在上岗前由建筑单位统一作出针对性培训,例如在项目开始之前,通过开展项目会议,在项目会议中介绍项目设计与管道铺设的异同点,以及安装阶段常见的问题。通过预先的会议与实际的考察,让施工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一段的管道铺设作到心中有数。另外,建筑部分需定期组织安装技术人员参加业务培训,提高人员的专业性理论知识与现今的设备使用技能。在对安装技术人员培训的同时,也要制定完善的绩效考核机制,积极鼓励人员提高自身技能。对于因疏忽而导致管道出现渗漏问题,一经发现严格处理。因此,提高给排水管道施工技术人员的操作技能与专业性水平,是决定工程质量的前提[3]。
        5结束语
        综上所述,建筑给排水管道的安装施工较为复杂,在施工阶段与管道选材、安装工艺、操作专业性等有关,一旦在某一环节出现纰漏,将会严重影响建筑的整体使用。建筑给排水管道的安装作为现代建筑项目的核心关键之一,需规范设计安装工艺,不断改进与优化施工安装制度与安装管道的材料,以此保证给排水管道安装的安全性与可靠性。
参考文献:
[1]王荣幸.建筑给排水管道施工中防渗漏的施工技术探讨[J].建材与装饰,2020,(14):41-42.
[2]张连勋.市政工程中给排水管线的施工工艺与技术创新探讨[J].科学与财富,2020,(08):286.
[3]张友文.建筑给水排水工程存在的问题与策略探讨[J].居舍,2020(07):7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