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进一步强化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措施 杨铖

发表时间:2021/7/1   来源:《建筑科技》2020年11月下   作者:杨铖
[导读] 近年来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稳定增长经济体,蓬勃发展的经济为诸多行业提供了发展的良好助力。在中外建筑技术和建筑设计理念碰撞的过程中,一大批新型建筑的出现吸引了市场的眼球。当前人民群众日益提高的美好生活对建筑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保障建筑安全的重要环节之一,如何有效开展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已经成为重点问题。

江苏南京杰橙建设有限公司 杨铖   210000

摘要:近年来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稳定增长经济体,蓬勃发展的经济为诸多行业提供了发展的良好助力。在中外建筑技术和建筑设计理念碰撞的过程中,一大批新型建筑的出现吸引了市场的眼球。当前人民群众日益提高的美好生活对建筑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保障建筑安全的重要环节之一,如何有效开展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已经成为重点问题。
关键词:建筑;施工;安全管理
        一、当前建筑施工安全管理面临的困难
        当前,我国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已经有了一定的经验,相关施工单位正逐步加强施工安全管理意识。然而相较于国外先进国家的施工安全管理,我国相关单位施工安全管理工作在实际的开展过程中还面临着较多的困难,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制度支撑尚待补足。在当前的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制度中,只有较为整体和统领性的文件,并没有形成更有针对性的显著提升不同建筑项目施工安全管理的细化指导意见。这种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在对施工安全问题的检查与修正中没有合理可靠的标准作为参考,施工人员在进行建筑项目施工过程中缺乏有力的制度约束,从而引发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安全问题。
        第二,建筑施工现场工程监理人员权利不明确。由于相关制度的缺失,在建筑单位和施工单位签署相关合作合同时无法对双方应尽责任进行详细的说明,工程监理人员正常的监理工作无据可依、无章可循,在一定程度上造成监理职能无法充分发挥。在部分案例中,甚至出现了建筑施工单位不允许工程监理人员进场开展工作、施工人员不听从工程监理人员安排的现象,极大的影响了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效果和施工工程的建设质量安全。
        第三,施工人员自身安全意识层面的欠缺。当前施工人员本身的安全意识教育问题是较为突出的现实问题。在建筑行业业务迅速发展的时期里,我国建筑施工从业人员的整体专业性水平较低,面对明显的人力资源缺口,众多建筑施工单位主要通过招聘农民工的方式扩充建设人员队伍。这种现象导致了严重的从业人员专业技巧缺失、自主安全意识不足等问题。在实际的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工作中,由于整体性水平不够高相关政策难以得到有效的执行,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建筑施工质量安全的降低。
        二、完善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制度
        (1)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和行业规范
        健全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行业规范是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有效性的最根本性的制度保障。首先,相关部门应从行业全局性高度细化建筑施工安全的监督管理,针对不同建筑施工项目的内在特点和实际需求,制定更为深入的施工规范和相关工程监理细则,为相关工作的设置更为严格的参考。
        其次,建筑单位在与工程监理单位签订合同时,双方应就监理职责和监理范围进行详细的明确。在确保正常的工程施工作业顺利开展的前提下对监理工作的开展流程进行进一步的明确。在细则的制定过程中应充分保障监理人员职能发挥空间,确保工程监理工作的实效性。
        (2)严格落实施工现场责任
        在建筑行业专业性和现代化管理手段不断提升的进程中,严格施工现场安全责任落实已经成为众多施工单位的发展重点任务。在相关建设工程开始之前,施工单位应针对建筑施工流程中的重点工程节点和建设内容,进行责任的细化确保落实到人。通过建立全面的溯源式责任制度,强化施工安全管理的全员责任意识,确保人人参与、人人负责的施工现场管理制度得到充分的实施。


落实施工现场责任利用模块化的思路实现对整体施工工程的细节把控,提升整体安全管理制度的效果。
        (3)制定建筑质量安全事故应急处理办法
        由于建筑施工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不但受施工组织者水平的影响,诸如天气、政策等客观因素的变化也会对施工造成明显的影响。因此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异常状况的客观发生几率理论上是一直存在的。施工管理单位应充分结合建筑建筑地点的相关因素和实际的施工进展,依照经验对施工中隐藏的风险点进行完整的排查和分析,并制定出符合实际情况的事故应急处理办法,将质量安全事故发生时因不合规抢修作业为建筑工程主体带来的二次伤害风险降到最低。
        三、优化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人员构成
        (1)组建高水平的施工人员队伍
        当前实现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主体就是全体施工人员。在建筑行业蓬勃发展的大环境下,我国众多高等院校和职业院校都开设了建筑施工相关专业,为建筑行业提供了大量的人才。施工单位在组建高水平施工人员队伍时,应充分挖掘人才供给通道,与具有较强建筑施工专业的院校开展合作,在为就读学生提供更贴近工程实际、更具含金量的实习、就业机会时,获取与本身业务具有更高契合度的专业人才开展相关工作。在招聘施工人员时,需要注意的是强化对应征者全面素质的衡量与判断。由于施工人员的职业素养和责任意识对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应用效果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应在人才评级体系中融合对人才专业素养的综合评定。
        (2)强化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教育与宣贯
        为了实现更加有效的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工作,首先相关单位的责任人和领导层面应对安全问题有着较为深入的认识,才能保障这项工作的有序推进。因此在进行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教育与宣贯工作时,应组织相关企业的管理人员参与,营造全员安全负责的良好企业施工氛围。此外,应组织相关施工安全管理专家或技能人才,开展面向全体施工人员和项目监理人员的安全管理教育,针对不同项目的真实建设需求和规章制度开展形式多样的安全教育,确保相关政策入脑入心。
        (3)进一步健全施工安全保障手段
        我国建筑行业相关标准中已经对施工现场安全设备设施做出了明确的说明和规范。由于当前现代化建筑通常设计高度较高,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面临更为严重的威胁。因此施工现场的安全保障设备设施除了应具有安全帽、安全带之外,还要进一步强化建筑施工项目的安全保障工程建设,进一步强化诸如脚手架、隔离网等设备设施的质量安全检查。必要时,可进一步强化消防设施的配备,并开展相应的应急避险演习,提升异常状况下施工人员的自救成功率和有效性。同时,施工单位应依照相关标准为施工人员购买人身健康安全保险,进一步完善施工人员人身安全防护。
        (4)确保相关建筑材料的质量安全
        建筑施工材料对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有着最为根本性的保障作用。在施工项目开始前,项目管理人员和工程监理人员应结合建筑设计中明确说明的建筑质量要求,针对所用建筑原材料开展详细而全面的质量抽查,对于不符合相关质量要求的建筑材料坚决不予使用。
        结束语:如今,在建筑功能和建筑设计日趋复杂的大背景下,人们对建筑质量的关注和要求不断提升。建筑施工安全对建筑工程总体质量有着明显的影响,进一步强化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措施已经成为行业内外研究的重点问题。本文通过对传统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措施的局限性进行分析,从完善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制度和优化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人员构成两个角度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改进措施,供相关从业人员参考。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