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建筑火灾扑救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

发表时间:2021/7/1   来源:《建筑科技》2020年11月下   作者:魏建亮
[导读] 当前随着我国社会的快速发展,结构复杂、人员密集的高层建筑大量涌现,虽然为城市现代化建设带来生机,但由于高层建筑功能多元化、布局复杂化,一旦发生火灾,将给灭火救援工作带来一定压力。

河北石家庄中国救援河北机动专业支队  魏建亮     050800

摘要:当前随着我国社会的快速发展,结构复杂、人员密集的高层建筑大量涌现,虽然为城市现代化建设带来生机,但由于高层建筑功能多元化、布局复杂化,一旦发生火灾,将给灭火救援工作带来一定压力。本文就高层建筑的火灾特点、火灾扑救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几点对策,以期为高层消防安全保障提供有关依据。
关键词:高层建筑;火灾特点;扑救对策
        1 相关问题
        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城市的地标往往也越建越高,上海的环球金融中心492米、北京中信大厦528米等,除此之外京津冀地区还有117层建筑——天津117大厦。建筑的高度越来越高,并且建筑材料、结构、功能都有极大的变化,一旦发生火灾,将会出现人员难以疏散、烟囱效应、火势难以扑灭等系列问题,给灭火救援工作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2 主要特点
        2.1.火势蔓延速度快
        当高层建筑发生火灾时,由于受气压和风速等多重因素影响,建筑内空气流动速度较快,烟、火通过竖向管井、电梯井、玻璃幕墙缝隙等部位迅速蔓延,极易形成立体火灾,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火灾的扑救。
        2.2疏散困难大
        由于高层建筑层数多、垂直距离长,疏散到地面或其它安全场所的时间长,人员高度集中,火势和烟雾向上蔓延快,增加了疏散的难度。普通电梯在火灾时因无法正常使用,主要依靠楼梯进行人员疏散,而楼梯间内一旦进入烟气,就会严重影响疏散。
        2.3扑救难度大
        高层建筑发生火灾时扑救困难,可燃物多,易形成大面积火灾,扑救用水量大,仅靠室内建筑消防设施难于满足用水。另外,部分高层建筑使用的装修材料达不到耐火等级,发生火灾后迅速蔓延,并产生大量有毒有害气体,能见度低,受困人员极易造成踩踏、窒息、中毒等问题,并严重危害消防指战员安全,增加了扑救难度。
        3存在的问题
        3.1群众自防自救能力差
        在近些年的火灾扑救过程中发现,很多伤亡人员都是在火灾发生时不能第一时间逃生、不知如何逃生,主要是平时不注重消防安全、对建筑结构不熟悉、缺乏防护意识等。另外,当前社会化消防宣传教育还不全面,高层消防宣传教育缺乏针对性,部分群众参加消防培训演练少,没有掌握高层建筑正确的逃生方法,发生火灾时心理焦急烦躁,极易造成伤亡事故。
        3.2消防指战员实战经验不足
        由于高层建筑火灾相对较少,消防指战员缺乏高层建筑消防救援作战经验,到场后不能立即适应复杂多变的现场;一些基层的消防指挥人员由于入职时间短、参加实战少以及缺少培训等因素,面对突发火情,缺少相关扑救经验。
        3.3开展实地演练、测试不到位
        由于高层往往需要多个单位共同开展联合演练,客观上造成基层消防救援站开展高层建筑演练少,一些指战员不熟悉高层内部结构及处置规程;另外,基层消防救援站过于注重使用消防车辆装备灭火,不习惯甚至不会使用建筑消防设施,火灾发生后不会第一时间利用建筑消防设施,容易错过扑救最佳时间。



        3.4预案制定不合理
        由于实战演练少等因素,基层消防指战员不能准确掌握高层建筑内部情况,灭火救援预案中往往存在重点部位设置不准确、车辆部署不合理等问题,预案中涉及的灭火力量计算和车辆装备应用缺少实地测试数据支持,一旦发生火灾,无法按照预案展开救援,一定程序上影响扑救速度。
        4 几点建议
        针对火灾事故中的案例和相关规定要求,结合自己近几年的工作经验,提出以下几点建议,供参考借鉴:
        4.1明确高层建筑火灾扑救原则
        高层建筑火灾扑救应坚持“以固为主、固移结合”的战术原则,第一时间利用建筑消防设施,开展火情侦察、疏散救人、堵截控火、排烟散热等作战行动,始终贯彻“救人第一”的指导思想,全力搜救遇险人员。坚持攻防并举、安全为先,科学合理设置阵地,严格安全防护措施,落实火场安全制度,并及时组织人员轮换休整,防止战斗减员,提高作战行动效能。
        4.2进一步加强高层火灾扑救能力培训
        要充分利用模拟训练设施,加强指战员高温、烟热、轰燃、高空作业、狭小空间等适应性、针对性的实战化训练,提高安全防护、组织指挥和紧急避险技能;要开展专项训练,
从高层火灾扑救的各环节入手,围绕高层建筑火灾扑救的组织指挥、阵地设置、疏散救生、消防设施应用、高层供液、车辆作业等内容,充分利用训练塔、辖区重点单位等现有条件,深入开展负重登高、水带铺设、内攻搜救、近战灭火、紧急避险等实战化科目训练,重点练分工、练程序、练战术、练协同、练安全,切实提高高层建筑火灾扑救能力。
        4.3加强熟悉演练和联勤联训
        要结合高层建筑消防安全排查治理等活动,组织基层指战员深入辖区高层建筑开展熟悉训练,熟练掌握建筑的具体位置、建筑结构、平面布局、建筑面积、建筑消防设施和微信消防站等情况,定期对建筑消防设施和车辆装备开展效能测试,准确掌握设施、装备的参数性能;基层消防救援站要进一步加强与高层建筑所在单位、社区的微型消防站联勤联训工作,经常性对微型消防站队员进行培训,并加强与微型消防站的联合演练,明确响应程序、处置要点和协同职责,强化高层火灾灭火救援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4.4及时修订完善预案
        要深入分析研判高层住宅火灾特点和可能存在的风险,开展熟悉调研,修订完善等级调派方案和出动力量编成。要采取边日常熟悉、边完善台帐、边制定、边组织演练等方式,分级分类制修订高层建筑灭火救援预案。基层消防救援站要立足主要任务,在经常性演练、测试的基础上,结合车辆装备配备情况,及时更新完善辖区高层建预案,重点突出建筑消防设施应用、人员疏散途径和方法、内攻路线与阵地设置、高层供水方法和水源使用等要素,确保预案的针对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4.5加强专业队伍建设
        要遴选内部业务骨干以及供水、住建、通信等相关行业部门精通业务的专家,进一步建立健全高层建筑火灾扑救专家组。定期召开研讨会议,围绕高层建筑火灾扑救的难点、重点问题,进行课题攻关,制定相应对策措施。同时,应因地制宜组建高层建筑火灾专业队,重点配备高层供液、举高、抢险和保障等车辆装备,以及防护、侦察、救生、等专业器材,确保装备器材满足独立作战体系要求和攻坚实际需要,进一步提高高层建筑火灾扑救水平。
        4.6进一步加强高层建筑消防安全宣传
        依托社会主流媒体、电视、报纸、公益宣传牌等为载体,结合微信公众号、微博等多种宣传方式,加强高层建筑消防安全宣传工作,对公众进行高层建筑消防知识普及,提高安全意识。要针对高层建筑火灾特点,创新宣传工作方法,以火灾图片展出、发放高层建筑防火基本知识和逃生技能手册等形式,针对性开展高层建筑消防安全宣传工作,增强社会防范和抗御火灾的能力。
参考文献:
[1]马俊宇.高层建筑火灾扑救难点及火场供水对策分析[J].装备维修技术,2020(11):0237-0237.
[2]侯茸.消防队伍灭火救援安全现状及对策分析[J]. 消防界(电子版), 2020, v.6;No.88(12):47-4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