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施工中的裂缝处理措施分析 王芳

发表时间:2021/7/1   来源:《建筑科技》2020年11月下   作者:王芳
[导读] 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与人们生活质量水平的持续提升,出现了越来越多的高层建筑,土木建筑工程与裂缝问题密切相关,在土建工程施工过程中常会遇到裂缝问题,会对工程质量造成威胁,因此,需要采取合理有效的措施,有效解决裂缝问题。

宁夏生源园林绿化工程有限公司   王芳 750001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与人们生活质量水平的持续提升,出现了越来越多的高层建筑,土木建筑工程与裂缝问题密切相关,在土建工程施工过程中常会遇到裂缝问题,会对工程质量造成威胁,因此,需要采取合理有效的措施,有效解决裂缝问题。
关键词:土木工程;施工裂缝;处理措施
        引言
        随着我国土建工程应用范围的扩大,涌现出一些问题,例如,混凝土被广泛应用于各种普通土木工程施工中,在应用过程中会出现裂缝问题,影响后续的工程施工质量和进度,基于此,应针对性地提出对应的问题解决措施,提高工程质量。
        1土木工程施工裂缝的类型
        1.1干湿型裂缝
        干湿型裂缝主要是指在混凝土材料生产、使用或后续养护过程中,因混凝土内、外水分蒸发速度不一使混凝土结构完整性受到破坏而产生的较为明显的裂缝。在工程的最后阶段,施工企业忽视养护,造成混凝土外层与空气混合,吸收了过多的热量,使混凝土内部水分蒸发速度慢于外层,造成混凝土内、外湿度不同且压力不同,进而出现裂缝。这类裂缝一般同时出现,范围较大,会造成施工过度延迟,使施工企业无法完成其应有的施工任务。
        1.2收缩性裂缝
        通常,浇筑后一段时间,当混凝土硬化至一定强度时会脱水收缩。尤其是夏天,当混凝土水分流失过快而发生变形时,若混凝土抗拉程度低于收缩力度,就会产生收缩性裂缝。同时,大面积梁与板等部件也经常因混凝土水化热,影响混凝土的收缩而产生裂缝。如果不及时加以阻止,将会对这些部件造成严重后果。
        1.3温度型裂缝
        温度裂缝主要是指在浇筑过程中,由于混凝土同一点的热能积累导致其内部空气无法流动,从而使此点温度显著升高,内部水分不能有效蒸发,使得混凝土结构的内外之间存在温差,进而产生温度应力,破坏混凝土结构稳定性的一种裂缝,大幅度降低了整个工程的总体水平。并且,此裂缝的产生过于随机,没有规则可循,充满了不确定性。根据其形式的不同,这些裂缝通常分为水平裂缝、垂直裂缝和八字形裂缝,技术人员可以根据裂缝的表现形式确定混凝土的结构。
        2土木工程施工中的裂缝控制措施
        2.1控制温度
        混凝土材料除了在仓储环境方面有较高的要求外,在施工中要求严格控制其温度。裂缝产生的核心原因在于周遭环境发生了变化,如果混凝土处于干燥的情况下,其受到温度应力的影响易产生裂缝.因此,须做好混凝土的硬化监控工作,严格把控混凝土的温度变化,防止由于温差过大,引起裂缝。在施工温度较高的情况下,可以随时加水达到降温目的,应减小浇筑面的厚度,进一步提高混凝土的散热效率;在施工环境温度较低的情况下,应注意将混凝土的保湿工作,防止混凝土硬化时出现裂缝。
        2.2优化混凝土配比
        如果实际施工中采取混凝土骨料本身吸收能力较大,含泥量高,会增加混凝土的干缩性。如果采用混凝土的骨料直径较大,对应的级配量也较大,可以采取减少水泥浆的方式,减小混凝土本身的干缩性。根据相关的标准和要求掺入适量的粉煤灰,减小混凝土中水泥的用量,可以抵抗水和热,改善混凝土的收缩力。为了进一步提高混凝土的泵送性、和易性,在混凝土中放置高效减水剂,防止泌水问题发生。在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施工中,须深化对施工现场状况的了解,在此基础上,合理选取混凝土的坍落度,应结合施工要求调整混凝土的实际配合比。
        2.3保障配比的合理性
        如果骨料中含泥量较高,会增加混凝土的干缩性。骨料颗粒较大时,应降低对水泥浆的使用量,防止混凝土由于硬化干裂,而增加其干缩性。


为使进一步优化混凝土的配比设计,要求有关设计工作人员强化施工现场实况的具体掌握环节,根据已有的构件横截面等数据参数实际计算混凝土的坍落度,以提高混凝土在应用中的可靠性。施工过程中工作人员应根据实况严格控制混凝土的配合比,一方面,防止造成施工材料浪费问题,另一方面,确保构件的养护工作顺利开展,防止混凝土硬化过程中引起裂缝问题。
        2.4控制混凝土结构物强度质量
        土木工程施工选取水泥品种时,应根据工程的性质、本身的设计要求进行有效选取,如火山灰水泥、粉煤灰水泥本身干缩性较大,其具备耐久性能差等特点。因此,这两种材料不适用于一些比较干燥且高寒的地区,在此地区内通常应用强度较高的混凝土。火山灰水泥、粉煤灰水泥在早期时,强度较低,因此,不适合实际应用。水泥是影响混凝土质量的主要因素,选择材料供应商时,应深入了解企业本身的生产规模及对应的生产工艺,供应商生产的商品须通过有关部门的认证。入库验收时除了要严格检查其所对应的生产合格证书以外,还应做好对应的抽样检查工作,使其质量能够符合规定的要求。应保证合理控制砾石料等材料的应用,保证其配合比及含泥量均达到既定的标准和要求。
        3土木工程建筑混凝土裂缝常见处理技术
        3.1表面修补法
        第一,如果是裂缝宽度ω≤0.2mm的表层细微独立裂缝或者网状裂纹,那么我们可以用修补胶液修补裂缝,也可以利用纤维复合材料将其封护作用进一步提高。第二,涂覆法。如果混凝土表面存在较多的裂纹,那么我们可以在混凝土表面涂刷具有封闭作用的修补材料,并按照0.3 mm~2.5 mm的标准控制涂抹的厚度。第三,处理整体面层。如果存在较多数量且广泛分布的表面裂缝,那么我们可以用水泥砂浆或者细石混凝土处理整体面层。
        3.2局部修复法
        第一,填充法。如果裂缝宽度或者深度超过0.2 mm,我们可以先用钢钎、风镐或高速转动的切割圆盘扩大裂缝,将其加工成V形或梯形槽;然后用环氧砂浆、水泥砂浆、聚氯乙烯胶泥等材料分层压抹,并确保填充密实。第二,预应力法。用钻机在混凝土构件上钻孔,并将预应力钢筋穿入螺栓,拧紧螺帽,减小或者闭合裂缝。第三,重新浇筑。如果是由于运输、堆放、吊装不当而导致混凝土出现裂缝,那么可以将附近的混凝土凿除、清洗干净并且润湿,用高一等级的混凝土浇筑凿除部分,以达到修补裂缝的效果
        3.3灌浆法
        配备好浆水物,并将其灌注到混凝土裂缝中的方法即为灌浆法。灌浆法利用的是浆水物的扩散和固化作用。固化后的浆水物黏度较高,能够牢固地黏结在混凝土结构上,从而和原混凝土结构形成整体,达到补漏的效果。环氧树脂浆和甲基丙烯酸甲酷液是灌浆法常用的化学物质,聚氨酷等是常用的堵漏化学浆液,这些物质都能够达到混凝土强度恢复的效果。
        3.4结构加固法
        如果裂缝过大过深,那么需要及时采取加固措施。此外,超荷载造成的裂缝、长时间不处理的裂缝、火灾造成的裂缝都会导致结构强度减弱、耐久性降低的情况发生,需要加固处理。当前加固处理方法主要包括加大混凝土结构截面、预应力加固、黏贴钢板加固、混凝土喷射加固等。
        3.5电化学防护法
        电化学防护法主要是利用电化学作用将混凝土或者钢筋混凝土中的离子分布状态进行调整改变,从而实现结构周围DH值的提高,有效控制了钢筋腐蚀的问题。当前常用的三种电化学防护方法是阴极防护法、氯盐提取法、碱性复原法。
        4结语
        土木工程施工中需要重视混凝土的裂缝问题,裂缝问题的发生以及处理会影响最终工程的质量安全、工程的使用年限。因此,土建工程后期的保养维护工作应做到位,须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有效推进行业的稳步发展,促进土木工程建设工作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蔡志伟.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分析[J].价值工程,2020(13).
[2]刘嘉.建筑工程混凝土结构施工裂缝处理解析[J].工程建设与设计,2020(1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