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其现场施工管理探讨 赵宸

发表时间:2021/7/1   来源:《建筑科技》2021年6月下   作者:赵宸
[导读] 如今,建筑行业的竞争日益激烈,尤其是在近年来社会经济迅速发展的背景下。为了使建筑工程项目能够保持自己的发展速度,就必须不断改进和优化各种建筑技术,同时要有效地管理建筑工地,以促进建筑的适当发展。基于此,本文重点对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其现场施工管理进行了探讨。

广西大新县新电力投资集团大新供电有限公司 赵宸    532300

摘要:如今,建筑行业的竞争日益激烈,尤其是在近年来社会经济迅速发展的背景下。为了使建筑工程项目能够保持自己的发展速度,就必须不断改进和优化各种建筑技术,同时要有效地管理建筑工地,以促进建筑的适当发展。基于此,本文重点对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其现场施工管理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现场施工管理
        引言
        建筑工程的建设程序是非常复杂的,工序也相对较多。因此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相应的管理人员应对施工现场进行严格的管理,确保一系列的前期工作的准备充足,保证能够安全无误地进行施工。在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中,相关的管理人员要对每个细节进行严格的把关,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也要引起重视,施工现场的安全决定着后续能否进行顺利施工。
        1建筑工程施工技术与现场施工管理的重要性
        建筑作为建筑领域主要的类型,与人们的生产生活紧密联系。而建筑的建设,离不开各种施工技术的支持。尤其在当前高层建筑需求日益提高的情况下,社会对工程建设过程中的施工技术提出更高要求。对此,国内外建筑工程施工技术都取得了较大发展,并催生出桩基础、混凝土浇筑、模板施工等一系列关键技术。此外,除施工技术,现代房屋建筑技术性和工程复杂性的提高,也对现场施工的管理工作带来巨大挑战。由于建筑工程建设过程涉及环节众多,现代施工又需要综合运用多项先进施工工艺,所以整个施工过程必须进行严格的管理。如施工过程中各施工工序之间的衔接、各种设备的进场出场、各施工技术的实际应用与具体操作、施工现场的规划布置等,都需要专业的人员予以管理。再者,现场施工中相关安全防护措施能否到位,也需要专业人员进行把控。由此可见,建筑工程现场施工管理在工程建设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2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研究
        2.1电气接地施工技术
        电气接地施工技术作为保障建筑工程内部电器安全使用的重要施工项目,在整个项目施工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建筑工程施工中没有将电气工程施工技术落到实处,很可能会导致建筑内的机械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出现漏电、跑电的情况,不仅造成施工设备自身的损坏,而且危害建筑内全部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所以,在建筑施工中电气接地施工技术必须落实到位。首先,建筑施工中要做好对地线的处理,避免电路串联,以保证后期建筑工程机器的使用安全。其次,根据施工的内部建筑结构,对线路走向和布局进行合理的安排与精细的连接处理,保证机械设备的用电安全。最后,做好对电路连接的验收工作。对建筑施工中存在的每个电路连接点和连接的地线进行机械设备的使用检测,确保机械设备在施工中的正常、安全使用。
        2.2深基坑施工技术
        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深基坑施工技术可以有效避免附近环境因素所带来的影响,也不会对自然环境形成负面影响。此外,深基坑施工技术可以有效降低建筑工程的成本,避免因为基础施工没有做好,而影响到后期建筑工程的进度。深基坑施工技术的过程比较复杂,内容和工序也比较多。挖土施工、防水工程和支建任务等技术内容,都太过笼统。从目前的施工技术来看,工程建筑施工技术还存在很多问题,需要研究人员进一步深入研发。
        2.3钢筋混凝土技术
        在建筑工程项目建设中,钢筋混凝土技术的利用率较高,应用范围也很广,施工企业可从此种技术入手进行优化升级,使其更具稳固性,继而促进建筑物整体质量的提升。钢筋连接技术作为一种新型工艺技术,主要包括挤压套筒技术以及螺纹咬合技术,通过将其应用于实际施工作业中,能够满足建设质量要求,在此期间,需要施工人员特别注意的是,挤压套筒技术与螺纹咬合技术具有一定差异性,运用方法各不相同,其具备的优势也各有千秋。鉴于此,需要将这两种技术混合起来进行使用,取长补短,以此来提高钢筋连接的作业质量与效率。



        3建筑工程现场施工管理的主要方法
        3.1建立完善的现场施工管理组织计划
        根据实际的建筑施工情况,建立相对完善的管理组织计划,合理分配施工人员、机械施工设备和施工材料。(1)建筑施工前,对项目施工场地进行实际的勘察分析,根据考察结果和归纳的详细数据、施工要求、设计方案、地质情况等相关情况对建筑施工场地进行合理的规划。(2)规划内容要包含工程的实际施工情况、施工项目中的各项环节安排、预算工程工期、注重工程质量等技术环节。只有对建筑工程施工内容进行了合理的组织规划,才能使建筑工程在保障施工质量的同时,建筑工程有序、稳健地进行。
        3.2健全建筑工程现场管理机制
        在建筑工程施工期间,施工单位要建立相关的监管机制和激励机制。建立监管机制的目的是为了保障施工现场的有序性,避免出现混乱现象。建立科学合理的施工进度和施工方案,使每一个环节的工作都能有效开展,以此确保施工的合理性。由于施工现场的管理工作较为复杂,工序繁多,因此,施工单位必须对管理工作引起重视,进行有效监管,确保施工质量。激励机制则是为了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从而促进员工认真工作,从根本上提高建筑工程的安全质量。
        3.3人员管理
        人员管理是现场施工管理的一环,其主要是对施工相关人员的管理。对于建筑而言,人是施工主体,人员的意识、技能等综合素质直接关系到建筑工程的施工效果。因此人员管理工作就需要对参与施工人员的各方面素质进行筛选、把关,并对工作人员在施工中的行为进行监管。在人员管理过程中,企业应严格审核施工人员的资质,并为其提供必要的培训。同时为确保施工人员能够严格落实各项施工技术与安全要求,则需要建立起完善的考核制度,采取工作责任制的管理方式,以便将工作责任落实到每一个工作人员身上,对其形成有效的监督管理,确保其相关工作职责的落实。
       3.4做好材料质量管理
        在建筑项目的准备工作中,有必要根据项目的特定需求智能地选择材料。成本控制人员已根据材料准备了适当的预算计划,买方需要进行市场研究,并根据预算计划进行获利选择。监理人员应对此过程进行适当的监督和管理,确保材料质量满足工程建设的需要,并进行良好的资格分析,材料生产企业应核实材料资格证书。根据物料特性选择合适的运输方式。当物料到达现场时,需要进行质量控制。通常,进行抽查。经过三次重新检查,所有合适的材料都可以到达现场,劣质材料将被挡在现场之外,以确保建筑材料的质量。在现场施工中,管理人员应根据每个过程的物料使用混合的物料。同时,还必须做好材料的储存工作,避免人为因素,天气因素,环境因素等的影响,保证材料的质量。因此,一些特殊的材料可以存放在车间中,某些堆积在工作现场的材料必须用相关设备保护,以避免日光对材料质量的影响。
        结束语
        时代的进步带来的是社会整体生产力与生活水平的提升。建筑工程作为城市化过程中的基本要素,更是直接关系到人类的生产与生活。鉴于建筑受施工技术水平与管理水平的制约,就需要我们在未来的发展中更深入地对其展开研究,持续不断地创新施工技术,强化现场施工管理,如此方能推动我国建筑建设步入更高的专业层次。
参考文献
[1]王晓艳.建筑施工技术及其现场施工管理[J].居舍,2021(03):140-141.
[2]于延峰,张腾飞,侯科,刘方昊.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其现场施工管理探讨[J].居业,2021(01):175-176.
[3]宋小锐.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其现场施工管理探讨[J].智能城市,2021,7(01):75-76.
[4]王猛,李东亚.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其现场施工管理探讨[J].大众标准化,2020(24):38-39.
[5]李刚.建筑工程现场建设单位施工管理的策略研究[J].砖瓦,2020(9):120-121.
作者简介:赵宸(1976-11-1),男,壮族,广西大新人,大专,助理工程师,主要从事基建工程管理工作。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