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清水砼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娄谦之
摘要:混凝土是在建筑工程行业使用及其广泛的一个材料,但是很容易在施工过程中因为各方面原因导致混凝土的质量出现问题。所以,为了能够确保混凝土的质量,必须对其施工过程中的技术难点和对策进行探讨,并采取有效措施严格保障混凝土的质量,最终达到提高施工技术水平的目的。
关键词: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难点问题
前言
建筑工程中可使用的材料有很多,但是混凝土在其中居于主导的地位,正式因为其独有的优势才使得其被广泛的运用在建筑行业中。首先,混凝土的独特优势来自于其独特的材质,因为混凝土中最主要的材料是水泥等,科学配比的水泥对于保障施工过程中的施工强度有自己独特的作用,也正是因为这种独特的优势才使得整个建筑施工过程中离不开混凝土材料,它的独特作用也由此显现了出来,比如,在构建一些承重墙或者支撑柱的工程中,就更能凸显出钢筋混凝土结构的优势。其次,合理的对混凝土技术进行运用能够使其在提高建筑物的防水功能上发挥其应有的功效。这一点优势在建筑工程中是居于关键位置的,良好的防水是保障建筑物使用的关键,只有防水性能好的建筑才能更好的进行后续的使用,避免出现建筑渗水等不必要的问题和麻烦。最后,在建筑施工的真正进行过程中,运用混凝土技术可以大大提高工程的工期和效率,最主要的原因便是混凝土技术的操作简单,流程方便,工期的提高可以为整个工程节省时间和成本,这也使得混凝土技术可以更好的在建筑工程中得到应用。
1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和美术馆,项目位于佛山市北滘区,基地东侧为已有建筑:盈峰商务中心、丰明商务中心,南侧为已有建筑:怡和中心,西侧临怡和路,北侧临怡兴路,有大面空地,如下图1和美术馆现场实拍图:
![](/userUpload/1(103238).png)
图1 和美术馆现场实拍图
项目占地面积约8650.48平方米,设计地下一层、局部两层,地上四层,总建筑面积16297.17平方米,清水面积约6895平方米。方案设计由日本安藤忠雄建筑研究所负责,为清水混凝土建筑风格。
2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难点
2.1材料的影响
组成混凝土所用的材料并不是单一的,而是多方面组合而成的。主要的组成材料便是水泥、砂石。通过将水泥、砂石加水和外加剂进行搅拌等方式形成混凝土。但是,在搅拌形成混凝土的过程中,因为搅拌工艺、水、外加剂不合格等方面的原因可能会导致最终形成的混凝土出现质量不过关,出现裂缝等情况。其中,影响混凝土楼板裂缝的因素中最直接的几个因素便是水泥的稳定程度以及水热化指标的合格程度,这二者的质量一旦不能达到标准,便会导致最终的混凝土楼板不能被投入使用。此外,还有很多材料的质量会给建筑工程中混凝土的施工带来难度。比如,混凝土成品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的网状裂纹或者是性能下降等问题都是由于砂石含泥量超标导致的。同时,砂石的配比过程中颗粒过细或者配比比例不合格也都会导致所制作出的成品出现裂缝。这些材料对混凝土的施工是最直接也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必须加以调整和解决,保障施工的顺利进行。
2.2配合比不当
由于组成混凝土的材料冗多繁杂,所以在配比材料的时候很容易产生配合比不当的情况。在以往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大部分的情况施工单位所采取的方法都是直接按照图纸要求的比例添加膨化剂等原料,没有实际进行比例的测试与调配。那么,这样的处理方式很容易会导致达不到预期的效果,也更容易使得混凝土出现收缩裂缝。在实际建筑工程的进行过程中,很容易出现取样时所用的试配原材料和实际工程进行时所用的原材料不一致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不及时对配合比进行调整,在依旧按照原有的配合比进行配料的情况下会导致混凝土的质量产生较大的变动,严重时还会造成砂石含水量的不准确,外加剂掺量等的不准确状况。比如,在和美术馆清水混凝土实施作业过程中,形成混凝土的材料主要有水泥、粉煤灰、矿粉、石子、砂、外加剂等。在参照图纸确定基础的比例范围之后,经过了四次的不断配比和实验才最终确定了该项目的混凝土配合比是水为160,水泥为280,粉煤灰为60,砂为770,石子为1030,外加剂为6.08,胶材为390、矿粉为50。只有这样经过实践检验的配合比才能保证和美术馆的项目顺利进行,不会因为混凝土的配合比不当导致混凝土出现离析等现象。
2.3温度裂缝
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温度裂缝也是造成施工技术难点的因素之一,而造成温度裂缝的最主要原因便是水泥的水性热。水化热是指水泥在水化工艺的整个过程中,水化工艺所产生的水化热可能会致使混凝土内外之间的温差增加,如此一来便可能会引起混凝土内部和外部之间热胀冷缩变化程度的不同。这种热胀冷缩最终就会使得混凝土产生收缩变形状况。混凝土在其升温期时模量较低,所产生的压应力也会相应较少。但是,处在降温期的混凝土受约束时形成的拉应力较大,这种拉应力就是造成混凝土产生裂缝的关键因素。由于混凝土超过抗拉强度时便会出现开裂情况,所以,对于大体积混凝土而言,裂缝现在经常发生,找出原因并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对降低混凝土裂缝的产生而言是非常必要的一项工作。
2.4原料配比过程中含水量的调整不当
混凝土的各类原料中,水是占比较多也是极为重要的一项,在和美术馆的施工设计时,施工单位根据自己的根据以往的经验在原料配比时将混凝土中的含水量比例固定在了以下几个区间:混凝土的水胶比应该在0.37-0.42;混凝土的砂率应该在0.42-0.44;入模坍落度应该在180±20mm;延展度应控制在400±20mm。这些比例要想最终确定要根据施工现场的不同状况进行最后的调整,不能够完全按照图纸设计的比例进行。所以,正常施工进行过程中要运用科学的方法来进行水和其他材料比例的确定。如果在施工进行过程中遭遇雨雪等极端、潮湿天气时,应当对空气中水含量的数值进行实时检测,并根据检测出的空气中含水率来及时对配料中水的添加量做出调整。在测量含水量时,目前用的最多的方法便是由施工单位的技术人员根据自己的工作经验来进行测量,但是这样测量出来的数值会存在一定的偏差。所以,在建筑施工运用混凝土技术之时,最好采用专业的仪器并请教相关经验充足的技术人员来进行含水量的监测,以此来降低含水量测量的偏差。
2.5混凝土的保护层及其使用荷载问题
混凝土技术施工过程中需要在施工的钢筋下面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但是现在的许多施工单位还是没有意识到这项问题,并没有在钢筋下面设置各项具有保护作用的有关措施,这就导致在施工过程中极容易出现各类的安全问题。这种不设置任何保护措施的做法不仅在建筑工程施工中是一种低级错误,而且还会导致出现一系列难以预料的问题,难以保证施工的安全和施工的质量。
3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对策
3.1加强质量控制
加强混凝土质量控制首先应做好的工作便是把握好原材料的质量。组成混凝土所需要的水泥、水、外加剂等在购置时都应严格按照其质量标准进行检测,确保这些材料具有质量保证书、合格证和出厂检验报告单。其次,在确定和使用水泥时应先进行混凝土配合比试验,根据试验结果中的强度、耐久性等数值进行最终水泥品种、硬度、品牌等的选择。一般来说,水泥的强度应该为混凝土强度的1.6-2.1倍。最后,对不同场地所提供的粗集料和细集料都应该进行分类的检测,确保粗集料和细集料的质地足够坚硬、足够洁净和耐用。粗集料还应该进行含泥量、含有机物量、压碎值、级配等多方面的检测,确保其最大粒径的数值低于31mm。比如在和美术馆项目的施工过程中,质量管理是先按照现行标准制定出详细的计划,再将各部分职责细分到各个部门,可分为项目经理、质量经理、技术部、工程部等,每个部分或个人分工明确、细致,更有利于加强管理,统筹兼顾。最后,采用图纸会审制度、材料进场检验制度、质量例会制度等质量管理制度并绘制质量管理流程的方法来将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真正落到实处。
3.2降低水泥水化热
上述文字中提到,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水泥水化会产生大量的水化热,降低水泥水化热在混凝土施工中是非常重要的一项任务,长期残留在混凝土中的大量热量也会不利于最终形成的混凝土质量。此外,市面上组成混凝土的材料品种和质量参差不齐,所以,在进行混凝土材料选择时,要尽可能的降低水泥水化热技术,在选择水泥的品种之前一定要慎重进行,先进行测试后再进行选择,确保水泥质量达标。在选择混凝土材料之时,也要对砂石含泥量要进行适当的控制,在进行细骨料选择时尽可能选择粒径较大、级配较好的细骨料,在混凝土混合料中还要适当的添加相应的试剂,这些试剂的添加可以使得混合料的水灰比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最后,在浇筑混凝土之前,必须要确保平面的尺寸,更要确保施工人员对其有系统的把握,避免在出现尺寸变化的情况时找不到解决方式,不能及时采取相应补救措施。在出现尺寸变化比较大的情况之时,可以选取一些较为合适的位置进行后浇缝的设置,避免整个施工建筑的整体结构因此受到影响。
3.3高层建筑整体强度的控制
由于高层建筑在其施工环节比较繁琐,所以,技术人员在其施工的过程中需要按照不同情况来调配各种类型的、适合不同场景下的混凝土样品,无论他们是否被调配得很好,都必须满足国家或者相关的地方性工程质量规范的要求。同时,在混凝土的施工过程中,技术人员在高层建筑中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中也要注意到,在调制混凝土时要按照规范的技术手段严格控制其所含水泥、石砂等各类材料的参数,从而保证调配工作的科学、有效。
3.4选取防水材料
在建设房屋的过程中,防水措施的设计和施工也是必不可少的一方面。房屋建筑中最容易产生漏水和渗水问题的便是卫生间和厨房等等区域,建筑施工对防水的要求逐步增加也导致防水材料的市场需求逐年增加。此外,市场上也陆续出现了一批批该分子防水材料,例如EPDM、PVC等,这些都是应用较为广泛的防水材料。除此之外,刚性防水材料、金属防水材料等新型防水材料也逐步步入市场,得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并拥有十分广泛的发展前景。
4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国建筑行业处在迅速发展时期,由此带来施工技术也进入了进步与发展时期。我国现阶段的各类建筑施工技术的质量已经得到了显著的提升。因此,对现代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技术及质量进行总结,不仅有利于为建筑施工技术的发展,也有利于提升建筑施工的工程质量和效率。
参考文献:
[1]王立志.浅谈高层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要求及质量控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29).
[2]袁雪梅.浅析建筑施工混凝土施工技术要求及质量控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