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技术在大型地下车库的施工进度信息化管控研究

发表时间:2021/7/1   来源:《建筑科技》2021年6月下   作者:孙权
[导读] 在以往进行项目施工的时候,常采取的是比较粗放形式的项目管理,而这样的项目管理模式是不科学、不完善的,存在一些问题。近几年来BIM技术逐渐走进人们的视野当中,本文结合复地雅园11#地下车库项目,介绍BIM技术在具体项目施工管理中的应用,具体介绍BIM的模型构建、进度模拟以及施工时的协调过程,主要对BIM技术在项目管控的技术优点进行了分析,旨在推进BIM技术更好的结合于具体的项目中。

上海仲盛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孙权

摘要:在以往进行项目施工的时候,常采取的是比较粗放形式的项目管理,而这样的项目管理模式是不科学、不完善的,存在一些问题。近几年来BIM技术逐渐走进人们的视野当中,本文结合复地雅园11#地下车库项目,介绍BIM技术在具体项目施工管理中的应用,具体介绍BIM的模型构建、进度模拟以及施工时的协调过程,主要对BIM技术在项目管控的技术优点进行了分析,旨在推进BIM技术更好的结合于具体的项目中。
关键词:BIM技术应用;项目施工管理;信息化管控
        在进行工程项目的进度监管时,可以发现进度仍旧是一个大问题,许多工程的施工进度都要比计划落后不少,而这种现象也越来越普遍,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承包建筑进行施工的单位方对施工进度的把控上存在一些管理问题,例如:项目进度的计划无法依据每个项目自身的特点来完善,而是千篇一律,执行力比较差;施工的计划进度和资源上的配置进度是不一致的,因此就会导致施工资源的分布不匀称,增加了单个项目的施工成本;没有精密的追踪机制,对于项目的实时跟进不到位,就会导致计划的施工进度与实际上的施工进度大相径庭;分部的工程项目计划上比较混乱,无法按时进行,也无法进行分解执行[1]。以上这些问题都是采取传统粗放型的工程管理所造成的,其中的缺点是显而易见的,常常浪费了许多的财力和物力。而近几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建筑业已经引进了BIM技术,对项目施工进度进行信息化的管控,通过建立3D模型将每一个项目进行最精细的管理。当前我国的各方面研究学者对于BIM技术的攻关已经有了一定的成效,而BIM技术也应用于建筑行业的进度管控实际应用当中,总体来看,目前BIM技术的应用效果是比较好的,能够有效的提高工程的项目质量,随着时代的发展,项目工程进度的管理必将逐步进入信息化时代。
        1复地雅园11#地下车库项目介绍
        本次工程是为复地雅园11#建设大型地下车库,建设的场地位于上海市黄浦区东至光明初级中学西至香港名都南至新地苑北至昼锦路。本工程规划用地总面积为21138平方米(一、二、三期总用地面积)。本期总建筑面积为30743.51平方米。其中地上建筑面积为25326.51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为5417平方米。建筑设两层地下室,本工程人防划分为四个抗爆单元,七个防护单元,防护类别甲类,抗力级别:核六级,常六级。平时使用功能汽车库,战时使用功能为二等人员掩蔽体;人防区域内设主要出入口1个,次要出入口1个,辅助出入口3个。整个人防地下室由防护单元、密闭通道、扩散室、进风竖井、集气室、进风机房、滤毒室、防毒通道、简易洗消间、扩散室、排风竖井、连通口组成。各单元、房间之间,各单元、房间与外界通道均设钢筋混凝土防护密闭门或密闭门。
本次工程在进行施工进度的管理时,存在一些难度比较大的方面:
        (1)本次工程涉及的领域及专业比较多,在施工过程中,工期安排比较紧凑,因此多个专业会进行交叉作业,会出现施工进度的计划无法完善的进行编制的问题。
        (2)在进行工程项目现场进度管理的时候,监督者以及管理方需要对在同一个操作面上的不同专业施工方进行协调,以免造成施工进度的冲突,因此协调的任务比较繁杂。
        (3)在项目采取传统的施工进度管理模式的时候,在施工现场进行协调的管理者是没有办法及时了解项目现场具体的施工进度情况的,也就无法有效的对施工情况进行分析和了解,有可能会影响到后续的施工进度。
        2本次项目进度管理中BIM技术的应用
        2.1具体配置
        本次工程的进度管理工作采用了BIM技术,BIM技术可以通过BIM的主要信息系统和其他软件之间的相互交通作用,形成BIM的3D模型以及4D的施工进度管理具体信息可视化,由此实现BIM技术在工程项目施工进度管理中的信息化。
        2.2应用REVIT进行3D模型的构建
        本次工程采取了AUTODEST企业的REVIT系列软件,主要应用于建筑与结构方面,通过该系列的软件在BIM平台构建项目的专业化3D化模型。
        项目的3D信息模型的构建主要是将项目的不同数据信息进行汇总和合集,将不同项目的功能进行数据化,可以通过数字的形式将项目的每一个部分的信息进行展示,还可以进行位置上的信息更新,由此组成一个系统化、完整化、互动性比较强的数据管理仓库。这时候,项目的模型就可以被当成是数据管理仓库中信息的可视化表达,数据库中的不同信息都可以进行修改,以便于提高工作效率。与此同时,也可以对3D模型中不同的内部零件还有线路等进行检查和管理,将风险规避。
        2.3项目进度的数据收集
        本次项目采取的是Microsoft Projct项目计划软件,是如今行业内比较常用的软件,对地下车库的施工信息以及各个单位的安装信息进行收集,在软件中新建一个文件之后要输入任务,排序要按照每个任务的优先度进行,要确保项目进度的不同环节细节到位。之后需要在此软件中将工程的起始日期和计划完成日期进行输入,确立起每个项目任务之间的联系。最后便可以对任务进度的计划进行制定。



        2.4四维模拟
        在将项目的3D信息模型和具体的进度文件导入软件之后,需要对构建组还有进度项目进行绑定,从而使得3D模型按照时间顺序依照制定好的施工计划进行动态的演练,如此便可以更加形象且直观的对不同时间的项目内部各部分施工情况进行展示。之后便可以按照已经制定的初期施工计划,完成车库A区和B区结构浇筑的部分,可以在操作面板上观察到现阶段正在进行作业的项目部分[2]。而在BIM信息可视化的平台中,还可以看到两个不同部分在不同施工区域同时进行作业时的具体情况,系统显示工作面并不冲突,便可以正常的进行施工安排。这样的四维化模拟操作,在普通的进度管理软件中是没有办法做到的,而BIM四维模拟也是施工进度可视化的基础,便于随时随地实时的对施工情况进行掌控。
        3BIM技术对施工进度的现场协调
        要将BIM技术和实际上的项目进度进行现场的协调,就需要先在项目施工的现场和进行进度管理的工作现场建立起一个能够进行实时交流沟通的平台,这个平台是一体化、可互动的。这样的一体化平台包括了施工的监控、进度的动态调整、计算机模拟还有工程的实时记录等功能,将这些功能进行整合便可以进行可视化的表达。
        本次项目在进行施工的时候,在施工的现场搭载了一个高清的摄像头,摄像头在塔吊顶位置,能够对整个工程现场进行全方位、任意时候的动态监控,便于管理人员实时把控施工进度。而机电的管线安装方面,就由专业的操作人员携带摄像设备进行进度和工序的实时记录,在进行信息的收集之后,管理工作人员需要定时将数据信息更新到BIM一体化的平台中。施工现场和办公场地都要有一个共享屏幕,将收集到的实时信息显示出来,并将所有部分的施工进度和施工情况进行共享,当工程管理人员进行原计划对比后,如果发现错误或开工延迟问题,就要及时召开专业会议,讨论后要制定解决方案同步到管理平台上。
        建立在BIM技术之上的进度管理能够通过四维的模型应用与施工现场进行协调,形成一个一体化的管理系统,达到了管理方与施工方信息共享,意见及时反馈的效果,更加便捷了沟通的方式,提高了工作效率。
        4 BIM技术在施工管理中的优势
        4.1 可视化
        BIM技术在本次项目中达到了模型与施工全过程的可视化,利用了项目模型将施工的信息进行了四维技术的模拟,用动态直观的方式模拟展示施工的全过程与关键环节。本项目在施工前期可视化模拟的过程中就暴露出了很多问题,比如按初步进度计划进行施工模拟后发现楼梯施工时现场无法提供工作面,此项施工应属于初步进度计划的错误项,在一维的Project进度管理软件中很难观察出,但在BIM平台下则可以明显看到并提前做好调整[3]。所以可以了解到,有效的利用好BIM可视化系统和施工的模拟就可以达到在进行施工之前对不同问题都制作比较合理的解决方案,有效的规避风险,达到避免返工、缩短工期的目标。
        4.2 信息实时化共享
        利用BIM信息化平台所构建的项目模型可以进行不同参数的添加,在进行现场的项目施工时,收集到的项目进度信息数据可以随时添加到四维的信息模型中,还可以对已经添加的项目信息进行随时的编辑和修改,以保证四维模型中的进度和现场的进度高度匹配。这样的操作模式便于现场的监督者及时的对进度信息进行了解和分析,提前做好决策,对施工现场的进度进行动态化的管理。
        4.3 高效率协同
        建立在BIM技术之上的项目进度管理一体化也为整个施工过程的所有信息提供了一个可以交流的平台,只要是参与进本次工程的单位,都可以在四维进度模型的平台内部进行信息的实时查看和交流,达到了信息的多单位共享,在发现问题之后也可以及时的进行修正,明显提高了每个单位间的协同工作效率,项目的效率和工程质量都得到了明显的提高。
        5 结尾
        在进行工程项目的进度监管时,可以发现进度仍旧是一个大问题,许多工程的施工进度都要比计划落后不少,而这种现象也越来越普遍,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承包建筑进行施工的单位方对施工进度的把控上存在一些管理问题。而近几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建筑业已经引进了BIM技术,对项目施工进度进行信息化的管控,通过建立3D模型将每一个项目进行最精细的管理。当前我国的各方面研究学者对于BIM技术的攻关已经有了一定的成效,而BIM技术也应用于建筑行业的进度管控实际应用当中,总体来看,目前BIM技术的应用效果是比较好的,能够有效的提高工程的项目质量,随着时代的发展,项目工程进度的管理必将逐步进入信息化时代。而通过对复地雅园11#建设大型地下车库的项目使用了BIM技术的案例进行分析,可以了解到BIM技术在进行大型地下车库的施工进度信息化管控的时候独有的可视化、信息共享化以及协同化的优势,有效的提高了工作的效率,也为工程的质量提供了保障。
参考文献:
[1]张建新.建筑信息模型在我国工程设计行业中应用障碍研究[].工程管理学报,2010, 8(4): 387-392.
[2]龚郁杰,滕晓敏.用于施工管理的建筑信息模型BIM[J].工程质量,2011, 29(7): 79-82.
[3]刘光辉,李克江,张立. BIM技术在永利大厦项目中的应用[J].施工技术,2016(sI): 780-78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