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建筑工程地基基础及桩基础施工技术

发表时间:2021/7/1   来源:《建筑科技》2021年6月下   作者:易明
[导读] 在社会经济水平提升的背景下,建筑企业运行进程逐渐加快,建筑规模日益拓展和延伸,但是我国土地资源能够利用的面积逐渐减少,建筑工程建设期间周围环境条件极为恶劣和复杂,此种现象对于建筑基础工程施工技术提出了非常严格的要求。

广东省南粤交通中海油能源有限公司   易明 

摘要:在社会经济水平提升的背景下,建筑企业运行进程逐渐加快,建筑规模日益拓展和延伸,但是我国土地资源能够利用的面积逐渐减少,建筑工程建设期间周围环境条件极为恶劣和复杂,此种现象对于建筑基础工程施工技术提出了非常严格的要求。基于时代的发展,高层建筑逐渐演变为了建筑市场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项目,其因为有着占地面积较小等一系列优势而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和重视,同时也对地基提出的要求是非常高的.基于此,就需要加大对基础和桩基施工环节的监督控制力度,引进合理的施工技术,在强化工程整体质量的基础上促使施工作业安全开展。
关键词:建筑工程;地基基础;桩基础;施工技术
        在建筑工程建设期间,地基和桩基属于非常重要的一方面,其在建筑结构优化以及整体安全性提升等方面起着良好的效果,对于建筑施工企业来讲,需要进一步确定施工技术的类型,掌握各项要点,依照相关的特征引进与之相符的基础施工技术,落实完善策略,以此确保工程安全实施。
        1、对于建筑工程地基基础和桩基础施工技术概念的论述
        1.1地基基础的概念
        当前阶段,构建相应的地基基础是实施建筑工程建设工作的关键所在,从实际情况来看,该项工作包含的内容较多,本身性能决定了项目整体建设质量。施工期间要求施工管理人员加强基础施工作业的监督管理力度,为后期作业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1.2桩基础施工技术的概念和优势体现
        在建筑领域运行进程加快的背景下,各种各样的建筑技术以及打桩形式逐渐出现,其呈现出了多样化特征,从桩基施工方面来看,处于地面以上,长时间暴露在外部环境下。桩基础经过常年发展桩型有了明显的改变,逐渐成为了完善的基础工程体系。规范性应用桩基础有利于减少资源消耗,降低施工人员的工作压力。
        第一,桩基础施工技术有着较强的抗承载性能。在建筑工程项目开展期间对桩基础进行应用,可以借助桩身对土层加以穿透,使其到达基岩上部,以此强化建筑物自身的稳固程度,尤其是出现自然灾害以后,即便是土层形成沉降现象,桩基也不会受到巨大的损害,从根本上抑制了自然因素造成的不良影响。
        第二,桩基础有着较强的竖向荷载性能。对于桩基础来讲,因为优势极高而得到了广泛应用,尤其是处于高层建筑中,可以全面承载建筑物形成的竖向荷载性能,这从一定程度上体现出了桩基础技术有着较强的竖向单桩刚性,发生沉降现象的概率较低,可以确保建筑物自身稳定。
        2、对于建筑工程地基基础和桩基础施工现状的分析
        2.1经常受到地下水的影响
        在建筑地基基础施工作业开展期间,要想增强建筑自身的稳定程度,需要确保地基基础有着一定的深度,基于建筑高度的延伸和增加,地基基础深度也会逐渐的加深,地基基础的深度远远低于地下水位,这样一来就会受到地下水的影响。同时桩挖孔受人工操作失误等因素的影响经常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为后期埋下安全隐患,不利于地基基础和桩基础施工作业的良好开展。
        2.2作为施工条件较为恶劣和复杂
        我国包含的土地面积非常多,对于不同区域来讲,产生的土质条件也是不一样的,建筑工程周围施工条件有着诸多的差别存在,以我国沿海区域举例说明,因为土壤内包含了诸多的水分,因此土壤颗粒密度是非常小的,土质结构尚不具备稳定性,从一定程度上加剧了施工的复杂程度,而东北区域不同该项区域处于严寒的状态,气温较低,土层内包含了较多的冻土,当气温出现改变逐渐下降以后将会形成结冰现象,直接干扰到地基施工的性能,引起土质不均匀沉降情况,所以在开展地基和桩基施工作业的前期阶段中,必须综合性探究周围地质状态,尽可能控制土质条件以及周围环境造成的不良影响。



        2.3尚未落实完善的建筑标准
        建筑项目包含的内容较多,环节复杂,规模非常大,工期较长,因此在建筑施工期间经常受到不稳定性因素的影响,导致环境受到污染,而且在施工作业开展期间,有的企业为了减少成本输出而采取成本较低可是质量不符合要求的材料,这样一来,是难以确保建筑工程整体质量,与此同时,相关企业没有依照标准的流程开展施工作业,也没有遵循分层分段开挖的基本原则,只是依照书面工作的管理标准,受此种现象的影响,建筑项目质量得不到有效提升,无法正常开展。
        3、建筑工程地基基础和桩基础施工技术要点
        3.1采取灌注桩施工技术
        当进行灌注桩施工作业期间,应当基于预制桩基础孔洞的基础上形成,从提前预设的桩基础孔洞内有效浇筑混凝土,成为稳定性较强的桩基础,施工期间以建筑工程实际特征和具体施工情况为主,制定合理的方案,采取作业成孔的方式构建钻孔,将钢筋笼放置于钻孔内,在钢筋笼内浇筑相应的混凝土,混凝土处于凝结状态以后就说明灌注桩作业流程完成。对于装孔构筑成孔方式来讲,大体上包含了两种,分别表现为机械类型的成孔和人工成孔,具体还需要依照施工具体开展现象,选取与之相符的成孔方式,当施工场地土质呈现出粘性状态的话,可以应用人工成孔方式,不过机械成孔方式和人工成孔方式相比较来看产生的作用更高一些,本身有着准确性强以及效率较高的特征,可以进一步明确成孔的位置,降低人员的工作压力,加快作业进程。地下水对成孔期间的桩基础施工作业有着直接性的影响,这就需要制定出合理的策略,确保地下水被全面排放出来,为建筑桩基础施工作业创建极佳的条件,促使桩基础施工技术的优势被更好地呈现。
        3.2进行高压注浆地基施工作业
        在开展高压注浆施工作业的前期阶段中,可以应用新型设备处理钻孔,桩基钻孔之前保持场地的平整性和整洁性,垂杆与地面处于垂直状态,一旦发生纠偏的话必须严格控制角度,禁止超过1.5%,全面检查钻机性能,使钻机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完成前期阶段的准备作业以后再次灌浆。通常来讲,先应用钻井成孔的方式,然后检查灌浆孔,检验是否存在着泄露问题。当浆体凝固地基呈现出下沉状态以后,必须开展回灌施工作业,使回灌高度符合标准的设计要求。
        3.3强夯地基施工
        在地基基础工程施工作业期间,可以采取强夯方式,施工人员提前进行处理,使用推土机设备保持地基的平整性,结合获取的实验数据以及地基施工情况应用材料定位夯点,当地基内包含的水量非常多的话,可以使用砂石对地基加以填充,施工期间做好地基垫层工作,采取合理的处理方式处理地基,强化地基的稳定程度,降低不良隐患的出现概率,促使设备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而且将强夯法应用于地基基础空隙水处理内还有利于强化地基的整体承载性能。
        3.4振动沉桩施工要点
        所谓振动沉桩施工要点,基本的操作原理是使预制桩桩产生振动性能,周围土层随之振动,土层形成位移收缩现象,降低桩身表面的摩擦力,确保桩身与地基土层相互结合到一起,对于该项类型的施工方式来讲,在黏土土和黄土等松散类型的土层中适合应用,应用起来极为便利,操作简单,有利于提升施工质量,减少成本输出,确保稳定性。
        4、结语
        从以上论述来看,地基和桩基施工属于建筑施工作业中非常重要的一方面,两者决定了工程效率和质量的提升,基于此,就需要加强地基和桩基施工工作的重视程度,依照相关特征和基本要求引进与之相符的施工技术,强化建筑物整体质量以及承载性能,在施工期间必须遵循标准的设计要求开展作业,提前判断和探究可能存在的各项问题,落实完善的预防策略,在发挥施工技术整体优势的基础上确保工程安全完成,最终实现社会效益的提升。
参考文献:
[1]侯金银.建筑工程地基基础及桩基础施工技术探究[J].绿色环保建材,2021(05):123-124.
[2]肖振华.建筑地基基础与桩基础土建施工技术的相关性研究[J].绿色环保建材,2021(04):118-119.
[3]夏一山,夏云驰,刘雨.建筑工程地基基础及桩基础施工技术探究[J].工程建设与设计,2021(01):166-167+17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